11.20 導致“太原保衛戰”最終失陷的原因?

太原,又稱之為晉陽。在我國封建政權統治時期,晉陽是春秋戰國時期三家分晉後,趙國的首都(後遷都河北邯鄲),也是秦始皇統治時期秦國36郡其一。

"府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為河東之根本,誠古今必爭之地也。"《讀史方輿紀要.卷40.山西》

關於,晉陽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至秦漢、南北朝時期前趙、後燕、前燕、前秦、北齊年代的戰爭歷史,不是本文所要闡述的主題,容果兒再行篇幅敘述,故就此略過。

果兒在上一篇文章中有過闡述,太原保衛戰就是一場赤裸裸的戰火屠城,用"慘無人道"來形容"北宋太原保衛戰"也不足為過。詳情參閱:

導致“太原保衛戰”最終失陷的原因?

本文所要闡述的觀點是北宋時期,太原保衛戰所體現的價值及太原能夠長期固守與最終失陷的原因。

論:北宋太原保衛戰的歷史意義!

公元1126年(宋靖康元年)9月3日,太原在金國軍隊鐵蹄的輪番踐踏之下,最終還是淪陷了。

但是,太原軍民呈現出了一種強大的民族凝聚力與追求和平、尋覓正義而不畏強暴、捍衛主權而不怕犧牲、勇者無畏的抗金精神。

可以說,這樣的一種民眾精神真真實實地挫敗了金軍猖狂囂張的氣焰,極大地激發了北宋軍民的抗金熱潮,因而,發揮了其不可估量的影響。

因此,在曠日持久的太原保衛戰中,無疑是給了入侵者當頭一棒,讓入侵北宋國境之後,就一直所向無敵、勢不可當的第一路南征軍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同時,全民皆兵所產生的強大戰鬥力迫使粘罕所部頓兵堅城,久久無法與斡離不的勤王之師陳兵一處,直接地緩解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局勢壓力。

此舉,間接地緩衝了金國大軍圍殲北宋首都汴京的戰略部署,逼迫斡離不所部人馬不得不選擇後撤。

讓金國統治政權為鴻鵠高飛,一舉千里所運籌帷幄的攻陷開封,淪亡北宋政權的野心功虧一簣。

"斡離不以全勝之師長驅逼京師,勢已無守矣。然卒媾和以去者,以太原未下,粘罕之軍頓于堅城,不能會師城下故也。"《觀堂集林.卷23》

另外,太原城軍民為保家衛國而秉行"心所願,力所全",無所畏懼的精神,繼而為浴血奮戰,誓死捍衛國土所體現出的氣概,由此樹立起了一道明亮奪目的民族大旗。

恰似在這樣一種精神的感召下,北宋境內老老少少都紛紛自發投入到了抗金的浪潮之中。

導致“太原保衛戰”最終失陷的原因?

先說,太原在失陷之後,粘罕的大軍乘勝繼續縱深。而屹立在敵軍南下途中的汾州,在敵我力量極端懸殊的情況下,在糧絕兵乏之際,守軍仍然固守待援了一個多月。

"粘罕陷汾、澤等州。汾雖糧乏兵疲,而知州張克戩堅守以待敵。"《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卷56》

再說,金國大軍再東攻壽陽時,區區一偶之地,竟然因為全城百姓人人皆兵,而牽制了金國大軍萬餘人不能前進一步。

"壽陽城小,而百姓死守,凡三受攻,而金眾萬人竟不能拔。"《三朝北盟會編.卷56》

還有,粘罕所部在攻打平定軍(山西平定)時,為佔據井陘關卡,在交戰中陣亡了數千人。

"乃攻平定軍,欲據井陘,往攻之,喪士三千人。"《三朝北盟會編.卷56》

最後,粘罕與斡離不合兵一處而攻擊平定軍,又損失了萬餘人。

"與斡離不,兵合攻之,亦喪萬人,而拔之。"《三朝北盟會編.卷56》

即使如此,抗金的熱浪依然前仆後繼,一浪高過一浪。

就在金國大軍吞噬了整個山西之後,諸地民眾依舊自發形成了一波波民間的反金武裝。

繼而,針對金軍發動的游擊戰爭也是此起彼落。

導致“太原保衛戰”最終失陷的原因?

如:太原壯士張橫舉義之時僅有十餘人,就屢創敵軍,隨著隊伍的不斷壯大又在後續戰爭中生擒了敵軍的多名主將。

"靖康,兩河之民不從金者,皆於太行山保聚。太原義士張橫者,有眾二千,來往嵐、憲之間,是秋,敗金人於憲州,擒其首將。"《續資治通鑑.卷116》

如:平陽人士梁青,人稱梁小哥,舉義之時只有數十人,力戰敵軍數千人之眾,竟活捉金軍主將,把敵軍打得是落敗而逃。

"梁青者,懷、衛間人,聚眾數千人,破神山縣,平陽府判官鄭爽以大軍討之,不敢進。居數日,都統制烏瑪刺引騎五百與爽會,乃並其兵與青戰,兵敗,為青所殺。"《山西通志.卷53》

如:活躍於澤州、潞州、呂梁之間的多支民間武裝頻頻針對金國侵略者時而以游擊戰的模式襲擾敵人;時而聚集在一起展開大規模的軍團伏擊戰,間接地瓦解了金國統治政權想長期霸佔山西的企圖。

雖說,太原城淪陷的事實已銘刻為歷史。

但,山西百姓全民皆兵、民不畏死、太原軍民勇者不懼、無私無畏的魂魄卻萬古長存。

導致“太原保衛戰”最終失陷的原因?

論:北宋太原保衛戰能長期固守的原因!

無敵之劍是正義的僕人,因為正義是至高無上的代言。

若辯:太原保衛戰的對錯得失,勢必會牽涉到我國封建政權統治時期民族之間戰爭的問題,那就是發動戰爭的一方是正義之戰,還是非正義的?

正如韋伯斯特說過,只要提著正義之劍攻擊,再柔弱的手臂也會力大無窮。

若要論北宋太原保衛戰能夠長期固守的原因!

我們就要從契丹族人立國後說起。

那時,生存於黑山白水之間的女真族長年累月遭受遼國統治者的殘暴的種族壓迫,於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帶領女真族人發動了反抗鬥爭。

這是一種為打到民族壓榨,爭奪自由的權益之戰,也是一種正義的戰爭。

可是,就在女金王朝庖代了大遼政權在東北地區的統治地位之後,崛起於東北地區的金朝政權本來和內陸的北宋王朝不發生衝突,也不受大宋政權的凌暴,按理說,金朝與宋朝本應友好相處、和諧發展。

然而,女真豪族權貴們為了貪無止境的私慾,卻一反常態,傾舉國之力策劃了曠世持久的侵略戰爭。

由此對中原地區的百姓進行慘無人道的殺戮與擄掠。

所以,以侵掠為目的的武裝行為就是一場非正義之戰,勢必會遭到正義人士的抨擊與抗爭。

導致“太原保衛戰”最終失陷的原因?

我們通過金國大軍在南侵途中屢屢招致冀、豫、晉等地區軍民的誓死反抗就能找到答案。

這就是一場正義與非正義的較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北宋愛國名將王稟所領導的太原保衛戰。

從這個角度來分析太原之所以能在極端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堅守孤城達9個月之久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場戰爭是正義的。

導致“太原保衛戰”最終失陷的原因?

太原能夠堅守的原因,果兒通過以下七個點加以闡述:

第一、女金統治政權在滅亡大遼帝國之後,奴隸貴族們強烈的侵掠思想與佔有慾望日益攀升。

略讀過這段歷史週期的人都知道,金國鐵騎所踐踏之處,施行了慘絕人寰的屠殺、其野蠻的惡行與蠻橫殘暴的燒殺劫掠的事情觸目皆是。

果兒先僅以粘罕攻克山西為例。金國大軍攻陷山西之後,就展開了大範圍的緝捕行動,之後,許許多多手無寸鐵的人被堂而皇之地販賣到了回鶻、室韋、高麗等少數民族地區。

還有一部分百姓羈押在雲中,因缺食無衣而街頭行乞,金軍統帥粘罕害怕這些缺衣無食的民眾鬧事,就誘使殺之。

"貧民之多,恐致生事,遂以散米賑濟為名,誘三千人出城,令甲兵坑之。"《大金國志.卷6》

正是因為侵略者的這種殘暴不仁行為,讓太原乃至山西軍民在大敵當前、岌岌可危之際。

為了抗擊侵犯掠取,誓死捍衛國土,而發揮出了一種高尚的覺悟與拼死一搏、堅貞不屈的精神。

這是太原城能夠固守九個月的根本原因。

導致“太原保衛戰”最終失陷的原因?

第二、太原軍民團結一致,意志堅決,共同擁護王稟與敵決戰、誓死不降的決議,這無疑為死守太原奠定了決定性的作用。

太原保衛戰期間,城內民眾,不分老幼,踴躍參戰,全民皆兵。

"太原城方四十里,人守甚堅,而百姓自十五以上,六十以下,皆籍為兵。"《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卷56》

"屋舍盡拆去壁,令其相通;時時出兵,劫番賊寨,掠取柴薪;糧食既盡,殺老弱餉軍,沚羸日甚。"《三朝北盟會編.卷53》

太原城內軍民戮力同心,民眾團結一致,同仇敵慨,為太原守軍在諸多方面提供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等援助。

導致“太原保衛戰”最終失陷的原因?

第三、太原城周邊地區的民眾也都自願自發形成了抗金武裝。

民間的抗金武裝力量既有西山村民與金兵奮勇血戰,又有汾陽、壽陽的軍民也都紛紛揭竿而起拼死抵抗侵略者,從而間接地羈絆與打擊了金軍主力,聲援了太原城。

第四、太原守將王稟馬革裹屍,以身殉國的信念和其卓著精悍的軍事才能亦是能夠長期堅守太原的主要因素。

王稟系將門出身,征戰南北,戎馬一生,擁有著極其淵博的實戰經歷和卓絕不凡的領導能力。

我們知道,王稟非太原地方官員,屬於是臨危受命。

因為,他是在跟隨奸賊童貫視察河東時,偶遇金國興兵來犯,童貫貪生怕死棄城而逃之後,王稟以民族大義為己任,依然挺身而出,帶領太原軍民為抗拒侵略者而展開了一場血與火斗爭。

他矢志不移、堅持不懈,呈現出其一種"我死國生,我死猶榮,身雖死,精神長生,成功成仁,實現大同"的愛國之心。

導致“太原保衛戰”最終失陷的原因?

對於北政權而言,王稟並非是愚忠之舉,他用流淌的熱血與死生有命所捍衛的是國權是人民,而非是昏庸殘暴的封建政權。

正如其在面對北宋統治者為苟且偷生而割地求和時,他嚴詞厲色、戟指怒目地詰責。

同時,拒不接納割地獻城的詔令,這些舉措都對穩固民心,鞏固軍心、死守太原奠定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五、王稟率領太原軍民誓死一戰,並非是逞匹夫之勇,因為他即有太原同生共死的堅毅信念,又掌握非常充足軍事常識與優秀的領導能力。

公元1126年(宋靖康元年)6月,北宋政權在任命王稟為建武軍節度使的時候,就在任命詔書中稱述其為:

"稟,性質沈雄,智謀深靜,便弓劍之習,負勁氣於山西,貫韜鈐之書,走雄名於塞外,久率戎伍,夙著戰功。主帥之策,飭備則嚴,屬兵民之心,致命無貳,精意可動於眾膽,聲威能折於奸鋒。"《三朝北盟會編.卷48》

所以,就是因為王稟的神勇領導,因而,接二連三地擊潰了金國大軍的屢次衝鋒。

所以,金軍統帥粘罕對他是恨入骨髓、深惡痛絕,在太原城被攻破以後,對著其屍首破口大罵而縱馬踐踏之。

"城破,粘罕得其屍,令張孝純驗之既實,向屍大罵,卒諸酉執兵同踐之,而暴於野。"《永樂大典.殘卷10390》

正如《永樂大典.夷堅志》所述,太原守禦,稟功為多,這個評價是歷史所作出的一種公正結論。

"宋靖康元年,太原守禦,稟功為多,及至城陷,稟引疲乏之兵欲出西門,無何西門插板索斷,不能出。

軍已入城,倉皇之間,士卒勸稟降,稟嘆曰:城陷士無鬥志,又且門阻,天亡稟也。

稟豈惜死,違天命而負朝廷哉!遂負原廟太宗御容赴汾水而死。轉運韓總以下死者三十六人。

圍城凡二百六十日。城中軍民餓死者十之八九。固守不下,至是始破。"《永樂大典.殘卷10390》

導致“太原保衛戰”最終失陷的原因?

第六、太原山勢險峻的地理位置與堅不可摧的城防設施等客觀條件也是長期堅守的一個主要原因。

太原自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北部地區的軍事要地,其處於崇山峻嶺、俯視雄關萬里、其撫背扼喉的作用,自古以來就被視作易守難攻之重鎮。

春秋末戰國初,"趙襄子以晉陽之城霸,智伯以三晉之地擒",智伯聯軍就掘開汾河,水灌晉陽城,乃至久攻不克,最後以三家分晉而告終。

北宋建國之初,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兄弟二人皆是為了消滅盤踞在山西晉陽的北漢政權屢次御駕親征。

先是大軍圍困,又是縱火焚燒,甚至水淹晉陽,折騰了許久,為此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才攻陷了太原城。

話說,宋太宗趙光義和與北漢政權之間的太原之戰,因為損失極大、代價慘重。

在入城以後,驅散了城內所有的百姓,縱火焚城,於是這座擁有千年歷史的晉陽古城瞬間就化為雲煙了。

公元982年(太平興國七年),潘美在太原府治下的陽曲和晉陽相鄰近的唐明鎮規劃了一座新的太原城,周垣大約十餘里,城中築造子城約五餘裡。

"府城,太平興國七年,以榆次非會要,復徙陽曲縣之唐明村,府治是也。羅城週一十里二百七十步,子城週五裡一百五十七步。"《永樂大典.卷5201》

這座太原城在北宋政權統治時期,歷經百餘年的治理,一躍成為宋遼金時期相當興旺繁榮的都市之一。

民間稱之為:"花花真定府,錦繡太原城。"

王世貞讚譽道:"太原城甚壯麗,二十五睥睨作一樓,神京所不如也。"

而宋朝時期的富弻、韓琦、龐籍、歐陽修、司馬光、文彥博等歷史名人都曾經在太原任職。

所以,自然而生的地輿位置加之欣欣向榮的經濟基礎與繁華的文化因素,讓太原城變成了趙宋王朝的經濟文化邊陲要地。

因此說,這些主觀或非主觀歷史規律下的種種因素都為孤守無援的太原創造了前提條件。

導致“太原保衛戰”最終失陷的原因?

第七,地域民風剛毅強悍,軍民馳馬試劍、民眾皆持刀弄棒,這種由來已久的社會風氣也是太原能夠長期堅守的一個重要原因。

封建政權割據時期,太原之地處於北方蕃族入侵中原的軍事要衝,所以屢次三番地爆發兵戈交鋒。

因而,為了自保,當地民眾也就形成了練習武事的風俗習性。

史籍記載為證:

"其人好射習武,多敢死之士"。《宋史.食貨志》

"時時能騎馬,倒著白接籬。舉鞭問葛疆,何如幷州兒。"《晉書.卷43》

"幷州近狄,俗尚武藝,左右山河,古稱重鎮,寄任之者,必文武兼資焉。"《文獻通考.卷316. 輿地考二》

故而說,太原之地習武之風沿襲已久,特別是到了宋朝時期,人人皆武的習俗是日增月盛。根據史籍《言行龜鑑.卷6》 記載:

"太原土風喜射,故民間有弓箭社。公在太原,不禁亦不驅,故人情自得,亦可寓武備於其間。"

於是,朝廷地方政權將諸多習武之人有效地組織了起來,組建了一支民間武裝力量,進而對其進行了有計劃有目的的操練。

最後,這種人人習武的習俗與訓練有方的民兵在瀕臨戰爭或面對蕃族侵掠時有效地發施展了它的價值。

但是,太原城最後還是淪陷了。

導致“太原保衛戰”最終失陷的原因?

論:北宋太原保衛戰失陷的原因!

第一、是因為趙宋王朝執政者軟弱無能、昏庸無道、驕奢淫逸所致。

我們都知道,北宋王朝末期,以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為代表的趙宋集團,在統治期間因荒淫無度,奢糜腐化等所作所為,就已經是為蕃夷入侵,覆亡無日埋下了禍根。

即使是在殘酷又強烈的戰爭面前,北宋統治者於內不斷地動用武力彈壓民眾,於外又向女金政權奴顏媚骨,卑躬屈膝,割地獻城,這就等於是將其懦弱無能本質暴露無疑了。

第二、就在面對金軍的發動慘無人性的殺戮之勢時,太原地區的在編官兵與預備役官兵以及民眾都積極投入到了戰鬥序列,自發自覺地為捍衛國土而進行抗擊金軍的時候。

反觀北宋政權的執政者們和姦臣權相們卻沒有挑選驍勇善戰之將部署軍事抵抗,相反,卻聽信了奸佞臣子之言,排擠陷害忠臣良將。

為了能赧顏苟活而得過且過,為能偏安一隅而卑躬屈膝,為能保留其執政權利而不顧民族大義與國家主權,將部分國土拱手讓於金國政權。

這更是致使太原城乃至引發半壁江山喪失的主要原因。

導致“太原保衛戰”最終失陷的原因?

第三、北宋諸路軍事增援的宋軍,因為戰略戰術決策失誤,也是導致太原孤城難守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

首先、太原城初被圍困之時,孫翊所率領的朔州兵、折可求所指揮的麟府軍,在金軍主將粘罕統帥雲中兵傾巢而出之際,

應憑藉"上得天時,下得地利"的時機,乘其城內兵力虛弱難敵的時間節點,繞開其主力作戰部隊,

運用三十六計之"圍魏救趙"的戰略戰術,奔襲金軍的大本營"雲中根據地",讓粘罕的後方起火,大軍困足南下,逼迫其回師救援。

可是,增援太原的宋軍卻是忽略了這個大好機遇,進而捨本逐末,跋山涉水奔襲千里前去馳援重兵圍困的太原。

最終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縱兵深入到了擁有重兵屯集的敵佔區,因敵眾我寡,繼而被金軍悉數全殲。

"嘗謂賊初犯太原,翊與可求隨而援之,可謂勤矣。然而雖有援太原之心,而無援太原之術,何裁?

當粘罕自雲中竭詀類寇太原之初,翊在朔州,由馬邑懷仁東去雲中無數舍之遠;

可求在府州,由武朔東去雲中,路近於交城,且仍皆坦途,別無關阻。

若翊與可求會麟府武朔之師,併力以搗雲中,時粘罕之徒,骨肉財寶,盡在雲中,其所留防守之人,皆老弱而已。

如聞攻其必救之地,必倉皇釋太原以救雲中。於是時,太原張孝純、王稟之軍,自可從而襲之。

使烏合利聚之徒,致後顧前憂之地,自生變亂,必然之理,非惟太原得解,賊巢亦平。"《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卷51》

導致“太原保衛戰”最終失陷的原因?

其次、北宋戍邊名將,河北制置副使"种師中"率領秦鳳兵自河北而出,河東制置使姚古領兵自河東而出,二將計劃對圍困太原的金軍形成掎角合圍之戰術。

於是,相約而出的河東、河北之兵,均以日行四十里的速度,千里奔襲太原後,陳兵一處圍殲金軍。

可以說,這個戰術看似沒有破綻,合圍之策一旦能達成,太原固守待援之圍也就隨之而解。

可是,由於河北制置副使"种師中"的私心雜念在作怪,以至於他因為害怕河東制置使姚古博取頭功。

故而,拋掉重型裝備,士兵在疲乏不堪,忍飢挨餓的情況下,以日行軍八十里的速度向太原開進,以至於因急躁冒進,被敵軍全殲。

"古至威勝軍,師中慮古先到成功,乃日行八十里虜。"《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卷53》

值得一說的是,北宋統治者為解太原之圍而實施的最後一次援救行動來看,宋軍在部署增援兵力數量上可以說是佔有了絕對性的優勢。

不過,在軍事行動中因不團結、因缺少統一性,因指揮系統失靈,因指揮者急功近利的貪心私念等諸多因素。

以至於,有的人"望塵而走",有的人"交鋒而退",最終又以救援失敗而落下帷幕。

所以說,屢次救援,屢次失敗也是導致太原最終淪陷一個主要原因之一。

"可惜之故,臣皆有說焉,其餘,焦安節敗於團柏,冀景敗於交城,楊志敗於盂縣,解潛敗於南關,範瓊敗於介休,劉?合敗於平定,張灝敗於郭柵,皆望塵而走或交鋒而退,無足紀也。"《三朝北盟會編.卷4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