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夜之間,樓市“營救”此起彼伏,央媒緊急迴應4字釋放兩大信號

據不完全統計,受本次風浪波及,自2月6日以來,全國已有近50城發佈穩樓市政策,對於這個“穩”字理解,在樓市火熱時,應該理解為抑制市場,而在樓市冷淡期,甚至有下行趨勢時,這個“穩”字就應該理解為“救市”,現階段,各城發佈的樓市新政,顯然是屬於後者。

一夜之間,樓市“營救”此起彼伏,央媒緊急回應4字釋放兩大信號

經梳理,本輪樓市“營救”,主要包含5大方面內容

1.為開發商拿地解困

以西安、合肥、衡陽、海口、新鄉、煙臺、天津、南京、無錫、上海、浙江、蘇州、福州等省市為代表,土地款可延期繳納或者按比例分期繳納,為開發商現階段拿地解除後顧之憂。

2.開發商銷售條件鬆綁

以蘇州、石家莊、福州、鶴壁等城市為代表,比如蘇州取消了封頂預售和現房銷售政策,石家莊則規定新建商品房不低於25%投資時即可預售,福州也有類似規定,而河南鶴壁規定多層建築完成正負零、小高層建築完成地面1層、高層建築完成地面2層施工即可辦理預售。此舉能讓開發商的銷售節奏提前,相當於減少了開發成本,是實實在在的減負。

3.發放購房補貼

以駐馬店、蘇州、欽州、邢臺、撫州、馬鞍山等城市為代表,比如駐馬店按人才補助200元/平米,大中專畢業生補助150元/平米,農民工補助100元/平米;衡陽對購房人給予不同比例的契稅補貼,50%到全額不等;撫州則規定3到6月份期間的購房者,可享受150元/平米的補貼;邢臺針對人才發放購房補貼,博士10萬元,碩士8萬元。而馬鞍山則對購房補貼政策再延長一年,給予購房人相當於房產價值1%的補貼。

4.降低首付比例

根據融360監測數據顯示,截止目前已有包括南寧、哈爾濱、長春等8個城市的首套房主流首付比例為2成。期間,還有駐馬店將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降至20%。

5.提升公積金貸款額度

以東莞、南寧、撫州等城市為代表,比如東莞公積金貸款年限最長可到達30年,首套房公積金貸款額度提升至120萬元;撫州提出階段性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至60萬元;南寧允許購買144平米以下住房的二套房使用公積金貸款。

由此可見,在穩樓市之初,主要是包以第1和第2點中提及的政策內容,其目的是幫助房企渡過眼前的資金難關。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如果僅僅解決了房企的資金困難,並不會對買房需求和交易形成直接關聯,

一句話,不刺激需求,任何緩解房企困難的新政都沒多大意義。

一夜之間,樓市“營救”此起彼伏,央媒緊急回應4字釋放兩大信號

鑑於此,一夜之間,此起彼伏的樓市“營救”升級為2.0版本

以發放購房補貼、降低首付比例、提升公積金貸款額度,即第3、4、5點政策內容相繼出臺,意味著,樓市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從需求端著手,激發潛在或者觀望購房者入市。就目前來看,救市尺度基本是中規中矩,從已發佈的政策看,大都是刺激的剛性購房需求,對二套房甚至以上,並未出現明顯的放鬆。在業內看來,政策出來後,還要看市場效果如何,之後才能決定下一步該如何走。

而對於吃瓜群眾來說,擔心的主要問題可能是地方救市會不會用力過猛?畢竟當下的樓市在國家連續不斷的調控下已經趨於平穩,調控成果來之不易,對於購房者來說,眼看到的理性迴歸希望,會不會因此次風波期的“救市”而夭折?

應該說,這種擔心並非空穴來風。比如在2月28日,河南省政府專門約談了駐馬店市政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落實房住不炒,不用房地產短期刺激經濟發展,約談的背景就是當地在2月24日發佈的《駐馬店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規範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中的救市新政:不僅發放購房補貼,提高房貸額度,還降低首付比例,應該說,當下能用的刺激需求政策都用上了。“救市”步子顯然邁得過大、操之過急了。

除此之外,中國社科院的一份專題報告也給予了警示

根據新京報網報道,中國社科院在2月28日發佈了《中國住房大數據分析報告(抗疫專題)》報告,報告分析了當下樓市形勢,同時也給出了警示建議:

一夜之間,樓市“營救”此起彼伏,央媒緊急回應4字釋放兩大信號

給予困難房企適度救濟,但同時嚴控購房加槓桿等刺激購房行為,警惕剌激政策引發未來房價大起大落。

報告提及,現在受風波影響,主要體現在家庭購房計劃推遲,但並未永久性取消購房計劃,住房需求剌激政策雖然較易實施,但容易引發未來房價大起大落。這個觀點也另一份調查報告相印證根據近日58同城、安居客的發佈的調查結果顯示,41.5%的購房者表示會暫緩觀望一段時間但同時也有51.8%購房者表示不影響既定置業計劃。所以,從這個角度看,購房需求最多隻會延緩,不會消失,救市應適可而止。

實際上,不僅老百姓關注樓市調控走向,期間,央媒也針對大家關切的或者是說擔心的問題予以了明確回應,以正視聽,同時也是為給接下來的“穩樓市”政策警示。

1.在2月25日,新華社主管報刊經濟參考報刊發了題為《“房住不炒”定位不能因“疫”而變》,文章指出: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提出要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和穩定性。地方房地產需求端政策也需要保持連續性、一致性和穩定性;

近期部分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了臨時性支持政策,但“房住不炒”定位並沒有改變;

要加強房地產市場預期引導,及時有效消除網上不實言論的負面影響,確保房地產市場預期持續穩定。

2.在2月28日,人民日報社全文轉載了經濟日報題為《樓市紓困必須堅持“房住不炒”定位》文章,其中擲地有聲地指出:

一夜之間,樓市“營救”此起彼伏,央媒緊急回應4字釋放兩大信號

近一段時間,各地頻頻調整出臺房地產業紓困新政,“調控放鬆”“樓市上漲”等傳言隨之而來。對於一些因住房價格上漲產生的“恐慌”情緒,我們既不能放大,也不能忽視;

房地產市場在春節前後急速冷凍,各地在根據自身情況積極出臺房地產紓困政策的同時,必須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和底線。

應該說,針對各地此起彼伏的“營救”樓市動作,央媒既考慮到當下各地救市的實際情況,但也明確給出了底線,那就是所有的政策都不能違背“房住不炒”精神,央媒兩度緊急回應,均是以“房住不炒”四字為核心點。同時,對於一些媒體或者個人發出的誤導性言論也給予了明確批判,當下穩樓市政策不是放鬆樓市調控,而是穩樓市的現實舉措。

一夜之間,樓市“營救”此起彼伏,央媒緊急回應4字釋放兩大信號

那麼,央媒兩度及時回應,由此釋放出了兩大信號

1.“房住不炒”是各地救市政策的底線,樓市平穩仍舊是現階段的主基調。樓市調控成果來之不易,調控政策不可能半途而廢,當下各地出臺的各項樓市舉措,主要基於受本次風波影響,主要目標還是為了維護樓市的平穩運行,偏離這個軌道、不利於全局的政策即使出臺也即宣告結束。

2.房價大漲大跌都不現實,購房者應順勢而為。相信在各項穩樓市政策相繼出臺後,整個市場會繼續沿著平穩的狀態發展,一些城市可能恢復較快,但在“一城一策”的作用下,一些刺激性措施也會陸續退出,房價不會出現大幅波動。所以,對於剛需來說,買房也不是一件很著急的事,有錢就買,沒錢就暫緩緩。當然,對於炒房客來說,在這樣的市場狀態下,也不會有什麼盈利空間,及時收手乃明智之舉。

學習更多房產和買房知識,歡迎關注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