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四平:綠色防控確保減藥增效

“農作物發生病蟲害導致糧食減產,是我們農民用肉眼看不到的損失。近3年來,我們合作社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全部實現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為糧食提質增效提供了保障。”這是吉林省梨樹縣盧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盧偉對記者說的一番話。位於吉林省四平市梨樹鎮八里廟村的盧偉農機合作社,由最初的幾戶、幾臺拖拉機、幾十畝地,發展到現在的擁有54臺套大型農機具、1萬多畝耕地、170餘戶農戶參與的集約化、規模化生產經營模式的合作社。近幾年,由於全面推廣先進的種植技術,大規模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等工作,使玉米單產得到大幅提升,由過去的650公斤增加到現在的畝產800公斤以上,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盧偉說:“開展農作物統防統治可以減少農藥使用量,省工省時,節本增效,可以有效減輕農業面源汙染。可以實施綜合作業,實現一噴多防,可根據具體情況採用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微肥等綜合配套施用。使用藥量精準,施藥均勻,不產生或者少產生藥害。保證到正規部門購買農藥,避免使用偽劣假冒農藥。”

據瞭解,吉林省四平市在農業病蟲害防治中,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面對“綠色興農”的發展方向,深入開展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積極推進農業病蟲害綠色防控進程,以實現“綠色植保、公共植保”的目標,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

一是強化病蟲害預測預報,推動農藥科學合理使用。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做到對農業病蟲害“早發現,早防治”。二是以生物防螟技術為核心,大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全市每年採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面積都在435萬畝以上,僅此一項技術每年即可減少化學農藥用量870噸以上。三是全方位開展高效低毒農藥試驗示範推廣,促進農業生態環境健康發展。全市各級植保部門以“防災減損、提質增效、保障安全”為目標,不斷探索新的病蟲草害防治措施,紮實做好病蟲災害監測預警和防治指導公共服務。四是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推動植保機械的更新換代,引進了大、中型機動植保器械,使得病蟲害防治效率有了很大改觀。

目前,全市規模化、專業化的病蟲防治服務組織共有209個,從業人員1647人,大中小型植保機械2212臺套,植保無人機25架,推廣綠色防控減藥控害技術731萬畝次,基本形成了以農機專業合作社、農藥銷售企業、種植大戶為主的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通過努力擴大服務範圍,提高服務質量,引導發展全程承包防治,實行統一購藥、統一防治、統一驗收,極大地提高了病蟲草害的防治效果和農藥利用率,確保實現全市農藥“零增長”目標的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