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人類是否觀測到過不屬於任何星系的單個流浪恆星?

Me88451


人們一度認為,恆星都屬於某一個星際,但在1997年時,科學家在室女座星系團發現了為數眾多的星系際恆星(彌散恆星)。這些星系際恆星不屬於任何星系,與最近的星系間的距離達到了30萬光年以上。它們的總質量甚至達到了室女座星系的10%。

圖:


室女座星系團的星系際恆星(彌散恆星)

在90年代末,科學家又在天爐座星系團發現了另一個星系際恆星團。

彌散恆星主要是因為兩個星系發生合併時,被甩出星系而形成的。星系合併時的相對速度為每秒100~1000千米,甚至能夠到達每秒3000千米,在如此高的速度下,恆星被甩出星系就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了。

星系合併在宇宙中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哈勃太空望遠鏡就拍攝到多起星系合併。

圖:由哈勃天文望遠鏡拍攝到的星系合併


銀河系也是由多個星系合併而成,而且會在35億年後再次與仙女座星系合併。

圖:另一種星系際恆星形成的
機制

上圖描繪了一種星系際恆星形成的機制,一個三合星系統在靠近星系中巨大黑洞時,其中一顆恆星被黑洞吞噬,另外兩顆恆星被甩出了星系,在此期間兩顆恆星發生了合併。這就像舞動一個重物,繩子斷線後,重物飛出一樣。


講科學堂


人類是否觀測到過不屬於任何星系的單個流浪恆星?

流浪行星我們觀測到已經不少了,因為流浪行星的界定相對比較單純,只要在銀河系流浪的行星、不屬於其他恆星系中的行星就算是流浪行星了!但流浪恆星的定義標準相對比較高,因為恆星本身就是行星的中心,或者獨裡運行於銀河系中,這種嚴格的界定來看都不屬於流浪恆星,因為它們仍然有一個母星系!

觀測一顆恆星是否是一顆流浪恆星或者是一顆事實上的流浪恆星的標準很簡單,只要它的運行速度超過銀河系的逃逸速度即可,那麼它將逃離銀河系成為一顆事實上的流浪恆星!畢竟銀河系外的獨立恆星我們很難觀測!

一些離開銀河系的恆星和從系外進入銀河系的恆星,當然後者將結束流浪生涯,而前者剛剛開始流浪!但需要提醒一下的是很多儘管在銀道面距離很遠的軌道上運行,或者稱之為銀道面離散矮星系,但他們並未超過銀河系逃逸速度,最終還是圍繞銀心公轉的!

不過有意思的是這些銀道面離散的矮星系成了計算銀河系質量的天秤,正是由於他們才讓銀河系質量計算比較準確!

4顆新發現的超快恆星在銀河系中的位置,彩色箭頭標註出它們的逃逸方向。它們的運行速度超過160KM/S,未來的趨勢即成為流浪恆星!

流浪恆星成因是星系合併或者雙星甚至多星系被黑洞俘獲時,伴星中的另一顆被甩入宇宙空間!我們可以確認的是這種情況在銀河系中並不少見,只是侷限於觀測技術我們難以觀測到更多,但斯隆數字巡天仍然在觀測過程中發現了大量的離散恆星,也許銀河系裡的很多恆星正在打包準備離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