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皇太極長途奔襲直搗北京時,袁崇煥為何不斷他後路,殺入大本營瀋陽老巢?

青燈問史


袁崇煥第二次出山的時候,向崇禎皇帝許下五年內收復遼東的設想。然而,這個設想未免有誇下海口之嫌,因為,一年前,袁崇煥經營的寧遠地區,已今非昔比。

這讓袁崇煥心裡有些打鼓,大明朝內的一些有識之士也為他的設想有些乾著急。但是海口已經誇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快返回遼東,做好抗擊大清的準備。

事實證明袁崇煥是一位堅定的守城將軍,他從李成梁和孫承宗那裡繼承來的“鎮守城池,用好大炮”的方略根深蒂固,所以,對於期間皇太極的若干次襲擾都能輕鬆化解,皇太極在袁崇煥面前,似乎要走老爹努爾哈赤的老路。

崇禎二年,皇太極突發奇想,決定率十萬兵馬,繞道蒙古,長途奔襲,直搗北京,這一大膽冒險的計劃起初被皇太極的將士們絕對不看好,但是皇太極堅持了他自己的意見,並迅速開始執行。

結果證明皇太極的計劃是成功的,避重就輕,輕鬆殺到北京城外。崇禎帝急了,迅速要求袁崇煥返回救援。來回折騰的袁崇煥雖然做了大量的戰略調整,無奈疲於奔命,自顧不暇,黑暗,彷彿離他越來越近。

圍魏救趙的故事傳唱了千百年,很多人說,皇太極傾十萬兵馬,長途奔襲,本就範了兵家大忌,袁崇煥為何不趁此殺入皇太極的大本營瀋陽,只搗皇太極的老巢,那大清入主中原只怕就會化作泡影。

袁崇煥不是沒用過皇太極繞道的擔心,他曾上書朝廷說薊門乃是軟肋,需要重視,並對周邊情形做過戰略思考。無奈自己只提督山海關地區防務,難以越線指揮。

不幸的是,當皇太極真的繞道西進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想到圍魏救趙的思路,斷了皇太極後路,重創空虛的瀋陽。

是什麼原因造成袁崇煥及其部下的思維短路?難道真的是上天有意厚待大清,厚待皇太極嗎?我們設身處地的來替袁崇煥想一想。

史載,袁崇煥鎮守山海關兵馬只有不到三萬人,而皇太極出兵是十萬人。兵馬數量是袁崇煥對戰略思考的基礎。在此基礎上:

1.袁崇煥“守城用炮”的戰略思想是第一位的.他堅信李成梁孫承宗等前輩的這套思想是最基礎最實用的法則,而忽視了皇太極遊牧民族騎兵的靈活性。

2.皇太極“聲東擊西”的戰略困擾了袁崇煥。在皇太極出兵直搗北京的時候,皇太極並不是揚長而去的,他派了部分將領對袁崇煥進行佯裝大規模的襲擾,讓袁崇煥喪失了判斷。

3.皇太極“第五縱隊”作用明顯。史載,皇太極直搗北京前,每日都研究大明朝的邸報,通過邸報分析判斷大明朝決策層的動向和能力。那些派往大明朝的奸細通過賄賂,收買明朝官員,收集了大量有用的軍事情報。對於大明朝的崇禎皇帝,皇太極曾輕蔑的稱為“傻小子”。對於這位“傻小子”,皇太極摸得很清楚,知道他無所作為。

4.鑑於以上要素,袁崇煥的兵馬有限。袁崇煥鎮守山海關的兵馬只有不到三萬人,所以,他不會輕易殺到關外,就算是他知道皇太極已經繞道,他想聯絡增援,恐怕還要看其他人的臉色。因為,此時的袁崇煥已經不是一年前的袁崇煥,大明對他的非議已經開始滿天飛了。

綜上所述,皇太極千里奔襲直搗北京並非十足的冒險精神,而是精心佈置決斷的。而袁崇煥堅持固定戰略方針,也有其難言之苦。

兩軍相遇勇者勝,當皇太極和袁崇煥站在一起的時候,比的是格局,比的是魄力,比的還是眼光視野。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皇太極遠勝於袁崇煥。


青燈問史


首先這個問題不能給標準答案,凡是給人定性的說法都是片面和錯誤的,看待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明朝軍隊的性質,先來看看土木堡之變明朝精銳的瞬間崩潰,這可是一支專業吊打蠻族騎兵的前期強大軍隊,為何被抄後路後就成了待宰羔羊?洪承疇的二十萬大軍也是一個操作不當就瞬間崩潰,後來的孫傳庭大軍也是一觸即潰。難道明朝軍隊不堪一擊,並不是!于謙彙集的烏合之眾敢於與也先的蒙古騎兵野戰而且將其擊敗,洪承疇的幾千衛兵能抵抗清軍半年之久,幾萬人的關寧軍能抵抗整個滿清部落,後來也為擊敗鼎盛時期的大順軍隊,原因非常簡單就是老生常談的真理“人心”,敗的原因其實就是人心不齊,遊牧民族強大起來的本質就是人心齊,他們的目的非常明確——屠城搶劫,能搶劫比自己領先的文明能迅速聚齊人心,而明軍特別是後期的明軍已經被官僚腐化,他們根本不可能為天天欺壓自己的長官賣命,更談不上國家民族層面的認識,這些軍頭勤王更是為了應付差事順便發點國難財而來,雖然打仗不行但搜刮搶劫自己百姓倒是得心應手,袁崇煥當然瞭解軍隊的實際情況,這種部隊是四處彙集而來,人數再多都是枉然,所以他不得不選擇不戰,不戰不代表他無所作為,他只能尾隨清軍,假裝隨時能要了清軍一命的架勢,不戰清軍還敬你是一支大軍,一旦戰敗就有亡國之危成為趙括之類的歷史罪人,但沿途百姓就慘了,先是被清軍洗劫後來又被明軍洗劫,這也可能是袁崇煥被百姓分食的原因,成了軍頭官僚們的替罪羊,袁崇煥為明朝抵禦外敵做出了貢獻,如果長期堅定的執行下去(當然不可能)明朝絕對不會亡於滿清之下


川蜀仁兄


經過薩爾滸之戰,明軍的精銳部隊幾乎拼光了!明軍對八旗軍已經產生的畏懼心理,袁崇煥的寧遠大捷,主要依靠紅夷大炮打敗了努爾哈赤後金的進攻。皇太極親率八旗主力入關,借道漠南蒙古,繞過袁崇煥的寧遠防線,長途奔襲直搗明朝的京師,如果袁崇煥斷他後路,抄皇太極的老巢,這當然是最好的結果,但當時京師危矣,大明危矣,大明僅剩袁崇煥的關寧鐵騎還可與後金一戰,這幾萬的關寧鐵騎是守衛大明王朝的最後家底,萬不得已崇禎決不會讓關寧鐵騎回京勤王。

皇太極帶領八旗軍經內蒙古殺入關內,直搗京師,切瓜砍菜一樣,如入無人之境,進京勤王的明軍避而遠之,畏敵如虎,不敢與之一戰,這說明關內的明軍已經不堪一擊,明軍精銳部隊都集結在關錦防線上。作為遼東主將袁崇煥,主要職責也是守衛京師,皇太極繞過袁崇煥的防區,率八旗主力入關,他居然不知道,這是袁崇煥的失職!所以袁崇煥這次必須回京師救駕。

其實,在皇太極出兵朝鮮之時,袁崇煥錯過了出兵殺入後金的最佳時機,結果坐視皇太極把朝鮮打殘,按兵不動。皇太極帶清兵入關也是一步險棋,這也是明軍圍殲後金八旗軍的良機,可惜的當時大明失去了與皇太極後金打野戰和殲滅戰的資本和能力,缺少精兵強將,更沒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帥才,只能守京師,歷史沒有如果。

袁崇煥率關寧鐵騎急行軍回京救援,三萬多的關寧鐵騎除了駐防關錦防線,能帶出來的也只有一萬來人,首先關寧鐵騎趙率教的三千人在遵化被後金八旗軍打了個精光,袁崇煥所率的關寧鐵騎主力七、八千人,追著皇太極而不敢戰,對幾萬八旗軍真是沒有什麼勝算。最後在廣渠門幾千關寧鐵騎拼死一戰,險勝才打退皇太極的八旗軍,暫時解了京師之危。此時的崇禎已經對袁崇煥產生了不信任,五年平遼的承諾,現在後金軍隊居然打到了京師城下,關寧鐵騎入京師休整的請求被拒絕,只是將袁崇煥一個人從城牆上用大筐掉上來進了京師,隨後入了大獄,幾個月後被凌遲處死!

明軍的全部精銳部隊可以說都戰死在了遼東,在不熟悉的地方,用不擅長的方式,與後金打了幾場最為關健的戰役,都以慘敗告終!這正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一聲嘆息!


黑土邊疆


崇禎二年(1629年)十一月,皇太極率軍繞道蒙古,越過長城從龍井關、大安口殺進大明腹地,兵鋒直指北京城。擺在袁崇煥面前的有三條路:或回援京師,或固守觀望,或揮師瀋陽,逼皇太極退兵。此時崇禎剛即位兩年,大明權威尚存,固守自保最後只能是死路一條。看似三條路,實際可行的只有一條,回援京師。

君命大如天。崇禎皇帝已向四面八方發出勤王詔書,不管是否收到,得知君王有難,護衛君王義不容辭,這是封建時代忠義思想的要求。何況北京是京師,是政治中心,任何風吹草動都會波及整個大明王朝。天下安危繫於此地,一旦有變,天下大亂,不得不救。

皇太極雖繼承汗位,但還需和其他三大貝勒共同主政,權力分散在各貝勒、部族手中,政務機關也不完善,遷都瀋陽不到五年,國都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作用。此時領導核心人物大都在皇太極軍中,即使攻下瀋陽也作用不大。

袁崇煥督師薊遼駐防關寧錦防線,距離後金破關入口近,可以封堵長城缺口,抄皇太極的後路。對後金威脅大,建功立業的機會更多。

但率軍東進,突入後金腹地,就是把後背交給了皇太極。如果北京和山海關之間的聯繫被切斷,袁崇煥就變成孤軍深入,腹背受敵,是自陷死地的做法。而且沒有哪個皇帝喜歡拿他性命去賭,不在乎他安危的臣子,即使能逼迫皇太極退兵,恐怕也是無功有過。

進攻瀋陽是以無備打有備,以慢打快。皇太極出兵前,一定會安排好瀋陽留守和前線防務,防備明軍突襲。有防備的情況下,明軍佔不到便宜。且後金軍以騎兵為主,來去如風,機動性強,速度快,可打可走。明軍步騎結合,以步兵為主,還要拖拽沉重的火炮作為火力支援,行進緩慢。袁崇煥在皇太極出兵前得到情報,使用圍魏救趙之計或許有用,可此時後金大軍已在境內肆虐,沒等明軍打到瀋陽,北京城可能已先被攻下。

兩軍面臨的形勢更有利於皇太極。北京到山海關之間,一馬平川,除了灤河能稍作阻攔,其他地方根本無法阻擋騎兵,可以快速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煥從錦州出兵,首先要橫跨大淩河和遼河,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很難過河,相反更容易被堵在岸邊。更要命的是,十一月的東北已是冬天,嚴寒和漫天大雪不利於行軍作戰,給後勤補給帶來巨大壓力,一旦補給線被截斷,僅凍傷帶來的非戰鬥減員就會嚴重威脅大軍的安全,這時節進攻瀋陽無異於自殺。

所以,無論從哪方面考慮,進兵瀋陽,施圍魏救趙之計都不可行。


寒星針


明崇禎二年、後金天聰三年(1629年)皇太極繞過寧錦防線,選擇從喜峰口一帶突破長城防線,直逼北京,史稱己巳之變,又稱後金攻明京畿之戰。

皇太極這次入關突襲行動,一改之前硬攻寧錦防線走山海關的進攻路線,打了明朝以及袁崇煥一個措手不及。

皇太極為什麼會兵行險著,選擇從借道察哈爾從喜峰口一帶入關,原因有三:

其一,袁崇煥鎮守的寧錦防線依然堅不可摧。

自李成梁、孫承宗開始,明朝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修建了寧錦防線,就是想用高牆深溝阻擋八旗鐵騎的進攻。明天啟六年、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親率大軍,攻打寧遠,卻被袁崇煥以紅衣大炮擊敗,努爾哈赤鬱鬱而終,寧遠和袁崇煥也成為了後金所有人心中永遠的痛。皇太極繼位後金大汗,也在寧錦城下吃了敗仗,再走寧錦防線,過山海關,進攻明朝統治腹地的傳統路線受到了阻礙,皇太極必須要放棄。

其二,皇太極在於察哈爾的較量中佔據了上風,極大的拓展了戰略空間。

皇太極繼位後,對於依附與明朝的察哈爾部採取了孤立與攻伐的雙重措施,讓察哈爾蒙古退出了東北及長城一帶的地區,進而繞道蒙古、直接進攻明京師創造了條件。

其三,就是皇太極重視漢族人才,而繞過寧錦防線取道蒙古進攻北京正是范文程的意見。

皇太極繼位後,允許漢族人參與人才選拔,范文程也就在這個時候脫穎而出,成為皇太極的重要謀士,也成為滿清能夠定鼎中原的功臣。而也正是范文程向皇太極提議,後金一直沿用攻打寧錦防線的傳統,必然讓明朝囤積重兵防衛,因此毫無勝算,所以必須要繞過寧錦防線才能順利進入中原地區。


皇太極率十萬大軍突破長城,直逼北京,袁崇煥奉命回京勤王。

對於薊門一帶明軍防守薄弱的情況,袁崇煥早就有所擔心,他也曾向崇禎皇帝上疏稱應該加強薊門防禦,並且他對於皇太極從薊門一帶的長城關口突破也有所顧慮。但是,袁崇煥的兩次建議,都沒有引起崇禎皇帝的足夠重視。

萬沒想到的是,皇太極真的從明軍防守薄弱的薊門一帶殺來,由於守衛的明軍軍備鬆弛、毫無防備,皇太極迅速從喜峰口突破,佔領遵化,此時的皇太極距離北京已不足300裡,崇禎在驚慌之餘趕忙命各地軍隊勤王。

袁崇煥聽聞後立刻率領祖大壽、何可剛入關守衛,崇禎皇帝得知袁崇煥到來後後非常高興,下令嘉獎袁崇煥的部下,並讓袁崇煥統領指揮各地援軍。

袁崇煥率領明軍與後金軍鏖戰,雙方互有勝負,皇太極見袁崇煥回防,明軍重新集結組織防禦,短時間內攻下北京已無可能,隨即率兵撤退。
雖然北京沒有打下來,但是皇太極利用崇禎剛愎自用、性格多疑的弱點,採納范文程的建議,設下“反間計”,藉由崇禎皇帝的手,除掉了整個後金的心腹大患,而崇禎皇帝則是“自毀長城”,更加重了明朝軍隊與朝廷之間的矛盾,也為日後的覆亡埋下了伏筆。


皇太極親率大軍入關進攻北京,那麼袁崇煥為什麼不去直搞皇太極的後金老巢瀋陽呢?

首先,北京危在旦夕,當時的情況不允許袁崇煥去進攻瀋陽。

有人說袁崇煥應該是“圍魏救趙”,但是要明白一點的是,圍魏救趙的是齊國,圍住的是魏國的首都,要救的是趙國。

而在袁崇煥這裡,皇太極號稱率十萬八旗鐵騎入關,北京城危在旦夕,這個時候被圍的是自己的國都和國君,是自己國家和君主的安危,自己作為人臣,挽救君主的危難那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更容不得用君主和國家的命運去做籌碼,也不能去冒險。所以,進士出身、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袁崇煥以最快的速度揮師北京,率兵勤王,解救崇禎於危機之中才是當務之急,因為北京不能有失,崇禎不能有失。

其次,召袁崇煥回京勤王是崇禎的命令,袁崇煥不能抗旨不遵。

皇帝的命令高於一切,既然是皇帝在如此危及的情況下發出了勤王的聖旨,意思就是告訴袁崇煥形勢之緊急,為人臣者的袁崇煥遵旨行事是職責所在,如果貿然違抗聖旨,即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終歸會因為不顧及君王的安危、擅自行動,被給予嚴懲,所以袁崇煥不能抗旨不遵,只能一心馳援北京,勤王救駕。

再次,皇太極對於此並不是沒有防備。

此次皇太極繞道喜峰口進攻北京,除了找蒙古喀喇沁部騎兵為嚮導,自己親率大軍兩路並進外,還安排了對於袁崇煥寧錦防線的佯攻,在一定程度上牽制了袁崇煥。更為重要的是,袁崇煥遠在遼東寧遠,對於北京前線的情況知之甚少,對於當前瀋陽的情況也是不得而知,袁崇煥手上的軍隊極為有限,遠遜於八旗軍隊,因而也不能冒這個險,一切都是要以幫助崇禎解圍為優先。

也需要看到的是,袁崇煥所取得的軍事成果,基本都是建立在配合紅衣大炮固守城池上,很少參與野戰和攻堅戰,畢竟袁崇煥是進士出身,文人背景,而不是武將出身,這一點也限制了袁崇煥。


如果袁崇煥不殺毛文龍,或許結果也將會完全不同。

崇禎在給袁崇煥定罪的時候,把擅殺毛文龍列入了袁崇煥的罪名之中。

當初袁崇煥的寧靜防線與毛文龍在皮島的武裝割據形成犄角之勢,共同牽制著後金軍隊,特別是毛文龍的皮島駐軍,成為了侵入後金腹地的一根楔子,讓皇太極隨時都感受到了威脅。因為皇太極這面一旦有軍事行動,毛文龍那面馬上可以直接威脅瀋陽的安危,這讓皇太極顧慮重重。而袁崇煥殺掉了毛文龍,則讓皇太極徹底擺脫了這份顧慮。

所以,在袁崇煥擅殺毛文龍僅僅三個月後,皇太極就親率大軍出喜峰口攻打北京,因為皇太極知道,自己已經是全然後顧之憂,可以放心行動。如果這個時候毛文龍還在,必然會指揮皮島軍隊直取瀋陽,讓皇太極腹背受敵,也將必然首位不能兼顧而撤兵回援。

雖然北京沒有打下來,但是皇太極用“反間計”除掉了袁崇煥。這樣一來,借袁崇煥的手除掉了毛文龍,借崇禎的手除掉了袁崇煥,一口氣打掉了兩個最為重要的威脅,後金全然沒有了後顧之憂,隨後便徵朝鮮、收服察哈爾,松錦大戰大破明軍,最終揮師入關、一統天下。


雍親王府


崇禎二年(1629年),皇太極從關外向中原挺進,越過薊州,長途奔襲直搗北京。袁崇煥知道後,趕緊率軍回北京救援。

(袁崇煥畫像)

袁崇煥率軍回北京救援的舉動,可以說直接要了他的命。為什麼說他回北京救援一事,直接要了他的命呢?

其一,沒接到命令就率軍迴歸被懷疑。袁崇煥率軍迴歸,是他聽說清軍向北京城打來後,在沒接到命令的情況下,就心急火燎趕回來勤王的。古代君王是非常忌憚這一點的。傳說秦始皇曾命令在外打仗的軍隊,就算皇宮陷落了也不準隨便回來。這個傳說雖然未經證實,但也絕不是空穴來風。還有,明朝規定藩王不準隨便進京,更不能動用軍隊。其它朝代,也有相關規定。袁崇煥急急忙忙進京,本來是為了救急,但是,這實際上也引起了崇禎皇帝的疑心。

其二,袁崇煥進京後,要求進京休整,讓崇禎疑心更大。袁崇煥長途奔襲回到北京,從休整軍隊,提高戰鬥力的角度,希望士兵能夠進城,這個建議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崇禎皇帝竟然斷然拒絕。這個斷然拒絕,其實就已經亮明瞭態度,就是他對袁崇煥的懷疑已經非常大了。

其三,當皇太極一開始進攻薊州、撫寧、永平、遷安、豐潤、玉田等軍事重鎮的時候,袁崇煥已經分兵把守。這件事讓崇禎皇帝很高興,還表揚了袁崇煥。但是很快皇太極就紛紛衝破了這些防線,往北京打來。這件事也是崇禎皇帝懷疑袁崇煥的原因之一,覺得袁崇煥是不是在和皇太極演雙簧戲,目的是為了奪得北京城。

其四,由於明末的黨爭非常嚴重,而袁崇煥接受崇禎皇帝的尚方寶劍時,要求戶部、工部、兵部、吏部都要密切配合他,這使得這些部門都對他不滿。後來他又殺掉了毛文龍,不滿他的人更多。再加上這些大臣見崇禎已經在懷疑袁崇煥,因此,朝中很多大臣見風使舵,紛紛誣陷他,說皇太極打到北京城,是他暗中勾結,故意放水的結果。

總之,如果袁崇煥不帶兵回去救援北京,他就不會有這些麻煩。

(崇禎畫像)

同時,如果袁崇煥當時直接帶兵北上,直搗皇太極老巢盛京,那樣的話,皇太極害怕後院失火,也就不得不趕緊撤兵回去。這樣一來,北京之圍也不用解了。

要知道,古代這樣的例子非常多,當年孫臏著名的“圍魏救趙”的故事,就是這樣的。我們也不說遠了,同樣是明朝時期,當時寧王朱宸濠提兵攻打南京,王陽明不救南京,而是直接去打朱宸濠的老巢南昌,逼得朱宸濠只好撤退。接著,王陽明在鄱陽湖設下埋伏,截擊朱宸濠,最終把朱宸濠抓獲。

袁崇煥如果也是直搗皇太極老巢,接著再在半路上合適的地方設下埋伏,截擊皇太極。這樣一來,雖然不至於俘獲皇太極,肯定會給皇太極以重創。袁崇煥為什麼卻不這樣做呢?

我覺得之所以會這樣,也不能說袁崇煥不懂軍事。如果袁崇煥不懂軍事,他也不會打贏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要知道,這兩場大捷,是明軍少有的對後金的勝利之一。連我們這些不懂軍事的人,都明白“圍魏救趙”的道理,他怎麼會不明白呢。

(皇太極畫像)

因此,根本的原因,還是袁崇煥這個人忠心護主的表現。從這裡也看出袁崇煥的赤膽忠心,而崇禎皇帝冤枉他並殺掉他,實在是可惡可恨。

袁崇煥本來已經安排人守住那些重要的關口,避免皇太極奪關。但是他沒有想到,皇太極的衝擊力那麼強,明軍的抵抗力那麼弱,很快就讓皇太極闖關成功。在這種情況下,袁崇煥知道,皇太極的打擊力是非常強勁的。如果自己不及時趕回北京城,而是去攻打皇太極的老巢,說不定皇太極就把北京城打下來了,崇禎皇帝就成皇太極的俘虜了。

再說了,明軍在和清軍(後金軍)作戰的過程中,一直處在防守的態勢,從來沒有主動攻打過盛京,根本就沒有那方面的經驗。同時,清軍在盛京的兵力駐防情況,明軍也幾乎不知情。再加上遼東北面是非常寒冷荒涼的地方,當時又是寒冬季節。糧草輜重,各方面都沒有準備。因此,袁崇煥採用“圍魏救趙”的計策,如果不能成功,明王朝將陷入毀滅的邊緣。因此,出於穩妥起見,去北京勤王,顯然是最恰當的選擇。

但是心中不設防的袁崇煥,沒有想到崇禎已經那樣疑心他,對他的一舉一動,都認為他是在造反,最終害了袁崇煥的性命。


張生全精彩歷史


二戰的時候,德軍狂飆突進一直打到莫斯科城下,蘇軍為何不採用圍魏救趙的辦法去攻打柏林呢?總不能說蘇聯人沒看過三十六計吧。

明末這場戰爭,施展圍魏救趙這種戰略戰術的條件壓根就不存在。

首先得講政治吧。皇帝被人家堵門口了,你袁崇煥不去救駕,反而跑到千里之外去掏後金國老巢,忠的什麼君愛的什麼國?你讓皇帝怎麼想?莫非你袁崇煥想打下盛京城之後自立為王不成?

如果說後金國打的是其他一些地方,明軍來個圍魏救趙打個兌子是可以的。而北京城,別說讓後金去攻一下了,就是京畿周圍被劫掠,袁崇煥也是背不起這個責任的。不說皇帝的面子,京畿周圍的良田莊園大部分可都是明朝那些王爺的。

而且,皇太極當時算是孤軍深入,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關門打狗,不過按照明軍當時的戰鬥力,這辦法也很難成功。

至於說,放著皇太極的主力不管,從遼西跑到遼東去攻打後金國都,首先距離上就來不及,更何況,那屬於敵佔區,袁崇煥的兵馬敢跑那麼遠同樣也是孤軍深入了。皇太極那十萬人馬可是騎兵為主,到時候,明軍反而就會被人家關門打狗了。

關鍵更是在於,袁崇煥手底下才幾萬人?明軍的戰鬥力除了守城仰仗火器之利外,野戰又有幾分水準呢。一直以來的,很多上帝視角的人都忽略了後金國的兵力,比如說薩爾滸之戰,直到最近這幾十年才掰扯明白,努爾哈赤當時並不是以寡擊眾。


遼風物語


“圍魏救趙”在一般戰役中是相當高明的戰略戰術,但要將這招數用到北京城,這說明主帥完完全全是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武夫,這種不講政治的做法即便能帶來實效,但鮮有人考慮,能幹到這個級別的領導肯定不傻,再加上週圍的一幫謀士,這個政治賬還是能算清的,你看看從戚繼光掃滅倭寇時期,到農民起義時期,別說在北京和南京周邊發生戰事,就僅僅察覺出對方劍有所指時,朝廷方面都緊張的不得了,相反,在那些統治者眼中不怎麼重要的地方,無非就是失與得,慢慢再打回來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今天的讀者都可輕鬆判斷孰輕孰重,這是因為站到了局外人的角度,可是在封建王朝,江山社稷興衰常常在個人的一念之差,正所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開化是那個年代最欠缺的東西。

皇太極親率十萬大軍繞過關外防線,取道蒙古,劍指北京,如果從皇太極角度來看,搶東西麼,誰讓自己各項手工業沒啥拿的出手的,關外可真沒啥搶的了,中原物資豐富,能搶多少搶多少,從最終結果來看,物資和人口確實被擄走不少。而崇禎不這麼想,至少想了也不是非常在乎,比起整個統治根基來說,他更想在關外解決這種事情,所以聖旨就出發了。雙方的情報系統雖然在規模和結構上,明朝先進的多,但主要作用都折騰自己了,皇太極可不一樣,他深切感受到了金錢的力量,沒有什麼比買情報來的快,相對於明朝決策層,皇太極腦子清楚的多,什麼時候能幹什麼,該幹什麼,判斷的十分準確。繞道蒙古不是衝動,而是多年積累的經驗得出的,畢竟在一個遊牧民族的眼中,那個將努爾哈赤重傷致死的火炮城牆,能不碰就不碰,能野戰就野戰,畢竟人家是騎兵,總不能一直糾結在攻城戰中吧。

只是可憐了袁崇煥,家底實力都在關外,放到之前的模式,你來多少人心都不慌,可對方這一繞道,戰略調整不說,關鍵是崇禎的一道聖旨讓袁崇煥陷入無兵可用的地步,想用步兵救場,根本不可能,關寧鐵騎戰力是強悍,但數量有限,無奈疲於奔命。當年袁崇煥在打造關寧防線時曾很有遠見的提出薊門的重要性,可無奈防區不同,加上明朝政治體制,只能提提建議,沒有實質性舉措。皇太極在取道蒙古時,派出少量部隊干擾對方判斷,提前研究明朝兵力部署,整個行動基本上按照皇太極的節奏來的,加之袁崇煥兵力十分有限,最終行動成功,皇太極的戰略眼光還是更勝一籌。進攻方永遠想的是怎麼打,不是誰都像墨子那樣深謀遠慮,能想出種種招數防禦敵人,這也是基於之前把自己想作進攻方,充分考慮如果打應該怎麼打,最終才總結出一系列防禦措施。

歷史就是一段內涵豐富的故事,後來之人撥開迷霧看本質,結合結果看發展,自然覺得很清楚,我相信當時做出的任何決策,任何行動,都是基於現實情況最好的選擇,人非聖賢,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深讀晚安


崇禎二年,皇太極帶領著後金,將近10萬人馬,避開了寧遠,錦州。突發奇兵的分兵三路向南進軍。從大安口和龍井關越過長城進攻大明首都北京。
皇太極用蒙古的騎兵作為自己開路的先鋒,一路高歌猛進,直達北京城下。在北京周邊進行了數月的搶劫殺人,這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己巳之變”。

當時守在北京以北遼瀋地區的是明朝抗清大將袁崇煥。早在皇太極密謀向南進攻大明時,袁崇煥就多次上書崇禎皇帝。

金軍必會繞開重兵把守的明長城一帶,而從蒙古地區薊門突破長城,攻向北京。但崇禎皇帝卻不以為然,自以為長城城牆堅固,又有大將把守,必能保北京平安。

於是便出現了後來的己巳之變,而如果當時駐守在遼瀋地區的袁崇煥帶兵攻打皇太極在瀋陽的老巢,採用圍魏救趙之計,會不會改造改寫歷史呢? 那讓我來分析一下這件事情。

一、皇太極縝密的思維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在努爾哈赤的後代當中有他的兄長代善等非常有手段有能力的人。
而皇太極不是努爾哈赤的嫡長子,最終卻能夠在權力的爭奪當中奪得汗位,所以努爾哈赤絕對不是一般的人。不僅如此,他心思極其縝密,而且絕不會打無準備的仗。早在向南進攻之前皇太極就已經擺平了自己周圍的壓力。

在西面皇太極極力的籠絡蒙古各個部落,將其不願合作的察哈爾部進行孤立,又通過武力打擊手段將其所屬的多洛特部殲滅。解決了西面的威脅。

在東邊,皇太極派手下大將阿敏,濟爾哈朗率軍3萬入侵朝鮮,將朝鮮打敗並逼迫朝鮮簽訂《江都合約》,由此東面朝鮮再不敢輕舉妄動。

所以皇太極就只需要一心一意的向南來打大明瞭。但是南方大明的守將是和他有殺父之仇的袁崇煥,皇太極不可能蠢到去和袁崇煥硬碰硬,所以皇太極就繞開了山海關從蒙古一帶突破。因此很快便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皇太極如此周密的準備,只為南下戰爭的勝利來鞏固自己的汗位,所以袁崇煥即使攻打瀋陽,也不會阻礙皇太極南下的步伐。


二、皇太極和袁崇煥之間區別

皇太極既然下定決心要向南進攻大明,那他就一定不會輕易放棄。皇太極不僅心思縝密而且非常敢於冒險,而且最擅長的打法就是遠程的騎兵突襲。

他所率領、訓練的後金騎兵,當時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強悍的騎兵之一,非常擅長於遠程作戰,所以皇太極敢突襲北京。而且皇太極並不是一個傻子,他一定也會料到袁崇煥可能會偷襲瀋陽。

所以皇太極讓自己的心腹大將,也是努爾哈赤的侄子阿敏來作為瀋陽的守將。阿敏有勇有謀,驍勇善戰,所以皇太極才敢放心的離開瀋陽進攻北京。

不過即使袁崇煥真的來攻打瀋陽城,也不可能在一時半會之下就拿下。而皇太極卻能夠帶領著騎兵,非常迅速的抄袁崇煥的後路,讓袁崇煥死無退路。所以對於皇太極來說更渴望袁崇煥來打瀋陽,這樣就能除掉自己南下入關的心頭大患。
而對於袁崇煥來說,他最擅長的其實是守城,他並不擅長去攻城。即使在己巳之變之後,袁崇煥奉命帶兵入京勤王,一路追擊皇太極。但他也並不敢真正的追上皇太極,皇太極停他就停,皇太極跑他就追。

他多次進京,要求崇禎皇帝允許他帶軍隊進城。他之所以要這樣做,其實是希望自己能夠通過守城戰去打敗皇太極,像當年打死他的父親努爾哈赤一樣。

如果讓袁崇煥放下皇帝不救,而跑到幾百裡外的瀋陽去打他最不擅長的攻城戰,是絕對不可能的。

三、封建王朝思想所致

在封建王朝時代,皇上的生命高於一切,如果手下的將領至皇帝的性命於不顧,而去攻克一個有可能攻不下的城池,就算是成功了,那麼此時北京城也可能早已不復存在,皇帝也有可能丟了性命。
而如果不成功那就是欺君之罪。所以袁崇煥這樣一個謹慎而且步步為營的傢伙去做這樣一項搭上性命的冒險之事,那是不可能的。


史之策


看下袁崇煥的結局,估計就不會問這樣的問題了。即使他千里奔襲解了京城之危,最後還是被砍了頭,關鍵在於在封建王朝,國家是皇帝的,沒有哪個皇帝會允許臣子拿自己的安危性命開玩笑!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是說給老百姓聽得,聽聽就罷了,當真了你就是天真了。不說袁崇煥反攻瀋陽的可行性如何,單憑這一點政治冒險,他手底下的幹部就該不幹了,犯點小錯誤,可以通融,犯這種政治錯誤可是要誅九族的!

而且即使攻下了瀋陽又如何,兵力有限,孤軍深入,補給線就不要奢望了,到時候面對滿清八旗精銳,困守於瀋陽的明軍只會成為甕中之鱉,任人宰割,滿清甚至不需要廢一兵一卒,只是把你困住,你就沒轍了。

所以袁崇煥斷皇太極後路,殺入瀋陽老巢是異想天開的事,極為不靠譜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