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旅長犧牲前留下一份遺囑,其中的兩個願望讓人心痛

抗日戰爭,艱苦卓絕。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抗戰守土之責任。無數英雄男兒戰死沙場,馬革裹屍,用血肉築起了不屈的長城。

滇軍旅長陳鍾書就是這樣的人。

旅長犧牲前留下一份遺囑,其中的兩個願望讓人心痛

陳鍾書

1938年3月初,中國第五戰區與日軍第5師團、第10師團血戰於臺兒莊地區。激戰一個多月後,日軍被趕出臺兒莊。

不久後,日軍又得到了第114師團的增援,鬼子還裹挾了偽軍七八千人總兵力為3萬多,大舉向臺兒莊進行反撲。

為阻擊日寇,中國守軍開始調集大軍與鬼子決戰。滇軍第60軍在軍長盧漢的率領下,於4月21日乘火車趕赴臺兒莊,支援臺兒莊戰役。

旅長犧牲前留下一份遺囑,其中的兩個願望讓人心痛

抵達臺兒莊之後,60軍下轄的第182師、183師、184師在鳳凰集、蒲旺、五聖堂等禹王山一線集結待命。

4月22日,第183師在耿莊一帶搜索前進時,與日軍坂原徵四郎師團主力遭遇,雙方隨即爆發激戰。

激戰一天一夜之後,183師抵擋不住日軍進攻,不得不撤往火石埠、五聖堂一帶。

旅長犧牲前留下一份遺囑,其中的兩個願望讓人心痛

此時,第183師第542旅旅長陳鍾書奉命帶隊退到五聖堂堅守,配合全師各部奮勇殺敵。

陳鍾書生於1891年,是雲南安寧縣人。他素來是滇軍猛將,曾跟隨唐繼堯大帥舉起護國大旗,打碎了袁世凱的皇帝夢。

在滇軍出征之前,陳旅長曾對部下說:“數十年來,日本人欺我太甚,此次出征抗日,誓以必死決心報效國家。”

旅長犧牲前留下一份遺囑,其中的兩個願望讓人心痛

滇軍60軍

日軍攻下耿莊之後,繼續向火石埠、五聖堂發起猛攻。此時,日軍坂原師團一部來援,日軍總兵力達到了5萬餘人,第60軍三個師的各線陣地倍感壓力。


日寇以各式山炮、野炮數十門和飛機12架對火石埠進行覆蓋式轟炸,整個火石埠和五聖堂陣地落下炮彈1000多發,陣地的工事幾乎被炸燬。

旅長犧牲前留下一份遺囑,其中的兩個願望讓人心痛

陳鍾書率領部下躲在戰壕之中,待日寇炮火停息後再衝出殺敵。全旅與日寇激戰一天一夜滴水未進,殺得五聖堂前面的麥地裡到處都是鬼子的屍體,全旅也傷亡慘重,漸漸不支。

由於友軍湯恩伯部主動放棄第一線陣地,導致第60軍在空曠平原上與日軍3萬主力對戰。第60軍各部雖然拼死抵抗,打退日軍數十次進攻,但陣地漸漸被日軍突破,傷亡慘重。

旅長犧牲前留下一份遺囑,其中的兩個願望讓人心痛

在五聖堂陣地,陳鍾書全旅抵禦不住日寇的進攻,陣地被鬼子突破。在彈盡援絕的情況下,陳旅長親自帶隊衝鋒,打退了3倍於己的日軍。

最後在與日軍進行肉搏的時候,陳旅長不幸被鬼子開槍擊中面部。陳旅長被當場搶下陣地,在轉送到徐州後方醫院的過程中,由於傷勢過重,不幸壯烈殉國。

臨終前,陳旅長用盡最後一口氣口述了遺囑,由上尉參謀宋永慶代為筆錄。陳旅長在遺囑中說出了他此生的最後兩個遺願:

旅長犧牲前留下一份遺囑,其中的兩個願望讓人心痛

旅長遺囑

予從戎開餘年,志在保國衛民。往昔曾經大小百餘戰,而有意義達其使命者甚少。此次僑寇彼猖,國勢危殆,莫過於斯。蒙長官知遇,予以重任,自知力圖報效,成仁取義。現志雖未竟,中途催危,犧牲亦無遺恨。旅長職務由馬副旅長指揮處理。

惟予身後最重要而須辦到者,一、請求上峰將予體速運滇安葬於圓通山麓;二、予奔走一生,兩領清風,未治家產,生計艱窘,並遺正待教養之幼兒男四女六。希轉報師長要求盧軍長、龍司令長官替予設法,伴免孤寡無依,流於慘境。是所至囑。

旅長犧牲前留下一份遺囑,其中的兩個願望讓人心痛

滇軍頭盔

陳旅長臨終前的兩個遺願,一個是希望死後能夠回到老家圓通山安葬,葉落歸根;二是自己戰鬥一生,沒有留下任何財產,希望在自己死後盧漢軍長和龍雲司令能夠幫自己照顧好10個子女,免得孤寡無所依靠,流於慘境。

陳旅長的這兩個遺願,充分彰顯了抗日英雄視死如歸、殺身報國的英雄情懷。人們仰慕他殺敵報國的英雄壯舉,卻也心痛英雄的壯烈犧牲。他的英雄事蹟,至今讀來依然令人心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