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評價《幹物妹小埋》這部動畫的真人版改編?

可樂講動漫


有沒有WiFi,有沒有WiFi,沒有,滾!

我的天,小埋居然要改編成真人版啦!飾演小埋的會不會像咬人貓這般可愛呢?

《幹物妹小埋》作為曾經火爆一時的妹控番,第二季曾深夜同時在線人數達到14萬之多,當時讓B站服務器不堪重負癱瘓幾分鐘。貌似是第一部讓B站服務器崩潰的番劇。可想而知小埋的人氣了!

惠惠我的腦袋裡第一個想法就是“慘遭真人化”。畢竟,日本方面已經有無數次動畫版真人化後慘不忍睹的經歷了。

當中最經典(辣眼睛)的還是《Clannad》的真人版了,據說好像還是FBI警告?

但凡是不要那麼絕對,惠惠我不帶那麼悲觀的,畢竟也有《死亡筆記》等成功改編的真人化電影。

於是惠惠我去看了下小埋真人化的消息,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真人化也就算了,還是國內演員飾演的。講真,大部分國內演員在惠惠我眼中,都是拿錢不辦事的。

接著惠惠我又去看了下演員列表,居然還有不少大牌:歐亞娜娜。宋祖兒,白敬亭等。這些演員的實力母庸置疑,但那形象真的能飾演出動畫出的效果來嗎?

真的不禁讓人懷疑。

網友們也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有的吐槽到:不管中國還是日本,真人化都是辣眼睛,區別在於日本是洋蔥中國是朝天椒。(流淚與血淚)

還有的網友表示擔憂:小埋不適合真人化吧,感覺會很尬,最關鍵還是怎麼才能呈現出小埋忽大忽小的形象?

當然用特效唄,三十釐米高的Q版小人上頂著張楊冪的臉。哈啊哈!

無論如何,一切都得等到播出的時候才見真曉,現在罵聲一片到時候意外的有點好看不就尷尬了?

所以說,惠惠還是很期待的,即使辣眼睛但也有種種槽點可以吐槽啊!


腦袋沒坑的惠惠


如果你們是動漫新番的愛好者,那麼一定不會不知曉這麼一部日常神劇《幹物妹小埋》的。這部動畫憑藉其內在前所未有的設定,也就是我們在動畫當中所窺見到的“女主於戶外是全能讓人羨慕的優秀學生,在家裡卻瞬間變幻成極為懂得享受的幹物妹”,完完全全的戳中了宅男的心,故此,成就了這部動畫大熱的成績。

近日,也就在這部動畫完結上映了將近3年之際,中國影業公司翻翻影業正是對外宣佈拿下了《幹物妹小埋》的真人版影視劇的改編創作版權,也就是說,這一部數以千萬計宅男的心頭之好終於能夠在可預見的未來時間當中重新凱旋歸來了,這無疑是一件讓人喜大普奔的事情呢。

下方就是這部真人影視劇的宣傳海報,你們先閱覽閱覽一番先。

從上面的海報場景當中,我們能夠看到小埋於家長最為喜愛的薯片,可樂,抱枕,遊戲機手柄等等的物品,散落到房間的每一個角落當中,床鋪和桌鋪都是相當凌亂不堪的,從中也能夠重現出幹物妹的生活品性。

當然,最為重點核心的當屬黃色牆壁上方的“小埋投影”---標誌性的玲瓏小身軀,以及其頭上常掛著的豎著兩隻耳朵的熊狀頭飾。這一系列的設定都是相當還原的。

當然咯,作為一部動畫改編的真人劇,觀眾們最為期待的還得屬“選角”這一點,那麼這部創作又將會挑哪一位演員來進行“外強內頹”的小埋的演繹呢?或許下面這張網友的“爆料圖”能夠給你們帶來想要的答案呢!

拾部君不敢確定這是否屬於真爆料,亦或者只是“炒作”的操作,不過功利性的考究於小埋究竟會尋覓誰來演繹本質上來說就是兩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來的,所以你們也並不需要糾結這一點咯。

看看上方的文字,歐陽娜娜,宋祖兒,白敬庭,熊梓淇,這些後備的小埋和其哥哥太平選角都是具備著相當新生代人氣活力的,尤其是歐陽娜娜這一位陽光少女,在拾部君看來,就是小埋最佳的選角好不好呢。

不過最終的結果也官方創作組也並未給出信息,大家再等待多幾天時間吧,到時候最新消息公佈出來了,拾部君給給你們帶來最新的解讀的。

有態度有溫度的頻道,請關注《拾部次元》

如果覺得拾部君的回覆對你們有幫助,麻煩給我點個“贊”吧!


拾部動漫


有網友說得好,比慘遭真人化更嚴重的,是慘遭國內真人化。

我不知道這次製片人是不是又是哪個名牌大學的博士生,腦回路與一般觀眾不一樣;也不知道投資方是錢多到沒處花了,還是腦子裡進了肥宅快樂水。

在我看來,這個企劃就像很多新番一樣,從公佈之初就知道肯定要爆死…

首先這部真人版的目標用戶群就挑錯了。

小埋原作的主要受眾是喜歡深夜動畫的宅群體,在國內的受眾更偏向於青少年。這類人裡面有多少喜歡看電視劇的?有多少願意把看看動畫的時間讓給電視劇的?真正喜歡看電視劇的路人觀眾,很難理解片中的二次元文化,更是碰都不會去碰。

其次,真人化很難體現出角色的萌點。

小埋這個角色表現出的魅力,有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反差萌,誇張化的Q版造型可以說是動畫的精髓。

真人化難道想用五毛錢特效去還原這個嗎? 還是說直接忽略掉這個設定,用原版身高的小埋去跳哥哥的臉?試著在模擬一下這般景象,這簡直是本子的劇情啊。

總之,作品沒出來,我無法對質量做評價,但這個企劃能不能取得商業上的成功,我估計很懸。而且小埋動畫的一大部分效益是通過買手辦得來的,這個盈利渠道真人版做不到啊!

(ps:題圖coser貓乂)


動漫簡評


(以下均為來自網絡的cos圖片)

說實話,這年頭只要是稍微有點人氣的動漫作品,基本上都跑不掉被改編為真人版的命運。前些年在日本甚至誕生了山崎賢人這樣的“漫改小王子”,出演漫改片無數。而《幹物妹!小埋》本身影響力就不差,尤其在國內人氣很高,因此出真人版也是情理之中吧。

由於這是日常系的作品,理論而言改編難度不會特別大。畢竟也沒什麼超能力方面的東西。可不能迴避的重要問題在於:如何處理好小埋“變身”的問題呢?總不能說要用3DCG製作一個特效小埋出來吧?那麼成本就海了去了。

但如果是選擇兩個演員,那麼除非正好能找到年紀相差10歲左右的姐妹,否則我覺得兩個演員在一起的違和感也會很強。

當然了,主要還得看官方的動機是什麼。如果真的是想要全心全意做好這部作品,那麼我相信萬能的特效跟化妝師一定能夠解決上述問題。但更有可能的情況是:製作方不光是打算炒作一番,沒準就隨便找幾個三流演員騙點口水,然後圈一波錢就跑路了。

因此你問我如何看待這次的真人版?我的答案是:



三叔侃侃


其實還挺迷的,這部真人改2016年立項,放出消息“我們正在做,我們要做第一個二次元明星,第一個體現中國御宅族生活的作品”說是2017年放出正片,然而都2018年了,至今屁也沒有,而導演與編劇就以我目前所知的情報來看,這倆貨我查了會資料,啥作品也沒查到,哪個學校,什麼專業畢業的也不清楚,看簡歷似乎是網紅時代應運而生的創作者,至少作為青年導演與編劇,我感覺是很沒底的。

動畫是15年出的,漫畫是連載集英社的,而消息是16年放出來的,而那幾年,正值中國二次元資本最狂熱的時期,那時候投錢,投作品都不過腦子,啥東西火就投啥,而隨著各種風波後,市場沒成熟與定型,投資人倒是逐漸的成熟了起來,最經典的一件事“某位余姓青年,去動畫公司工作,後失去夢想”而到了2018年,沒有人在談“王者歸來”“國漫崛起”而是更偏理想化的思考了,所以,我一直都以為這是部蹭IP熱點,騙流量、騙投資的作品,最近不知吹的啥風,又把這玩意拎了出來,雖說沒有啥新消息,但現在搞的所有人都不確定,這玩意到底是死了還是要出了。

而就從邏輯上來說,那作品想要真人改,我感覺莫名的難度有點史無前例,你家三次元的妹子能從一個高個子變成一個矮個子,而就以動畫的效果來說,我認為轉化成三次元的動作,基本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我個人估計,是“魔改”而當年的宣傳標語也有一條“中國御宅族生存、呸,生活的作品”完全照搬原作想想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據說有倆演員同時演出“小埋”我不知道他們製作是怎麼想的,可能是他們壓根不看重演員本身吧。

當年的宣傳標語還有一句話“打造第一個中國二次元偶像”我當初聽了有點好奇,不管是演員還是作品,一個宅女有什麼偶像化的意義,況且中國叫二次元偶像化也就是前幾年叫的特別兇,炒的特別熱,然而現在基本都是“涼涼”被資本無情的拋棄,而這消息最早是16年的,而根據我個人的推測極有可能是哪的營銷號拿16年的消息在炒一波熱度,然而這東西,恐怕早已是涼涼了吧。

該消息一出,國內不少網友都哀嚎一片,網友們評論道:我拒絕!“求放過。”“我受到了驚嚇,史詩級神劇的預感。”“你們彷彿是想挑戰一秒縮骨啊!”“為什麼要傷害我的小埋?”“請你們原地爆炸。”


正義的催眠


真人版成功與否基本上取決於對原版的還原度。一切翻拍改編基本都是這個原理。粉絲吃原著,翻拍毀三觀的事太常見了。

還原幹物妹小埋,難度超級大啊,關鍵有二,一是因為小埋的形象太圓潤萌呆了!二是因為動畫可以表現的神態不是所有演員都能駕馭的!

一、來看小埋的形象!

小埋有兩種形態,正常比例形態,用於對外交流;大頭幹物妹形態,用來回家吃零食纏哥哥。

正常比例形態畫風很正常,一般的萌妹子COSER都能駕馭。
重點是幹物妹形態,頭超級大身體超級小,如圖。



(沒錯這是同一個角色,跟超級變換形態一樣只是形態不同……)

就這個畫風,這個腦袋身體比例造成的奇特的萌點,真不是一般外形出眾的coser能把握的。

二、來看動畫版小埋的表情

豐富到可以出一部完整十六圖的表情包了,隨便舉幾個例子:
這個波紋形狀的嘴,真人要模擬到神似那是難上加難。

紅臉大頭妹形態,眼睛是重點,能大能小的眼睛反差萌很難模仿。

這個嘴型,絕對不只是撅起來就能把握好精髓的。
而且小埋酷愛喝可樂,吃薯條,各種零食,演員如果假戲真做在拍攝中間真的狂吃狂飲,對身形的破壞一定要有心理準備,控制不好,等到拍攝結束,就會從萌妹版小埋變成大頭妹超級變化版小埋。


能女神能活寶是很多妹砸的理想形態,動漫人物的設定,相當一部分原因都是現實中很難找到這樣的理想原型,而由作者集大成地創作出來,因此,動漫形象打破次元壁走進現實就天然存在壁壘。


牆笑裂


從目前公佈的陣容來看,基本可以確定主打的是國內年輕的用戶了,動漫愛好者們是否會喜歡這種題材不太好說,作品本身發生在日本,要在國內上的話我覺得本土化一定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然觀眾們可能看不懂。之前《深夜食堂》的國內版可以算得上一個反面教材,原汁原味還原日本版的故事內容,國內觀眾們必然是不會滿意的,因為感覺離我們真的太遠了。

總體來說,對這部作品的期待度一般般,但是,既然有人願意花錢嘗試,我覺得無論如何都不算是壞事,至於作品質量的話,之後還是看了正片在下結論吧。


橙心社


看到國內想改編,打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