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農民製作“辣條”,一斤賣10元,一天可掙300元

辣條

辣條每個人都吃過吧,家喻戶曉,甚至還出口到國外成為“象徵性的美食”,辣條主要原料是小麥粉和辣椒,是我們兒時的小零食。同時辣條屬於辛辣食品,不易多食,想要吃的朋友可以去正規廠家或者自行製作。

農民胡大哥(化名)是製作辣條的鄉村農民,由於做辣條已經有幾十年的時間,在農村這塊有一定的良好信用,他製作的辣條售價也十分便宜,一斤賣10元錢,一天平均下來也能掙300左右,從而增加經濟收入。

農民製作“辣條”,一斤賣10元,一天可掙300元

由於製作原料都是小麥粉和辣椒,不含有任何添加劑,這也導致這些辣條不易儲存,但這並不影響它的售賣,周圍村民,甚至其它村的村民有時也會前來購買,常常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甚至要買辣條還得預定。

辣條成為現在的美食,還有這麼一個小故事,在1998年湖南發大水時期,許多農作物上漲的厲害,導致了平江縣醬乾產業受到重創,當地員工為了生活,於是用麵粉和小麥代替,研製出一種小麵筋的辣椒食品,這也就是辣條的最初原型。

農民製作“辣條”,一斤賣10元,一天可掙300元

剛開始都是當地食用,隨著辣條的美味,加上製作成本低,售價便宜,導致辣條在農村迅速發展,短短一年的時間,已經遍佈全國農村。尤其是受到小孩子的一度青睞。

這種原本出現在農村的“小零食”如今已經出口到國外,而它的來源純屬一個“巧合”,大膽設想一下,假如1998年不發洪水,假如醬廠能堅持下去,我估計就不會有辣條的存在了。所謂一切都是“巧緣”,一切又是“必然”。

農民製作“辣條”,一斤賣10元,一天可掙3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