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成功的花,苦是甜的種子

成功的滋味人人都想嘗,可是通往成功之路上的苦,卻是很多人避之不及的。然而,苦是甜的種子,如果沒有植入那些苦,就很難有苦盡甘來的時刻。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沒有苦的洗禮,甜也不會無緣無故地出現。

成長需要挫折,沒有經歷失敗就不會走向成熟

成功的花,苦是甜的種子

社會是嚴峻的,人生是苦澀的。挫折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沒有經歷失敗就不會走向成熟。但是,面對挫折是總結教訓奮起拼搏,還是放大痛苦沉溺於失望之中呢?讀歷史讓人明白:人生遭遇挫折是必然,而放大痛苦就會造成下一次的失敗,有時調整心態,學會放下和寬容,痛苦就會煙消雲散,一切皆可雲淡風輕。

在我熟悉的撰稿圈,有一些頗有名氣的寫手。他們有大量的追隨者,有粉絲,也有愛好寫作的文友。許多文友常常會說,“你們到底是如何做到的,每天都有作品發表問世,過兩三個月就有一本書出版?”有寫手就說了,“我們不過是每天都在寫作,從來都沒有間斷過。你們在聊天時我們在寫作,你們在旅行時我們在寫作,你們去看足球賽或音樂會時,我們仍然在寫作。”還有一個寫手毫不隱瞞地說,“我每天都會創作一萬五千字,不管這一天是無事打擾還是百事纏身,我創作的計劃絕對不會被打亂。我寧肯晚上不睡覺,也要完成自己的創作計劃,絕不將寫作推到第二天。”“每天一萬五千字?不睡覺也要寫作?”文友們聽了,個個吐舌頭,“這哪裡是創作,分明是在幹苦力,我可吃不了這個苦。”

成功的花,苦是甜的種子

雲淡風輕是一種坦然的心態。當遭遇了人生中的不如意時放下心中的包袱,閒適和快樂就會回到身邊。面對官場的汙濁和腐敗,陶淵明以“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氣度選擇了歸隱山林,他沒有因辭官而痛苦,而是在閒適的田園生活中得到了自然和平和。北窗高臥,戴月歸家,何等灑脫?留下的詩文被後世推崇,何等榮耀?陶公以坦然得到了應有的回報。面對失敗挫折,放大痛苦是錯誤的,因為給自己加上太多的包袱,那隻會使自己陷入下次的失敗之中。

很多人沒有獲得驕人的成績,但嚮往獲得驕人的成績,可是他們要閒聊、旅行或者娛樂,也不願意睡得少一些,簡而言之,就是不願意離苦太近,卻巴望著把甜留住。可是,苦是甜的種子,如果連種子都沒有種下,怎能期盼開花結果的時刻。

其實,事業就像一場馬拉松比賽,不僅要跑得快,還要堅持得久。也許我們無法每一次都最先抵達,然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體驗過汗水滑落臉龐的滋味,甚至感受過傷和痛的那種苦,才能享受最後衝線的那份甜。我們總是帶著一路的抱怨前行,總是感慨幸福是多麼難以捉摸,卻不知一切其實可以盡在掌握之中。我們總是在品嚐了甜才感謝苦,卻不願意把苦當成甜的種子,讓一切美好的發生成為必然。

成功的花,苦是甜的種子

遭遇挫折,不應放大痛苦,擦一擦額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淚,繼續前進吧!相信總有一天會看見藍藍的天,白白的雲,青青的草,還有你嘴角邊甜甜的笑……苦是甜的種子,甜在苦的盡頭等著我們,苦過的人生才有力量,而最後的甜是人生最重的分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