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此國是現代化統一國家但軍隊多如牛毛,還有一支漢族部隊

通常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軍隊,而在東南亞有這麼一個國家卻有幾十支規模不一的軍隊,這就是緬甸的民地武。緬甸的民地武全稱是緬甸少數民族地方武裝,這是除了緬甸國防軍外的一群軍隊。據不完全統計緬甸共有“民地武”力量29支,總人數超過4萬人,主要來自克倫、撣、克欽、克耶、孟、若開、勃歐、崩龍、拉祜、佤等少數民族。

此國是現代化統一國家但軍隊多如牛毛,還有一支漢族部隊

民地武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英屬緬甸之前的緬甸土司武裝,在緬甸歷史上緬甸並不是一個很穩固的國家(境內多達135個民族),除了緬甸本部下緬甸(最大的主體民族為緬族,約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二),上緬甸一隻未有被緬甸中央王朝有效控制,都是受到中緬邊界的土司管轄,他們一邊臣服緬甸王朝一邊臣服於中國雲南。

此國是現代化統一國家但軍隊多如牛毛,還有一支漢族部隊

英屬緬甸的土司

英國殖民統治時期英國在緬甸實行“分而治之”、“以夷制夷”的殖民政策,容許緬甸少數民族土司擁有自主權利,有意提高少數民族的地位,為日後緬甸的民族問題埋下伏筆。

此國是現代化統一國家但軍隊多如牛毛,還有一支漢族部隊

彬龍協議

在1947 年2 月的彬龍會議上,主體民族緬族領導人昂山將軍與主要少數民族簽署《彬龍協議》,同意建立統一的緬甸聯邦,並賦予少數民族高度自治、相互平等的權利。昂山甚至認可少數民地退出權。昂山遇刺後,該協議未能得到執行。自1948 年緬甸獨立後,緬甸名為聯邦,但歷屆政府實際上一直奉行單一制,而且歷代緬甸中央政府都大力推行同化政策,提出“一個種族(緬族)、一種語言(緬語)和一個宗教(佛教)”,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還是“強制同化”。

此國是現代化統一國家但軍隊多如牛毛,還有一支漢族部隊

這些行為使得各邦各少數民族不僅失去了脫離聯邦的權利,還喪失了大部分自治權,真正的聯邦制始終未能建立起來,各少數民族於是紛紛建立自己的民族地方武裝。此後緬甸中央政府與各民地武爆發了持續長達數十年的武裝衝突,緬甸東部和北部的衝突尤為激烈。

此國是現代化統一國家但軍隊多如牛毛,還有一支漢族部隊

緬甸這些民地武數量最多、實力最強之地,有佤邦聯合軍(稱正規部隊有3 萬人左右)、克欽獨立軍、撣邦軍(分為南、北兩部)、撣東同盟軍、近期“重歸江湖”的果敢同盟軍(緬甸果敢族即漢人)、德昂民族解放軍等等,後幾支武裝的兵力各在兩三千人至一萬人之間不等,因此,緬北“民地武”總兵四五萬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