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 歷史揭祕:最早修築長城的是秦始皇嗎?

歷史揭秘:最早修築長城的是秦始皇嗎?

一說起長城,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秦始皇,萬里長城的創舉確實是秦始皇所為。但是長城的修建卻不是秦始皇的發明。那最早的長城是什麼時候修築的呢?

長城的修建在中國大約有兩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從歷史文獻上考察,最早修築長城的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其次是齊國,齊國的長城從渤海邊一直修到平陰,大概有一千多華里(約五百多公里)。除此之外,春秋戰國年代,諸侯國間修長城非常普遍,像秦國、楚國、齊國、魏國、趙國、燕國、韓國這七個國家都修了長城。但是在這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就是再秦、趙和燕這三個國家,除了修和諸侯國之間防禦性的長城之外,他們還在國家的北部邊界修建了防止匈奴南下掠奪的北部長城,燕、趙、秦這三個國家北部的長城就為我們現在所知的萬里長城的修建奠定了基礎。

在秦始皇忙於六國戰爭的時候,北邊的匈奴又迅速強大起來,特別是在秦始皇兼併趙國、燕國的過程中,沒有時間去顧及北方匈奴的情況下,北方匈奴不斷地南下騷擾、掠奪。所以,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首先派大將蒙恬率三十萬人跟匈奴開戰,將匈奴趕到更北邊,然後就開始修建長城。

《史記·蒙恬列傳》載:“秦已並天廣,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暴師於外十餘年。”

歷史揭秘:最早修築長城的是秦始皇嗎?

秦始皇時期修建長城的主要做法是,把原來各諸侯國之間的長城拆除,再把原來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長城連接起來,最終給我們留下了一條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

自春秋戰國以來,各諸侯國都修築過長城,但其長度少則數百里,多亦不過二、三千里,只有秦始皇是所築長城逾萬里之上,自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長城在中國歷史的長久歲月中,許多封建王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曾經對它進行過多次修築,我國古代千千萬萬的勞動人民為它貢獻了無數智慧,流盡了無數血汗,才使它成為世界一大奇蹟。

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長城又主要是什麼時候修建的呢?你知道嗎?

歷史揭秘:最早修築長城的是秦始皇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