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成本几百万,票房不过亿,《人在囧途》为何被奉为经典?

刺猬七七


《人在囧途》算是徐峥出演的“囧”字头电影的第一部作品了,上映于2010年的6月,由叶伟民执导,徐峥、王宝强主演。

故事以春运为背景,虽然整个故事情节平铺直叙,但也算比较曲折,而且特别接地气。徐峥饰演的玩具公司老板李成功,因为情人曼妮的关系计划过年回家后跟老婆离婚。却在机场遇到了去长沙讨债的挤奶工,王宝强饰演的牛耿。


然后两个人途中共同经历了一些囧事,李成功最后被牛耿一路上的真诚、善良、乐于助人所感动,最后彻底醒悟,重新回家之后不再提离婚的故事。

尽管这部电影已经看了那么多年,但至今提到《人在囧途》,依然有一个画面记忆尤新,那就是牛耿在机场喝下整桶“纯”牛奶,然后飞机起飞差点吐出来那个画面。虽然让人感觉有些不适,但那个画面却是我对《人在囧途》最深的印象。

从投资与产出比来看,《人在囧途》的确算是非常成功的小成本电影。整部电影当时总投资也就400万左右,最后却斩获了3763.5万票房,别忘了,那可是在2010年。

记得那个时候《哈利波特》、《指环王》、《蜘蛛侠》这些高成本,大制作的好莱坞大片在国内的票房也才2000多万至5000万上下,由此可见《人在囧途》的成功。

按照现在一部优秀的电影投资与票房产出比来看,比如《唐人街探案2》、《红海行动》这些电影的投资成本基本都在3亿上下,而最后票房30亿上下来算,大概也就10倍上下的产出。


按照这个标准来看,《人在囧途》400万左右的成本,最后3700多万的票房,放在今天基本和《唐人街探案2》,以及《红海行动》取得的票房成绩差不多了。

当然,回过头来,毕竟时代也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个时候,将近10年前的物价也是不一样的,演员的片酬也要比现在低很多。比如像王宝强、徐峥这样的超一线实力派演员,现在的片酬最低都在4000万以上。

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放到《人在囧途》上映的那个阶段,估计都亏得血本无归了,更何况这还是一个人的片酬。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徐峥后来几部“囧”字头电影,特别是《港囧》和即将于2020春节档上映的《囧妈》没有再请类似王宝强、黄渤这样超一线演员的原因。

不过,虽然时代不一样了,不管是演员片酬还是票房都不可同日而语。但作为2010年那个时候,作为接近10年前的电影,不得不说《人在囧途》还是相当成功,相当经典的。


扯犊子说电影


这里很高兴题主能提出这个问题,也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话题,现在我就带大家一起来思考下,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见解。

《人在囧途》接地气

尖酸刻薄的大老板李成功,途遇憨厚老实却不懂变通的打工仔牛耿。一个“没头脑”,一个“不高兴”。“没头脑”一路上让“不高兴”很不高兴。

牛耿就像李成功命中的瘟神一样,而且还是个磨人的小妖精,有什么倒霉的事情他一定都在。只要他“金口一开”,便会出现如他所言的意外。由于途中的频频意外,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大老板,飞机走不了,挤火车,之后从火车换乘巴士,又从巴士爬上拖拉机。平时习惯养尊处优的大老板,出门坐大奔,吃饭五星级,如今被各种挤压,吃尽苦头。电影《人在囧途》由王宝强和徐峥主演, 故事讲述一位老板和农民工春运回家乡的故事。内容很写实也很接地气。两人误打误撞从过年回家坐飞机开始,开启了一段难忘的囧途之路。

《人在囧途》内容写实

《人在囧途》是一步很有内涵的片子。不管你是企业老板,还是在外地工作的人,都要春运回家过年。影片用一个很接地气的故事,反应了春运回家难,以及小人物的社会生存现状,生活中谁没有遇到过春运呢?

故事贴近生活,笑点自然

尽管牛耿的乌鸦嘴让李成功吃尽苦头,但这个混身透着傻气的青年却用自己真诚与乐观感染着李成功。李成功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在光鲜的西装、自信的面孔背后,他有他自己的自卑。他的员工背着他骂他豺狼,在婚姻里他是不忠诚的。这样的人能叫成功吗?

本来就是一段回家过年之路,却没想到来的那么曲折,来的那么难忘。有欢笑有泪水,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缩影呢。

这里很高兴题主能提出这个问题,也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话题,现在我就带大家一起来思考下,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见解。

牛耿 : “ 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

以上仅属于我个人观点,如果你们有什么不同的见解也可以说出来,我们一起来讨论。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对我的观点如果还有什么建议也可以私聊我,我有时间第一时间回复大家。

最后祝大家在看头条的时候能够开开心心,每天过的快快乐乐,做事顺顺利利,身体健健康康!





不二臣臣d


你好,很高兴回答楼主这个问题,下面是我对楼主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在囧途》算是徐峥出演的“囧”字头电影的第一部作品了,上映于2010年的6月,由叶伟民执导,徐峥、王宝强主演。

故事以春运为背景,虽然整个故事情节平铺直叙,但也算比较曲折,而且特别接地气。徐峥饰演的玩具公司老板李成功,因为情人曼妮的关系计划过年回家后跟老婆离婚。却在机场遇到了去长沙讨债的挤奶工,王宝强饰演的牛耿。

然后两个人途中共同经历了一些囧事,李成功最后被牛耿一路上的真诚、善良、乐于助人所感动,最后彻底醒悟,重新回家之后不再提离婚的故事。

尽管这部电影已经看了那么多年,但至今提到《人在囧途》,依然有一个画面记忆尤新,那就是牛耿在机场喝下整桶“纯”牛奶,然后飞机起飞差点吐出来那个画面。虽然让人感觉有些不适,但那个画面却是我对《人在囧途》最深的印象。

从投资与产出比来看,《人在囧途》的确算是非常成功的小成本电影。整部电影当时总投资也就400万左右,最后却斩获了3763.5万票房,别忘了,那可是在2010年。

记得那个时候《哈利波特》、《指环王》、《蜘蛛侠》这些高成本,大制作的好莱坞大片在国内的票房也才2000多万至5000万上下,由此可见《人在囧途》的成功。

按照现在一部优秀的电影投资与票房产出比来看,比如《唐人街探案2》、《红海行动》这些电影的投资成本基本都在3亿上下,而最后票房30亿上下来算,大概也就10倍上下的产出。

按照这个标准来看,《人在囧途》400万左右的成本,最后3700多万的票房,放在今天基本和《唐人街探案2》,以及《红海行动》取得的票房成绩差不多了。

当然,回过头来,毕竟时代也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个时候,将近10年前的物价也是不一样的,演员的片酬也要比现在低很多。比如像王宝强、徐峥这样的超一线实力派演员,现在的片酬最低都在4000万以上。

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放到《人在囧途》上映的那个阶段,估计都亏得血本无归了,更何况这还是一个人的片酬。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徐峥后来几部“囧”字头电影,特别是《港囧》和即将于2020春节档上映的《囧妈》没有再请类似王宝强、黄渤这样超一线演员的原因。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谢谢大家



飞扬影视吧


一部公路喜剧电影,两个男人的一场波折旅途,其中有过欢喜,有过尴尬,最终收获了彼此人生的真谛,这就是《人在囧途》。

2010年由王宝强和徐峥联合主演,笑中有泪,没有尴尬的笑料,只有真情实意地表达。两个差距极大的男人,却从彼此的身上学到了自己原有环境中没有的东西,论证了雷锋精神是真实存在的,同时又有人愿意去保护世上留存的善意。

徐峥饰演的老板,就像现在通俗意义上的成功人一样,有家庭,有责任感,当然也有着小三。

王宝强饰演的傻根,则完全是底层农民工的样子,他纯粹,相信善,一口方言,极其接地气。而就这么两个阶级完全不同的人,就这么在一列列车上相遇,擦出了各种火花。

航班取消,铁路坍塌,客运停止等诸多意外情况的发生,让我们看到了当社会发生巨大变动的时候,真正适应改变的反而是底层人民。因为富裕的精英阶级他们固守着自己原则,有着自己的讲究,反而难以逃脱往日的想法的束缚。

一个本身心中只有利益的商人,却遇到了一个纯粹,相信真善美的傻根。李成功,这个角色,人如其名,他对于生活烦恼从来都不是能够有下一顿饭,而是纠结自己的情人和老婆应该如何处理,抱着逃避心情,他踏上了这列班车。

牛耿,一个乌鸦嘴的倒霉人,自小与父母走散,全国各地都留下过他的足迹,奶牛场的倒闭让他带着全部工友的希望踏上了讨债之路,一个悲惨,历经困苦,什么都没有的人,却无时无刻不对生活报以希望。

一个富裕,生活美满的人,却终日惆怅痛苦。大多数喜欢这部影片,最大的原因是人们能够在此找到生活上的共性,去思索,假如有一天,你碰到了这样的情况,你要如何抉择,并且继续这个旅程。

旧瓶装新酒,影片贴近现实,但却将生活变得理想化了。

真正的现实中,不是所有的老板都像李成功一样能够给予众人善意,不是所有的农民工在相信善,讨债的路上最终都成为了老板,也不是所有的小三都能够自己退出,同样也不是所有的骗子最终都有着一个不得以的苦衷,甚至捡到钱包的乘务员也不会去寻遍所有的地方。

但影视作品的魅力之处,大概就是这里,我们能够从中得到心灵上的感悟,抚平现实社会带来的伤痕,最终满怀信心,满怀希望的走向下一个明天。

本质上来说,这部电影是一个挺温暖的片子,它也许不是那么可信,但至少能够让人看到世间仍有真情在。喜剧电影,在10年的时候,能够进行大胆创新,从现实出发,用小人物的嬉笑逗闹,去让每个人物都能够在此有一个新的感受就足够了。

它用一个完全是善的角度,将每个人都塑造成了生活中闪闪发光的角度,虽然,现实社会从来都不是纯洁的白色,我们生活在一个灰色的世界。

一个人的成长旅程中,他会遇到帮助自己的善意者以及贵人,也会遇到阻碍,设困境的小人,可这都是只属于自己的唯一一次人生。我们能够做的,不过就是努力,坚持,最终成就自我。

对于理想主义的电影,从来都谈不上讨厌,甚至有些欢喜,这证明电影人的本质想法,仍旧是崇尚美和欣赏善。愿终有一天这个世界能够像囧途一样,从此人性一片纯白,再无黑色的存在。


影视控


1、剧情简单明了,贴近现实。

春运过年回家难,外来工讨薪难,老板包小三。这些都是很现实的事情。观众不说感同身受,多少也会有一点共鸣。

2、演技在线

从飞机到火车,再到大巴,李成功把那种无奈的慢慢加深到最后认命这种情绪很自然的表现了出来。还有牛耿因为牛奶上不了飞机,又舍不得扔掉,整瓶喝掉那段,令人印象深刻。

3、笑点自然

坐不了飞机,坐火车又遇塌方等一系列的意外是整部剧的主线,虽然这些转折有点多,但每一个都很自然,很合理。在牛耿这种好的不灵坏的灵的乌鸦嘴功力下,各种笑点很自然的带动着观众的情绪。整部剧下来舒服流畅。


祎个小跟班


人在囧途在票房上可以说在当时那个年代还是可以的,当时是开创了囧系列的大门,这个囧字之前有多少人都不认识的。

囧系列的鼻祖必须经典啊,虽然后边出的票房都不错,但是整体来说还是超不过经典。

其实每一部囧系列的剧情都差不多,首先,先说主演出发的原因,然后是坐飞机,然后住宿,丢东西,相互埋怨,患难见真情,结局。



社会人看好剧


从票房上看,《人在囧途》是不高,只有三千多万。但那是在2010年上映的影片,而且还是六月份,档期上也不占优势。但换个角度看,影片已经很成功了。

首先还是看票房,九年前票房不过亿的影片还不多,比如这一年票房过亿的影片也只有二十多部,还包括一些中外大片,冯小刚这样的票房支柱。而对于一部中小成本的影片来说,三千多万的票房并不算低。当然回溯前一年宁浩的《疯狂的赛车》,票房也刚过亿,比起来,综合比起来《人在囧途》的票房并不低。

其次,《人在囧途》的成功在于它开启了新类型,让市场看到这个系列的潜在价值以及叙事模式的魅力。在影片之前,徐峥和王宝强并没有多大名气,也很少担当主演,尤其是徐峥更为明显。但影片之后,徐峥转型导演,紧接着打造《泰囧》,徐峥和王宝强迅速成为国内一线明星,徐峥不用多说,后来的《心花路放》以及《我不是药神》让他在喜剧称王;王宝强也找到自己的舞台,后来的《唐人街探案》系列也让他成为国内喜剧演员的代表。



雪夜我独行filmer


人在囧途:由徐峥,王宝强,李小璐等演员巨星饰演。话说王宝强的搞笑天分极高在搞笑的同时又让人觉得很自然,还有徐峥也完美演绎了什么叫冷幽默。影片搞笑笑点很足,而且故在搞笑的同时让人感受到什么叫人情世故,让人回味出人生的味道。小伊认为片尾的结局设计特别圆满。这部影视是为数不多的搞笑类佳作。



邻家女孩丹妃


绝对的经典!话说宝宝的搞笑天分真不是盖的,而徐峥也完美的诠释了什么是冷幽默,故事情节很贴近生活,这无疑给老百姓们一碗心灵神汤,让大家感到温暖.

国内电影以旅途所见所闻的角度题材很少,并且体现了中国最大特色之春运难问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的喜剧作品。徐峥和王宝强的出众演技更是让电影如虎添翼,搞笑的顺其自然却又出乎意料,独一无二!!!





视享SX


2010年的时候还没有“流量”这种概念,影片里单纯的就是看内容和演技。《人在囧途》这部片子故事情节也并不复杂,就是描述在春运途中发生的一些不同际遇。回看徐峥的《春光灿烂猪八戒》或是《爱情呼叫转移》,会发现他是一个非常有脑洞的一个人,反馈到电影作品上就会营造出这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王宝强本身又是草根出身,对于不同年龄层都有着不同的影响力。虽然这部《人在囧途》是比较小成本的影片,在当时的票房也没有像现在这样随便就能破亿,但却开启了“囧”系列的大门。虽说《泰囧》《港囧》的评分没有第一部高,但票房足以证明观影者喜欢这种可以不用去用脑思考就可以开怀大笑,但笑过之后又有些许感悟的影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