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山西省屬國有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王佔海報道 11月5日上午,山西省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山西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推進省屬國有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有關情況。

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啟動以來,山西省國資委和省屬國企堅持以改革促轉型,統籌做好改革攻堅、轉型升級、動能轉換、提質增效、風險防控等各項重點工作,持續在推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上聚焦用力。

一、完善管理體制優化佈局結構

在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優化佈局結構、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上,山西省下足功夫,目前已完成182戶省屬國企公司制改制清零工作;對省屬國企開展差異性、精準化“一企一策”經營業績考核;股權激勵試點在山西汾酒落地;省屬企業及各級子公司累計市場化選聘高級管理人員453人。優化佈局,完善管理體制,積極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二、啟動開展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

當前,山西省屬企業子企業的混改率達到70.9%;集團層面混改實現破冰。今年山西挑選了8戶省屬企業在集團層面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分別是建投集團、汾酒集團、太鋼集團、太重集團、文旅集團、中條山集團、大地集團以及雲時代集團。

目前進展汾酒集團主營業務年底可以實現集團層面主營業務全部上市;建投集團與央企於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簽署《框架協議》;其他6戶省屬企業目前正在廣泛的吸收和招納戰略投資者、財務投資者,混改的工作在有序、穩步推進。

三、三大攻堅加專項行動著力解決制約難題

在著力解決制約國資國企改革和發展的突出問題上,山西省打響了剝離企業辦社會、防範風險攻堅戰、“處僵治困”瘦身健體三大攻堅戰,推進壓縮資產負債率和清理應收賬款兩個專項行動,為省屬國有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取得更大成效打下堅實基礎。

目前已累計壓減法人單位1000餘戶;2018年,中央駐晉企業及省屬國企佔全國1/10任務量的“三供一業”100%完成協議分離移交;省屬“殭屍企業”出清72戶,年內完成200戶以上;國企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全面啟動,同煤集團近11萬人已全部移交大同市管理。山西省國資委通過持續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精準推動國有資本向能源革命方向進軍、向新興產業方向集結、在公共服務領域優化。

四、煤與非煤產業正逐步實現歷史性“結構反轉”

過去三年,山西省累計退出煤炭產能6690萬噸,佔全省的3/4,煤炭先進產能佔比從45%提升到66.3%,遙遙領先全國平均水平。預計到2020年,山西省屬國企煤炭產業增加值佔比降低到50%以下。省屬國有企業的產業結構正在從一煤獨大逐步走向多元發展,股權結構從一股獨大逐步走向混合多元,煤與非煤產業正逐步實現歷史性“結構反轉”。7戶省屬煤炭企業規劃了7個新興產業,分別是氫能、微波應用、氣凝膠、光電、高端製造、現代物流貿易業、超導強磁應用,謀劃了新興產業項目25個,規劃總投資約730億元。根據企業功能定位和發展需要,山西省國資委先後對交控集團、能投集團、同煤集團、晉能集團的培育業務作出了調整,分別增加了現代物流、新能源等新興產業作為培育產業。

截至今年9月底,山西省屬國企累計完成增加值1946.9億元,同比增長3.9%。其中,非煤產業增加值完成856.7億元,比去年同期的38.6%提高5.4個百分點。山西省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深度發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