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寶寶自己活動時很靈活,一動就緊張,是不時肌張力高的原因呢?

supbia


肌張力是指正常人在安靜狀況下肌肉仍能保持的緊張狀態,它是維持身體各種姿勢和正常活動的基礎。

居家判斷寶貝是否有病理性肌張力增高,主要看寶貝是否存在病理性肌張力增高三聯徵。

病理性肌張力增高三聯徵,是指有肌張力增高所致的姿勢運動異常、觸摸相關肌肉張力增高、相關關節牽拉角異常。

肌張力增高的異常姿勢

拇指

如拇指屈肌張力增高時,出現拇指握在掌心的皮層拇指徵。

頸背

頸背肌張力增高時,頭經常向後仰,寶貝由俯臥扶成側臥時常常頭後仰>20度;一側頸部肌肉張力高時,出現緊張時頭偏向一側。

小腿

小腿後側三頭肌張力高時,出現扶邁步時足跟未著地就邁第二步的尖足;小腿後側脛骨後肌張力高時,出現足心向內翻等。

病理性尖足——腦癱最常見異常

由於支配小腿肌群的中樞在側腦室旁的微循環分水嶺區,因此早產、缺氧等首先波及該區,導致小腿後側肌肉牽張反射亢進、小腿前側肌肉力弱,臨床出現病理性尖足。

因此病理性尖足是腦癱傾向最常見的異常,早期認出此異常是早期認出腦癱的重要方面,對早產兒應特別注意這一異常的早期發現。

一般尖足是我們在診斷腦癱時的用詞,注意不是扶邁步時足跟未著地就邁第二步就是尖足。

有時4~5個月嬰兒扶持持重邁步時,由於在宮內屈肌張力高在腦形成的痕跡,可足跟沒著地就邁第二步,但此時觸摸和足背屈角檢查均是正常的,即沒有三聯徵,不屬病理性。

觸摸相關肌肉張力增高

病理性肌張力高均有觸摸相關肌肉的異常徵象。一般是先發現姿勢異常再用觸摸法核實,如臨床有尖足,再觸摸小腿後側肌肉,如硬度較高就是肌肉的張力較高,如一側較高可和對側相比,兩側均高可和其他肌肉相比。

有的寶貝可先觸摸到某組肌張力高,過一段才有異常姿勢出現,如不少嬰兒2~3個月時由於原始陽性支持反射消退,肢體屈、伸肌協調還沒完成,可出現生理性不持重階段,此時就引不出尖足,但觸摸可發現肌張力異常。因此父母給嬰兒做撫觸時,也應注意是否某組肌肉張力較高。

相關關節牽拉角度異常

某組肌肉張力增高時,用活動關節的方法牽拉相關肌肉阻力增大,用一定力度可牽拉開的角度異常,如腦癱小腿後側肌張力增高臨床有尖足、觸摸小腿後側肌肉張力高、足背屈快(輕)角>80度。

不知道肢體正常被動活動角度是多少時,主要看針對一個異常姿勢,用活動關節牽拉相關肌肉時是否阻力比正常大。如屈肘異常時是否伸肘牽拉有阻力,造成屈肘的上臂內側肌伸展角減小。

肌張力增高家庭干預方法

一般把肌張力增高的肌肉叫痙攣肌,和其功能相反的對應肌叫拮抗肌。既往對抗肌張力增高主要用牽拉、體操和傳統按摩的方法。

牽拉、體操常常損傷到關節、對抗肌張力增高的效果也有限;傳統按摩不是順著靜脈迴流方向,不能更好地改善微循環。

目前阻抑病理性肌張力增高更好的方法就是針對肌張力增高的痙攣肌和相應拮抗肌的蕾波推順按摩。

推順按摩需輔用溫熱超聲波用耦合劑,是為了使推壓力度達到肌肉層並能不間斷地推壓前進,輔用按摩油力度只在淺層,不用介質按摩不能朝一個方向推壓前進。

具體操作方法比較專業,父母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在家為寶貝按摩,以免按摩不當帶來負面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