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這是美國軍界最德高望重的人,只有他有資格獲“元帥”軍銜

二戰時期,無論是英國、德國還是法國等列強,都設有元帥軍銜,唯獨美國除外,美國曆史上最高的軍銜是六星上將,到今天為止,也僅僅授予過華盛頓和潘興兩個人。

那麼問題來了,美國為什麼不設元帥軍銜呢?

實際上,在二戰時期,有一位美國上將曾獲得過元帥提名,而且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就是喬治·馬歇爾。

這是美國軍界最德高望重的人,只有他有資格獲“元帥”軍銜

說到馬歇爾,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戰後美國扶持歐洲的“馬歇爾計劃”了,儘管深受推崇,但馬歇爾為了表示對尚在人世的潘興上將的尊敬,堅決拒絕升任元帥,甚至連六星上將也不行。沒辦法,美國軍部最後只能授予他五星上將。

不過,美國人考慮到既然連馬歇爾這樣傑出的將軍都無法出任元帥,那麼誰還能勝任呢?於是,元帥軍銜乾脆就取消了。

那麼,馬歇爾究竟是做出了怎樣突出的成績,竟能超越國父華盛頓和天才上將潘興,得到“元帥”的殊榮呢?下面,咱就來看看馬歇爾的非凡一生。

這是美國軍界最德高望重的人,只有他有資格獲“元帥”軍銜

其實呢,馬歇爾的軍事生涯並非我們想象的那樣,出道即巔峰,百戰百勝所向披靡那麼瀟灑,恰恰相反,早年的馬歇爾窘迫到不行。

馬歇爾上學期間,成績往往是倒數,在家裡天天被老爸老哥瞧不起,等考進了軍校,又因為蹩腳的口音被派去洗廁所,在部隊混跡了14年,也只當上了區區一個小中尉……不勝枚舉的“悲慘經歷”,簡直讓人無法與日後風光無限的馬歇爾將軍聯繫起來。

然而世事就是這麼無常,草根逆襲的好劇真的上演了。

一戰期間,馬歇爾穩重踏實的作風,贏得了潘興上將的欣賞,一手將其提拔為戰時中校,此後又出任本寧堡步兵學院院長。

這還只是剛開始呢,到了二戰爆發,馬歇爾徹底開啟了暴走模式,於1939年出任美國陸軍參謀長。不誇張的說,馬歇爾在整個二戰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他給美國在戰時以及戰後的軍事發展,都帶來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這是美國軍界最德高望重的人,只有他有資格獲“元帥”軍銜

珍珠港事件後,馬歇爾頂著極大的壓力展開了大刀闊斧的軍事改革,棄用諸多一戰時的老將,而給予眾多後起之秀更多的機會。甚至為了表示決心,他曾向羅斯福總統請辭,以讓位於賢能。

正是因為馬歇爾的這般決心,才使得羅斯福總統鐵了心賦予他選拔人才的最高權力。結果,後來的五星上將兼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被破格提拔為少將;還在底層打拼的巴頓,被直接升任裝甲部隊最高指揮官;還有後來的“傘兵戰車”布萊德雷上將,也被挖掘了出來。

可以說,二戰時期美國軍方的高層骨幹人員,幾乎一半都來自於馬歇爾的直接或間接提拔引薦。

除了選賢任能之外,馬歇爾還以其卓越的戰略眼光,佈置了“先歐後亞”的大戰略,簡而言之,就是在美國參戰後,先把作戰重點放在歐洲,然而再兼顧亞洲戰場。

因為他清晰地認識到,德國人的實力遠超過日本,只有先幹掉德國,才有取勝的希望。所以,儘管當時美國和日本有著不共戴天的“珍珠港之仇”,但是馬歇爾依然是理性至上,沒有選擇過多地和日本糾纏。

事實證明,這是極其明智的戰略選擇。正是有了美國的大力支持,蘇聯人才在瀕危境地起死回生,並最終扭轉戰局,為擊潰德國埋下了伏筆。

這是美國軍界最德高望重的人,只有他有資格獲“元帥”軍銜

最後值得一提的,就是馬歇爾將軍崇高的人品了,就連周恩來都曾親口誇讚其作風正派。

二戰結束後,馬歇爾來到中國,負責處理國共和談。有一次,周恩來在與馬歇爾的同行中,因為過於疲憊而睡著了,結果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不小心掉了出來。

要知道,這裡面可記錄著我方安插在國民黨內部的間諜熊向暉的具體信息,非常機密,而在當時,美國又是大力支持國民黨的。然而,馬歇爾卻完全沒有偷窺的意思,他喚醒了周恩來,並親手送還,一個字都沒有看。

後來,周恩來每次回憶起這件事,都稱馬歇爾為君子,對其推崇備至。

這樣功勳與人品俱佳的人,授予元帥軍銜是絲毫不為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