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中國誕生了世界級的互聯網公司,而日本、韓國、俄羅斯、印度沒有?

震禮


世界級互聯網公司的標準,至少包括用戶量級、服務能力和營收情況等多項指標。



但是,如果用戶量不是世界級的,那麼,也很難說某個平臺是世界級。

從用戶層面來看,全球主要兩大用戶群體就是英語語系用戶和中文語系用戶。

而其他語系的用戶基礎有限,註定難以成為世界級的平臺。

因此,一般來看,世界級平臺多在美國或中國市場誕生。

美國是全球互聯網起始的地方,很多技術、應用或模式在美國誕生,既有技術的因素,也有用戶規模的因素。

但是,在基礎設施相當的情況下,中國誕生世界級互聯網平臺或公司的概率更大。

因為中國幾乎是全球單一市場用戶基數最大的市場,好的模式或應用,一旦產生就很容易產生天量級別的交互或交易。

比如,阿里的電商平臺,騰訊的微信社交平臺等等。

反觀日本、韓國或俄羅斯,人口基數有限,能產生好產品,但未必能成世界級平臺,畢竟全球使用韓語的用戶有限。

但是,印度市場不容小覷,因為人口基數夠大,經濟發展在提速,網絡基礎設施在不斷完善,未來不排除也會誕生不少世界級互聯網平臺或公司。


李俊慧


中國人口是最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全部因素,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崛起有內外和外在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

信息時代,人口的價值被充分釋放。十幾億人口的大國,隨便做個應用都有幾百萬幾千萬的用戶,規模經濟很容易發揮作用。

比較俄羅斯和歐洲,我們的巨大人口優勢釋放了紅利,所有創業者都是受益者。

此外,中國文化統一,十幾億人口用一種文字和語言,這是互聯網發展中最大的平臺化基礎,因此有了阿里巴巴和騰訊。

只是人口多,文字文化統一,那麼日本也不差,但日本老齡化嚴重,互聯網革新動力不足,加上發達國家的節奏,還正趕上了失去了二十年經濟衰退,互聯網經濟也沒能大起步。

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崛起還需要很多外部條件,比如通信業務發展!中國自從通信業改革以後,大踏步追上了世界發達國家,移動通信更是彎道超車,如今流量資費大幅降低,網速大幅提升,且網絡覆蓋在大國中全球最好,為互聯網公司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這方面,印度雖然也人口多年輕化,還是英語國家,但基礎設施不行,與中國差距很大。

即便說中國互聯網很多山寨,那也是需要人才與技術儲備的,不是誰都可以做到。

中國三十年經濟的高速增長,世界工廠的製造業地位,功不可沒,阿里巴巴誕生成長在民營製造業經濟最活躍的浙江不是偶然。

由此可見,中國互聯網的崛起是多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抓住了歷史機遇。


馬繼華


這個問題有些夜郎自大了。舉一個例子,著名的社交媒體軟件Telegram,就是一家俄羅斯企業。國內很多人沒有用過Telegram,不代表它不是世界級的互聯網公司。Telegram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快最安全的聊天軟件,用戶數量突破2億並且還在持續增長。從這幾個評價來看,還有人敢狂妄得否認Telegram不是世界級互聯網公司嗎?



Telegram可不是單純搞社交軟件的互聯網公司,如今T的elegram無論是在社交軟件圈還是幣圈都是一個傳奇,2018年其ICO項目傳出已融資17億美元,成功登上ICO老大寶座。


這幾年中國確實出現了一隊的世界級互聯網公司,百度、騰訊和阿里這三巨頭自然就不說了,身後的第二梯隊小米等也在大跨步進入世界互聯網舞臺的中央位置。類似樓主所提的這種問題其實經常見於中國的業內人士討論。


很多國內的互聯網從業人員經常聲稱世界互聯網市場就是中國和美國平分天下。但不客氣的說,這種自吹的提法有點過於yy了。一個殘酷的事實是,當今世界互聯網行業依然是美國一家獨大,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本質上不過是美國技術的應用。中國的互聯網企業依然在很多地方受制於美國。


需要未雨綢繆的是,隨著中國越來越開放的經濟政策,一旦美國的互聯網企業們獲准進入了中國市場,中國這些所謂互聯網企業能競爭過人家嗎?某搜索引擎的競價排名做了多少惡,一旦外企進入,他的市場份額下滑,還能有今天這麼風光嗎?


少吹一些牛皮,多做一些創新,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成為真正的世界級巨擎路還很遠。


李明波論中東



這個問題不太好,儘管中國有一些大型互聯網公司,但並非真正世界級的,大部分只是規模大而已。

當前,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催生了一大批互聯網公司,根據目前市值,世界前十大互聯網公司均來自中美,沒有第三國的身影。

中國現在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在移動互聯網時期就成了巨大的人口紅利,所以一款手機應用在中國動輒幾千萬或者上億的用戶,這在其他國家根本不可能。

現在,中國經濟在快速轉型,這在移動互聯網時期表現出了巨大發展機遇,所以在經濟社會的很多方面湧現出了很多科技創新公司,比如支付寶、微信、美團、滴滴、頭條等。

另外,中國對移動互聯網發展高度重視,把信息化視為千年發展機遇,所以在政策、稅收等方面給予了很多支持和扶持,比如中國的移動通信網絡,不僅速度快,覆蓋廣,而且費用還低。

最想說的是,我們要清醒認識到,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更多的是用戶規模優勢,多集中在生活服務等領域,在原始技術創新、核心競爭力等方面和美國還有較大差距。


震長


答案會讓很多人跌破眼鏡的。

早就這麼一句話,互聯網誕生於美國,興盛於中國。而我的答案是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必然屬於中國。這是為什麼?我給幾點答案。

第一、1840年以來,中國人有著別人不具備的渴望,就是學習和追趕的渴望。這方面西方國家,包括日本都是沒有的。這是強者必然會出現的懈怠心態。西方雖然誕生了互聯網,但它們的後勁,明顯不如中國強勁。

第二、中國人其實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優秀人種,但中國文化有致命缺陷就是改造世界的激情很低。但是商業利益是中國人發奮最好的春藥。一旦看到商業利益,世界上沒有幾個民族能抵擋住中國的發展。

第三、中國是從一窮二白直接跳入IT時代的,例如我們很多人只是使用過一兩年傳呼機就進入手機時代,大部分人接觸電腦直接就是微軟視窗時代。這種跳躍進入使得沒有疲倦期,如果每個時代你都平穩經歷,那激情和渴望會降低很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網絡粘著度那麼高的原因之一。因為一是激情還在,二是別國除了網絡還有別的流行文化、生活方式可以粘著,而我們真的就是網絡為最大。這種高粘著度,使得發展互聯網經濟就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利益。就是說,我們別的方面的缺失和不足,反而成就了互聯網經濟。

第四、早期那一批人的開拓和突破。今天的互聯網經濟其實與馬雲的網絡支付成功有很大關係,這個突破使得互聯網經濟爆炸式增長。第二方面就是社交媒體微博的出現,這樣就把全社會都整和起來。過去論壇時代大家都是無頭蒼蠅,很分散。這種互聯網信用的突破是必不可少的。

第五、中國互聯網一直被說成是一個內網,這個內網排斥拒絕了外面的強勢企業進入。這就給我們自己的企業發展、創新贏得了時間和機會。如果發展不設防,那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可能會佔據半壁江山以上,這樣本土企業發展的機會就會被壓縮。中國成功的一點與之有很大關係。微博、微信這類社交軟件和媒體更是如此。

所以最關鍵的兩點,一是封閉的內網使得獲得了時間和機會,二是巨大的人口優勢、網民數量,使得這個內網之下並不寂寞。微博在熱鬧時,凌晨三點刷新率都是非常高的,看過的想再看到,無轉發很難再找到。

這些多方面的因素,一比對,你發現只有中國具備。


國病


1.大規模人口是一個因素

從人口角度來看,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因此,就人口規模而言,中國應該擁有世界一流的互聯網公司。

2.在創新激增之後,規模得到反映

如果我們更深入地研究這個問題,我們會發現推動國家在全世界繁榮的兩個主要因素是:一個是人口規模,另一個是技術創新。

這兩個因素將輪流引導全球不同條件下的發展進程。當技術傳播時,每個人的技術基本相同。那麼規模的優勢就會體現出來。當新技術剛剛開發時,技術創新引領全球趨勢。

如果我們看一下,近幾個世紀以來大國的崛起。我們會發現荷蘭已經開始了荷蘭的創新之路。然後由稍大的英國領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的霸權直接由蘇聯和美國共同領導,其人口規模達到1億。

隨著超級大國引領世界,人口規模不斷擴大。我們會發現,原始大國的優勢逐漸從規模優勢轉變為技術創新優勢。

3.引入創新,開闢規模之路

以出版業為例。當美國出版業尚未出現時,美國書商使用盜版英國書籍作為他們的主要發展方法。這與早期引入美國互聯網模式的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是一樣的。早期的中國互聯網創新實際上是快速引入美國先進模式的代名詞。

一個簡單的動作 - 引入高級模型可以產生兩種效果。首先是創新技術的擴散和融合,這使得中國具有規模優勢。其次,由於優勢的規模,它與中國的技術相同,其他規模小於中國的國家被排除在外。例如,日本,俄羅斯等


智慧城市研究


首先,我們認為我們應該對“世界級”有一個相對客觀的標準:業務和市場的全球化!

如果以這一個定義來評判,中國是沒有世界級的互聯網公司的,即便阿里和騰訊的總市值已經進入全球IT百強,但他們都是依靠在單一市場(中國大陸)裡的絕對領導地位,而放眼全球市場,他們的市場比重依然有很漫長的路要走。

中國的互聯網市場為什麼能快速崛起?

  1. 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2. 幅員遼闊和區域差異造成的商品流通和信息流通成本過高

  3. 持續穩定的經濟增長和教育發展

  4. 良好的社會秩序



美國的產品對全世界都是有強勁的輸出能力的,這一點,中國至今也只能在低端區域與其競爭。短時間之內,全球互聯網的技術和產品發源地依然主要在美國。而中國,還是基於這些核心技術和產品的再創造。

日本和韓國經濟發達,但其單一市場基礎不夠。

日本的零售業和服務業發達水平之高,堪稱極致。所以基於互聯網生態的許多業態對他們吸引力不大。

韓國的網遊公司其實是很厲害的,但奈何單一市場體量,最後往往都被收購。

至於俄羅斯和印度,民生問題都解決不好,談什麼更高層次的追求。


WU師傅


這是和國情有關係的。

日本、韓國是屬於發達國家,基礎設施很完備,實體經濟都是相當的發達。而中國互聯網產業,一半是建立在實體服務業不發達的基礎之上。這個不用多解釋,從日本、韓國地鐵站附近密佈的商店和三五十米便有一處的便利店便可判斷,在生活便利性上不可同日而語。

另外,日本、韓國相對來說社會比較保守和傳統,相關法律制度很健全,對創新的包容性上比較弱。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摩拜在日本為什麼不能打開市場?因為日本交通法不允許自行車佔道經營,違規擺在馬路上,會影響交通秩序,一次罰款200塊人民幣。這就等於說已經終結了摩拜成功運營的可能性。

第三,俄羅斯、印度為什麼沒有世界級互聯網企業,基礎設施太差,與中國差距很大。更重要的是缺少中國風險投資基金,中國的互聯很多程度上是靠風險投資人的熱錢砸出來的。不論是滴滴快遞,一天燒錢幾百萬補貼,還是ofo、摩拜瘋狂鋪單車,都是拿投資人在開拓市場。

在前期互聯網公司不賺錢的時候,沒有投資人的人加入,很多時候都是玩不起來的,而俄羅斯、印度恰好缺少這個環境。


張知悅


對於這個問題,每日經濟新聞編輯郭鑫認為:

1969年10月29晚上10點30分,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本科生查理與斯坦福研究所的比爾建立了第一個ARPANET鏈路。二者相距560公里,實現了分組交換網絡的遠程通訊,標誌著世界互聯網的誕生。

1983年,美國國防部研製出了現在通用的網絡TCP/IP協議,互聯網因此開始流行起來,Internet誕生。

1994年4月20日,中國通過一條國際專線(64K)接入了國際互聯網,中國互聯網誕生了。1997年,中國三家互聯網公司誕生,網易、搜狐、新浪(當時稱四通利方)開啟了中國互聯網的時代。

回顧整個世界互聯網的發展史,可以說在起步之初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巨大。相信在當時,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想到中國的互聯網能夠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在全球排名前十的互聯網公司中,中國和美國分庭抗禮,中國的BATJ悉數上榜。

前些年,德國互聯網公司Rocket Internet 上市的時候,官網上有一句話:“做美國和中國之外最大的互聯網公司”。而同樣是發達國家的歐洲,可以說在信息時代擁有天然的優勢,而發展卻大大不如中國,為什麼中國誕生了世界級的互聯網公司呢?

1)基礎設施建設。國家對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是支撐互聯網企業發展的基礎。我國從過去的有線互聯網過去,發展到現現在的無線、移動互聯網,都源於國家對光纜、移動基站的建設。為何互聯網企業代表多次建議國家能投入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是從用戶的角度考慮,更多的也是出於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

2)市場因素。市場是支撐整個互聯網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世界之最。網民體量的巨大,為互聯網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深度,單以這種流量轉化成收益,就可以日進斗金,是整個市場支撐了世界級互聯網公司的誕生。

3)互聯網的工具性。為何早些年前國外的互聯網巨頭入駐中國會失敗,在個人看來,這與互聯網自身有關。就互聯網而言,它只是一種工具,工具講究的就是實用,不會產生比如買名車會顯得有面子這種類似的感覺。互聯網的價值僅僅體現為使用價值方面,不會品牌溢價,在中國沒有人覺得用FACEBOOK比微信好,道理就是如此。

中國本土的企業更懂中國國情,也更容易成功,這可以歸結為企業自身的因素。此外,中國市場的創業環境也支撐互聯網企業的發展。

那麼,為什麼俄羅斯、印度、日本、韓國都沒有出現世界級的互聯網公司呢?

韓國人口數量有限,網絡消費深度不夠,難以支撐巨頭企業的成長。

印度這個國家剛實現村村通電,人民收入水平有限,互聯網企業市場需求不足。

俄羅斯本身經濟結構不合理,經濟總量連日本、韓國都比不上,更別說支撐互聯網巨頭企業了。

日本算是一個能夠支撐互聯網巨頭的國家了,但由於日本專注於製造業,這個國家因循守舊,比較佛系,缺乏滋生互聯網巨頭的土壤。

雖然中國互聯網企業從市值上來說是世界級的,但中國互聯網巨頭主要的陣地都在國內,擴展國外市場仍然壓力重重。相較於谷歌、亞馬遜、FaceBook這樣的巨頭,中國的互聯網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每日經濟新聞


在互聯網女皇2018年的《互聯網報告》中,她列舉了全球20打互聯網公司,11家為美國公司,9家是中國公司。在世界級的互聯網企業中,中國可以說是佔據了半壁江山。
那麼為什麼日本、韓國、俄羅斯、印度卻沒有能誕生世界級的互聯網公司呢?是人口的原因嗎?但印度的人口也不少哦。

巨大的人口紅利

巨大的人口紅利是中國能誕生世界級互聯網公司的原因之一。十幾億人民提供著巨大的消費市場,蘊含巨大的商機,同時也是競爭異常激烈。能在中國市場脫穎而出的互聯網公司都是經歷過殘酷競爭得,其實力自然非凡,而贏得的市場給予了他們豐厚的回報。有實力又有資金自然強者恆強,經過數年的發展,他們就成為了世界級的互聯網公司。日本、韓國、俄羅斯的人口遠遠沒有跟不上中國,沒有合適的土壤,世界級的互聯網企業就很難在這些國家誕生。

強大的基礎設施

人口紅利雖然重要,但強大的基礎設施也是起到決定性作用。像我們的鄰邦印度,它的人口也有十幾億,這麼龐大的人口是很好的市場,對培養世界級別的互聯網公司很有幫助。但是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遠遠不如中國,這導致印度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率遠不及中國。基礎設施不完善的話,世界級的互聯網公司很難在此之上誕生。

中國人有很強的學習能力

中國人的學習模仿能力相信大家都毋庸置疑,看看過去這麼多年我們在那麼多領域後來居上並坐上世界領先地位就知道。而互聯網方面,美國很多先進的互聯網商業模式我們都能很快學習並複製到國內,而經過國內市場的殘酷競爭洗禮,往往能發展出比原來更優更強大的商業模式,甚至反過來被美國互聯網企業複製到美國本土。強大的學習能力讓我們的互聯網企業能快速學習全球新興的模式和技術,並在國內市場不斷演化發展。

儘管中國已經有不少世界級的互聯網企業,但我們擅長的是應用方面,而在一些頂尖的技術基礎領域我們離世界級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像頂尖的芯片領域,我們目前還是很依賴國外,而一旦別人不再供應的話,我們是無法生產或找到替代品的。對頂尖技術掌握不足,這是我們需要正視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