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存在銀行卡里的錢會按活期給利息嗎?

不瘋狂真的老了


我們平時使用的銀行卡分為兩類:一類是借記卡,我們平時所說的儲蓄卡就屬於借記卡的一種,是銀行為儲戶提供金融服務而發行的一種金融交易卡。



借記卡可以在聯網的ATM上或銀行、儲蓄所等存、取款,平時在飯店或商店也可以在POS機上進行刷卡消費。另外也可以匯款,綁定於支付寶或微信上,進行購買國債、基金、理財、電話、水電、煤氣等眾多功能。

另一類就是信用卡,是一種非現金交易付款的方式。簡單的說就是不需要向卡里存款就可以透支消費,並可享有大約一個月的免息期,只要是按時還款就不需要向銀行繳納借款利息。

兩者區別就是借記卡需要向銀行卡里存錢才可以使用,而信用卡則不需要向裡存錢便可消費。向信用卡里存錢,儲戶不會得到利息錢,而向借記卡中存錢,儲戶是可以獲得利息的。



儲戶向借記卡內存錢,可以在同一張卡內開設多個帳號,包括活期或定期。中央銀行定的一年定期存款基準利率為1.500%。各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都會在中央銀行定的基準利率之上有所上浮。

如果借記卡存的是活期帳號,利息=存款餘額×(活期利率÷360)×存款天數,中央銀行給活期存款頂的基準利率為0.350%。如果將一萬塊錢存活期一年的利息是35元。其它銀行的利率會有所不同,所以得到的利息稍有差別。


坤鵬論


正常存放在銀行卡里面的錢,如果沒有辦理理財或定存業務的,一般默認是按活期給利息的。


目前活期是按季度結息,大部分銀行的結息日期分別是3月31日、6月21日,9月21日,12月21日,而且結息之後所得的利息自動滾進下一期,複利計息。

活期存款利息央行基準利率是0.35%,但是實際每個銀行執行的利率可能都不一樣,目前很多銀行活期的利率都比央行基準利率低,年化利率在0.3%是比較正常的。


我們以10000元存一年活期為例,假如你在2017年5月1日存入,2018年5月1日取出,銀行執行的活期利率是0.3%,那利息計算如下:

17年6月21日結息(5月1日到6月20日的利息),10000*0.3%/365*51=4.19元。

17年9月21日結息(6月21日日到9月20日的利息),10004.19*0.3%/365*92=7.56元

17年12月21日結息(9月21日到12月20日的利息),10011.75*0.3%/365*91=7.49元。

18年3月21日結息(12月21日到3月20日利息),10019.24*0.3%/365*90=7.33元。

18年5月1日結息(3月21日到4月30日利息),10026.57*0.3%/365*51=4.2元。

以上是不同結息時間點的結息情況。

如果到了2018年5月1日,你一次性把錢全部拿出,賬戶清空銷戶,那利息一次性結清,總的利息是30.77元。

如果你沒有把全部錢取出,留有一點錢在賬戶上,那3月21日到4月30日這段時間的利息就不會結息,直到6月21日才節結,這樣你截止5月1日的利息就是26.57元。

如果到期之後你一分錢也不取,那就會按照上面我們理出的公式不斷計息,每個時間節點產生的利息都會自動計入下一個計息週期的本金,以此類推。


貸款教授


問題所說的銀行卡應該是指借記卡。

錢存入銀行卡,如果沒有辦理定期存款業務,是按活期存款計息的。

一張普通的銀行卡,可以看做是一個活期存款賬戶和很多個定期存款賬戶的集合體。

不管是在櫃檯辦理定期存款,還是在自助存取款機上辦理定期存款,不同的日期,都可以辦理不同的定期存款。

活期的存款按照活期利率計息。

定期存款,按照定期存款利率計息。

假如其中的一筆定期存款沒有到期就提前支取,那麼這筆定期會轉為活期,按照活期存款計息。

當然如果其中一筆大額的定期存款如果需要提前支取一部分,只會損失這一部分的定期利息。

活期存款很方便,可以隨時使用,但是利息實在太低,簡直微不足道。

五大行活期利率才是0.3%,1萬元存一年也才30元。

所以總體而言,與其存活期,不如存餘額寶,活期的便利性,接近4%的年收益。同樣1萬元,存餘額寶一年有接近400元的利息,超過十倍的差距。

如果您認可我的觀點,敬請點贊或評論讓我知道,我會盡力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