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形意拳不練呼,練吸,在收拳時,要使勁,吸得猛一點“輕出重收”

形意拳不練呼,練吸,在收拳時,要使勁,吸得猛一點“輕出重收”

練形意的要有自己一套,不去希罕別人。

自己強,指的是能有自己的節奏,這種節奏不是跳舞般外露,而是潛在的。劈拳是形意頭一個功,從開始便要練這種潛在的節奏。

這種潛在的節奏,是從呼吸裡出來的,要以步法練呼吸。形意拳是歪理,處處和別人相反,別家練拳是“外向”的,形意練拳是“內向”的。

形意拳不練呼,練吸,在收拳時,要使勁,吸得猛一點“輕出重收”

別家打拳,出拳時使勁,呼氣越猛出拳越猛。而形意不練呼,要練吸。出拳時不使勁,很輕很緩地比劃出去就行了,這樣的動作,必然令呼氣很輕很緩。而在收拳時,要使勁,吸得猛一點。用動作的“輕出重收”,來自然造成呼吸的“輕呼重吸,長呼短吸”

這是以動作來改呼吸,主要由腿來完成。劈拳是隻進不退的,腿上的“輕出重收”,體現在收拳時腿部讓人看不出來的後顫上,勁收腿不收。

劈、崩、炮的基本型都如此,而鑽、橫的基本型就把這個“重收”耍在動作上了,鑽拳是進一大步退一小步,橫拳是進一小步退一大步。而在變化形中,劈、崩、炮都有退步法,最有名的是崩拳的“退步崩”了。

形意拳不練呼,練吸,在收拳時,要使勁,吸得猛一點“輕出重收”

也許形意在打法上是隻進不退,但在練法上是“不求進步,不斷退步”的。這樣練拳的好處大了,練武時練吸,等真比武時,就沒有吸氣只有呼氣了,你一吸氣就有了破綻。要連續不斷地進攻連續不斷地呼氣,你一口都呼出去了,便沒有後勁了。

形意的雷音,在練法上是養生之道,在打法上是一種特殊的呼氣法,用於連續戰鬥。真比武,生死都不管了,哪還顧得上吸氣?達不到雷音境界的人,在比武時鼻腔也哼哼,這是強迫自己呼氣,沒有辦法的辦法。

練法和打法往往是反的,練的東西,在打時呈現出來一種反面效果,真是恰到好處。按照“輕出重收”來練五行拳,你就有了自己的節奏,五行拳是一個動作一條直線地打下去,無限重複,不是為了“一招熟”,是為了練那個潛在的節奏,有了節奏,人才會越來越強。

形意拳不練呼,練吸,在收拳時,要使勁,吸得猛一點“輕出重收”

“輕出重收”時,每個人和每個人還不一樣,總有差別,越練就越和自己的天賦、形體般配,所以練形意拳是越練越有自己。有了自己,人就越來越強。

也因為有了自己,容易上癮。不能隨便教人形意,否則一上癮,整個家當賠進去了。眼鏡程有個師弟,叫劉鳳春,一下上癮了,他本是個小本買賣人,結果買賣沒心做了,賠光了家當,最後當了乞丐。

當上乞丐後,反而有了時間,但練成了,更不想作買賣了,只好投奔師兄。程廷華一看,覺得:“挺好,難得。”結果是程廷華養著他。

形意拳不練呼,練吸,在收拳時,要使勁,吸得猛一點“輕出重收”

練形意要養成“上虛下實”的習慣,上身永遠鬆快不著力,功力蘊藏在下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