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2020中國酒業十大“關鍵詞”

中國酒水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期,伴隨著消費者消費習慣的變化,中國各大酒水品類均在各自的市場佈局中顯現出不一樣的機遇與困局。對白酒行業而言,巨頭企業在經營架構調整上著力頗多,它們希望通過變化維持自身優勢,在市場大變革的背景之下謀求更長遠的市場。區域性企業則通過上市、品牌打造等多種方式,在白酒市場謀求更多話語權;而葡萄酒行業的整體性下滑,讓業內人士開始思索既有的經營模式該如何改變;啤酒巨頭進入資本市場;黃酒企業攜手入局高端領域,一系列新變化似乎都在說明整個行業的大洗牌勢頭已初步顯現。北京商報記者通過對白酒、葡萄酒、啤酒、洋酒、黃酒以及渠道商等各板塊的標誌性事件分別進行梳理,在勾勒出酒水行業既有畫像的同時,也顯示出酒水行業在2020年乃至未來數年內的發展走向:企業品牌打造向高端、次高端方向持續邁進;行業進一步向龍頭酒企以及區域性知名酒企集中;以搭建消費者場景消費為核心的體驗式酒水營銷模式成為接下來酒水行業的發力方向,而這些內容都正逐步加快酒水行業的洗牌速度。

1貴州茅臺業績堅挺

2019年6月27日上午,貴州茅臺股價突破千元大關,市值達1.25萬億元。隨後貴州茅臺股價一路高歌,短時間內突破1100元、1200元兩大關卡。直到2019年末,依然保持在1200元左右波動。貴州茅臺股價的變遷也引發了業界對於茅臺風險、市場價格以及未來走向的討論。在業內人士看來,茅臺的不可複製性,產能的稀缺性,作為高端禮品、投資品、生活供需用品等多重屬性都導致茅臺具有極強的資本投資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行業標誌性企業的茅臺,股價破千也向白酒板塊尤其是醬香酒板塊釋放出積極的信號。茅臺效應正帶動整個醬香型白酒板塊的發展,拉高整體的醬香型白酒價格。業界觀點指出,醬香型白酒通過發展增強了品牌競爭力,能夠有助於競爭壁壘的提升。可以說,兩者能夠得到相互促進的作用。

另外,貴州茅臺股價突破千元,不僅意味著茅臺作為行業領軍者地位的穩固,同時也能夠助推中國白酒千元價格帶的形成。自此,中國高端白酒市場競爭將進入白熱化階段。值得一提的是,股價的高漲某種意義上意味著飛天茅臺依然受到追捧,不過飛天茅臺接下來的價格因受到茅臺控價政策等因素影響,在短期內不會大幅波動,但依然會保持在高位。

2五糧液系列酒公司發力主產品

2019年6月,五糧液宣佈將原宜賓五糧液系列酒品牌營銷有限公司、原宜賓五糧醇品牌營銷有限公司、原宜賓五糧特頭曲品牌營銷有限公司整合為一家公司,統籌管理五糧液系列酒品牌。據瞭解,新公司將由五糧液集團公司副董事長、股份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鄒濤出任董事長,原宜賓五糧液系列酒品牌營銷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強任董事,原五糧液股份公司大區市場總監黃華任董事、總經理。

在公司整合後,2019年7月,五糧濃香系列酒公司召開了首次全員工作大會,明確了五糧濃香系列酒公司的組織機構與重點工作方向。北京商報記者獲悉,五糧濃香系列酒公司組織機構按照“總部職能專業化、區域組織扁平化、市場反應敏捷化、產品定位清晰化”的原則,共設置13個總部職能管理部門、15個營銷大區、36個營銷辦事處。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五糧液集團“十三五”千億元營收的目標規劃,酒業貢獻將從目前的1/3提高到2/3,達到600億元。其中,五糧液達到400億元,系列酒達到200億元。

隨著五糧濃香系列酒公司的整合,未來在產品端能夠更為集中發力主產品,並有利於改善以往各品牌各自為政,過度消費主產品等問題。

3醬酒“第二股”爭奪戰現端倪

一直以來,貴州茅臺不僅是中國白酒行業的領先企業,更是醬酒板塊唯一的上市公司。關於醬酒“第二股”將花落誰家的討論與“爭奪”,在2019年底隨著習酒的退出顯現出白熱化的態勢。2019年10月末,在“全國百家媒體走進世界醬香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大型採訪活動中,習酒董事長鍾方達在回答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證監會相關規定,同一集團不能上市兩個品牌,因此習酒將終止上市計劃。隨著證監會相關規定再次被提及,習酒麴折上市路終畫上句號。

茅臺成員企業習酒退出後,業界目光再次匯聚在原有幾家醬酒企業中。2019年10月30日,金沙酒業公佈了上市計劃時間表,提出3-5年內完成上市計劃;國臺酒則在之前便提出有望在2020年申報IPO;至於醬酒板塊的另一巨頭郎酒,其上市之路在經歷了多年的波折後,也在2019年對外釋放出已進入上市輔導期的消息。

業界在就接下來醬酒“第二股”爭奪戰的走向進行展望時指出,在醬酒領域中,郎酒的規模以及體量更大,加之又是老名酒,品牌力較強,是第二個醬酒上市企業中最為有力的競爭者;除郎酒外,背靠貴州這棵“大樹”作為產地支撐的國臺,也算是醬酒領域中最為接近IPO上市的企業,然而國臺的上市難度卻也隨著習酒的終止上市提升了難度。缺少了習酒的競爭,國臺或將會在2020年迎來更嚴苛的審查。

4兌現軍令狀 汾酒混改再下一城

2019年12月12日,山西汾酒召開了第八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選舉李秋喜為公司第八屆董事會董事長,任期與本屆董事會一致;選舉譚忠豹為公司第八屆董事會副董事長;經李秋喜董事長提名,聘任譚忠豹為公司總經理等人事任命。另外,此次會議還通過了7項關於收購汾酒集團旗下部分酒業公司股權、資產及土地使用權的方案。此前,山西汾酒曾集中發佈了19份公告,對集團酒類板塊相關業務收購,將有利於理順產權關係,加強酒業上下游供應鏈的掌控力,優化酒類生產、流通資源,同時減少同業競爭和關聯交易。

另外,據北京商報記者瞭解,此次通過的7項關於收購汾酒集團旗下部分酒業公司股權、資產及土地使用權的方案,系2019年11月25日晚間,山西汾酒集中發佈的19份公告中的部分內容。其中,包括《關於收購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汾青酒廠100%股權的議案》《關於收購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部分資產的議案》等。有相關人士表示,綜合目前山西汾酒的業績,以及集中發佈19份公告的相關內容來看,山西汾酒整體上市也越發明顯。若山西汾酒整體上市,對其整體形象將有所提升,也更有利於內部的股權分配。加之山西汾酒收購部分公司後,也將對整體的協同效應有更好改善。

5貴州醇易主難自救

2019年8月6日,江蘇南通綜藝集團(以下簡稱“綜藝集團”)正式收購貴州醇酒業(以下簡稱“貴州醇”),這距離綜藝集團董事長昝聖達率考察團實地參觀貴州醇酒廠僅僅過去了一個月。綜藝集團順利入主貴州醇,意味著維維股份終於將貴州醇這一“燙手山芋”出讓了。要知道,七年虧損超過3億元的貴州醇,早已讓維維股份不堪重負。

業績連連虧損,也使得貴州醇無法得到發展。在業內人士看來,貴州醇業績長期低迷的主要原因在於維維股份對白酒板塊的思路不清晰。其次,作為貴州醇團隊而言,也沒有找到一條適合貴州醇自身的發展路徑。但根源仍在於維維股份對旗下白酒企業打造運營型還是投資型平臺始終動搖沒有界定。並且,維維股份內部對於酒廠的運營模式和管理模式,始終存在爭執和分歧。

對於貴州醇未來的走向,業內人士持謹慎看待的態度。一方面由於業外資本入局白酒產業,往往因目標不明朗而使得被收購的白酒企業很難專注於生產,綜藝集團是否與維維股份有所不同還有待觀察。但不排除綜藝集團只是在貴州醇相對價格較低時接手,依託貴州醇特有資源包裝、整合後,再進行議價並出售,不會將貴州醇真正做大做強;不過,由於昝聖達作為洋河股份的十大股東之一,也是洋河改制上市成功的關鍵人物。因此,貴州醇是否會與洋河有所聯繫,是否能扭轉劣勢也值得期待。

6陷經營困局 威龍遭“戴帽”

2019年末,上市不到四年的威龍葡萄酒正迎來一場大危機。11月22日威龍葡萄酒發出停牌公告之後,威龍葡萄酒股票隨即戴上了“ST”的大帽。在同期發佈的風險警示中,威龍葡萄酒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王珍海也因違反相關章程制度,擅自以上市公司名義對外提供擔保等事項遭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問詢。

據瞭解,王珍海存在利用職務便利、違規以企業名義對外擔保並隱瞞相關擔保及債務的情況,違規擔保事項累計涉及借款本金金額25068萬元。威龍葡萄酒方面坦承,違規擔保問題出現,說明企業內部控制在執行方面是存在重大缺陷的。

不過,當前擺在危機重重的威龍葡萄酒面前最大的問題,是因市場萎縮帶來的“後繼乏力”。近幾年國產葡萄酒整體發展勢頭不佳,並且面對著來自進口葡萄酒的猛烈衝擊,而消費者消費結構的改變,也讓國產葡萄酒的傳統渠道嚴重萎縮。業內人士指出,儘管問題重重,但進入2020年,消費者日趨多元化的消費需求,仍為具備品質的新生產品提供了很大空間。尤其是隨著消費者逐步擺脫對進口葡萄酒的盲目“迷戀”,轉向理性看待葡萄酒產品本身,威龍葡萄酒或有憑藉新產品或新營銷方式迎來轉機的可能,但接下來需要加速進行,畢竟留給威龍葡萄酒的時間,或許真的不多了。

7百威亞太赴港IPO仍缺錢

隨著2019年9月30日百威亞太在港交所敲鐘,其曲折的上市路也終告一段落。9月12日,百威英博在其官網發佈公告稱,百威亞太(不包括澳大利亞業務)恢復將少數股權在香港聯交所的上市申請。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招股說明書顯示,百威亞太已剝離澳大利亞地區業務。9月27日,百威亞太公佈招股結果,每股定價27港元,為招股價範圍下限(介於27-30港元之間),淨集資381.54億港元。公開發售錄超購2.64倍,國際發售獲輕微超購。每手100股,中籤率為100%。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為聯席保薦人。其中,香港公開發售獲輕微超額認購,超購約3.64倍,最終數目為7258.6萬股發售股份,佔全球發售最終可供認購的發售股份總數約5%。

然而,百威亞太在上市後發佈的首次業績單卻不甚理想。2019年前三季度,百威亞太實現啤酒總銷量為777.54萬升,同比下降2.5%;營收為53.44億美元,同比下降1.5%(內生增長3.1%)。對此,百威亞太稱主要由於中國銷量減少,中國夜生活渠道於2019年三季度表現疲軟,因此導致啤酒總銷量下降。

因此,隨著百威亞太在港上市,如今整個國內啤酒高端市場格局呈現出“多足鼎立”的格局。業內人士指出,百威亞太的上市,對於整個啤酒行業而言,意味著高端格局的變化,並且使得國內高端格局已逐步形成。在此格局之下,產品也將逐漸向高端化、集中化發展。

8保樂力加在華建廠攪動威士忌市場

2019年8月29日,保樂力加集團宣佈中國首家標誌性的麥芽威士忌酒廠正式在四川峨眉山破土動工,這也是國際烈酒與葡萄酒集團首次在中國投資興建威士忌酒廠。該廠預計將投資10億元人民幣,佔地面積13公頃,計劃於2021年正式投產,並有可能在2023年正式推出第一批中國麥芽威士忌。據瞭解,在產品定位上,保樂力加亞洲市務部副總裁關容宜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品牌方面,保樂力加將啟用新品牌,產品定位方面仍有待確認。但保樂力加在中國經營策略而言,將很有可能瞄準高端市場。

對於保樂力加而言,中國作為烈酒消費大國,國內威士忌市場也較為廣闊。根據2020財年一季度財報顯示,保樂力加實現銷售額達到24.83億歐元,實現有機增長1.3%,中國市場增長6%;印度市場增長3%。從數據上不難發現,新一財年一季度的銷售業績如預期實現了適度增長,儘管仍面臨非常不確定的外部環境,但可以確認2020財年的目標,即持續經營業務利潤實現有機增長5%-7%。

未來,保樂力加進入中國市場後將進一步帶動中國市場。保樂力加以其在全球以及中國的影響力,將進一步帶動其他企業關注威士忌行業。與此同時,在保樂力加的帶領之下,國內威士忌行業也將有更多有實力的企業參與,這不僅對威士忌行業而言,甚至對整個酒類行業的發展都會有一定貢獻。

9古越龍山佈局高端謀利待考

眾所周知,黃酒近年來面對消費場景單一、消費市場逐漸縮小等挑戰。因此,今年以來,為打破行業“天花板”,黃酒各企業紛紛推出中高端產品,以適應消費市場的升級。2019年5月,古越龍山推出了對標53度飛天茅臺的新品“國釀1959”(白玉版),售價高達1959元/瓶,並稱要以“控量+控價”模式進行操作。針對該產品的銷售情況,今年10月古越龍山相關部門曾表示,“國釀1959”(白玉版)在推出5個月之後,已經完成了全年任務的70%,即5600瓶銷售量。此外,“國釀1959”(青玉版)銷售良好,截至目前,已實現含稅銷售收入逾380萬元。

除黃酒首股外,金楓酒業與會稽山也紛紛採取行動搶佔中高端消費市場。其中,金楓酒業於今年主推石庫門“錦繡12”和“經典20”兩款高端產品,售價均超百元,側重高端商務宴會渠道。會稽山則推出“大師蘭亭”珍藏版、“會稽山1743”等高端產品。

隨著黃酒入局高端市場,在進一步改善各黃酒品牌產品結構的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擴大黃酒的消費場景,促進黃酒業績進一步增長。

10華致酒行上市引酒業渠道資本思考

2019年1月29日,華致酒行連鎖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致酒行”)在深交所敲鐘上市。與以往的酒企上市有所不同的是,華致酒行被譽為A股第一家酒類流通上市公司。

據瞭解,華致酒行並不是首次衝刺IPO。2011年,華致酒行曾提交上市申請,經證監會審核之後未獲通過。隨後,華致酒行就管理和組織架構進行了新的調整,並依託上游知名酒企以及多個下游零售渠道的長期合作關係,降低“關聯採購”比重,在終端市場實現了較快發展。業內人士也認為,華致酒行此次能夠突出重圍成功上市,得益於華致酒行建立的覆蓋全國、扁平化、高效率的直供網絡。更重要的是,酒類流通渠道價值正得到資本市場認可,對於企業自身和行業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

華致酒行上市在業界看來是一件頗具指標性的事件,它意味著中國名酒市場的興盛接下來將進一步推動知名酒企強勢復甦,而作為酒業整體供應鏈的重要環節,酒業流通市場也將在2020年迎來新一輪加速成長期,優勢流通企業的市場集中度也在逐步提高。事實上,不僅是華致酒行,其他的一些10億元規模以上的經銷商都在增長,市場未來的前景整體向好。

北京商報記者 薛晨 馮若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