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上世紀90年代,投資1.75億的泰坦尼克號是史上最昂貴的電影之一,也讓投資方惶恐不已。很多人不看好史上最昂貴的愛情電影,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也承受了巨大壓力,甚至一度陷入深度自我懷疑。

但最終電影全球票房達到18.43億美元!成為當時全球電影票房的NO.1。

而卡梅隆也在奧斯卡的頒獎禮上大聲喊出了影片中的那句經典臺詞——““I'm the king of the world”(我是世界之王)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戰鬥”家族

1962年正值古巴導彈危機,全世界都籠罩在核戰爭的陰影之下。遠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一戶普通的人家收到了一份傳單,上面詳細介紹瞭如何建造一座核戰爭的簡易避難所。

別人接到傳單大多是手足無措,而做工程師的飛利浦卡梅隆卻十分冷靜,立刻開始研究這事的操作性,並著手改良方案。曾經參加過加拿大陸軍的雪莉也冷靜的開始準備物資,並仔細研究核爆炸對人體的傷害。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父母的嚴肅認真也讓僅有8歲的詹姆斯卡梅隆豎起了汗毛,他目不轉睛的看著電視裡的核武器知識,又仔細翻閱漫畫書裡的“世界末日”章節,一絲不苟的認真面對這個問題。

看著他們一家去超市大采購,鄰居好奇的詢問原因。然後一家人氣定神閒的表示這是在為“核冬天”做準備……

霸氣外露!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這份來自童年的末日惶恐深刻的影響了卡梅隆後來的創作,毀滅世界的“天網”、窮兇極惡的恐怖分子、處女航就沉沒的超級郵輪還有那顆被強拆的潘多拉行星。

末日情懷深深的烙印在他的作品裡。

母親雪莉,這位曾參過軍的強悍女性,常穿著工裝和軍靴,拎著獵槍威風凌凌的走在郊外。她在家裡制定了嚴格的吃飯作息時間,而且任何時候都雷打不動必須執行。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母親的雷厲風行和英姿颯爽在卡梅隆眼裡充滿了魅力,也成了他後世創作女性的樣板。

不過雪莉也並非完全刻板,相反她經常驅車數十英里帶卡梅隆和他弟弟去參觀博物館或者看電影。

而卡梅隆也展露出極強的天賦,幾乎過目不忘的把看過的都畫下來,還會自己重新設計。在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贏得了學校裡的各種設計競賽,從不失手。

而他和弟弟也許是受父親的影響,動手能力極強,最大的樂趣就是和弟弟邁克倒騰各種玩意。

他們做過陷阱,捉弄過鄰居。也造過“投石機”,也砸壞了公物,甚至做出了“飛機”,但好在無法起飛。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電影《星球大戰》的道具,卡梅隆最初的職業規劃就是道具師。

在旁人看來他們一家人都像裝了馬達一樣亢奮積極,是典型的“戰鬥”家族。

總的來說卡梅隆的青少年是愉快又多彩的,唯一的煩惱可能就是對於未來的選擇。父親希望他繼承父業,將來也做個工程師。可他自己卻拿不定注意,對於科學和藝術都有很深的興趣,直到1968年的一天。

卡梅隆在多倫多看了《太空漫遊2001》,走出影院他滿腦子都是電影裡的奇幻世界,目眩神迷的走到街邊,感覺五臟六腑都快沸騰了!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一通嘔吐後,他彷彿收到了上天的啟示,他要拍電影!!

貧窮是藝術的催化劑

高中快畢業時卡梅隆一家搬去了美國加州的佈雷亞,那裡距離好萊塢只有30英里。這讓他感覺離夢想又進了一步。

可惜,只是感覺。

沒有門路專業也不對口的他一直遊離在電影世界的大門外,雖然只有30英里的距離但卻和距離2000英里沒什麼不同。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那幾年他幹了不少藍領工作,清潔工、機械師和大家熟知的卡車司機。

他把這些都當成權宜之計,一有空閒就繪畫、寫作、學習,同事們都稱他為“神秘人”。

直到1977年《星球大戰》上映,宏大雄奇的世界再次震撼他,他決定不再等待而要立刻動手!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和很多起步一樣,雖然有理想有抱負但就是沒有錢。卡梅隆拿著劇本《外星起源》和畫稿四處碰運氣。也是精誠所至,居然從一個牙醫協會那裡得到了三萬美元!

雖然在牙醫們面前誇了海口(比肩《星球大戰》)但真的實操起來還是問題重重,卡梅隆租下一間倉庫,然後去書店把電影特效方面的書全部買回來,一邊學習一邊親自動手做道具!

還好牙醫們不知道他的真實情況,否則這跟一邊學習一邊拔牙沒區別。

拿著牙醫們的3萬美元卡梅隆倒騰出一部12分鐘的短片。雖然用後來的眼光看非常粗糙,卻展示了他不俗的想象和動手能力,成為他打開好萊塢的一塊敲門磚!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他憑短片進入了好萊塢,並很快從美術道具上升成了“藝術指導”,並在不久以後接到了有生以來的第一部電影《食人魚2》!

從名字你就知道這是一部惡趣味的小成本血漿片。但卡梅隆還是欣喜萬分,他進入好萊塢本打算只做技術方面的工作,但沒想到會有人讓他做導演?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他像初次約會的處男,惶恐又熱忱的準備著一切。

為了突出真實感,卡梅隆專門找了一間停屍房作為拍攝場地。可等到實拍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停屍房裡有真屍體!而且就和他們用的道具混在一起!

再去翻找屍體既不明智也很麻煩,於是他找了塊擋板,隔開屍體和演員,但依然擋不住男主角的好奇。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而且還非常作死的表示可以用體驗派的方式表演,結果擋板拿開又嚇得半死。

等他們吃午飯的時候又有人來收屍,毛手毛腳的將各種內戰和鮮血弄了一地。外面的人還一無所知的在吃飯,卡梅隆卻一口的吃不下,只能埋頭清理場地。

可如此盡心盡力卻沒有換來尊重,他被人各種挑剔,說他拍的是一堆狗屎,根本不能用!最後直接踢出了劇組,並且導演費也只付了一半。

全心全意的第一次約會卻被說“不行”!這讓卡梅隆簡直崩潰!等到電影殺青後,他決定自掏腰包去意大利看樣片,要看看自己拍的東西是不是真的那麼不堪?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那時數千美元的導演費早已消耗得差不多,這幾乎是一趟單程旅行。但卡梅隆還是義無反顧的前往了。

結果看完之後,他簡直悲喜兩重天。

首先,他拍的素材沒問題,可以完整有效的剪輯成片。但同時後續拍攝的種種LOW俗情節將這部電影拖向不可逆轉的深淵,就是B級片裡也是垃圾!

27歲的卡梅隆心急如焚,他還保持著一個藝術家的單純。於是想到了一個瘋狂的辦法補救,就是每天半夜潛入剪輯室重新剪輯素材!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更麻煩的是他沒錢,除了房間費之外甚至沒錢吃飯。於是白天卡梅隆就窩在酒店裡靠檢食客房服務的剩飯充飢,到了晚上再潛入剪輯室偷剪。

這樣的日夜顛倒和憂心忡忡終於讓他病倒了。

就像電影一樣,一個窮困潦倒檢剩飯吃的B級片小導演躺在小旅館裡,高燒不退渾渾噩噩。然後從童年核戰陰影一直到電影裡的太空奇景,各種景象輪番在腦海中上演。

他的夢想彷彿在和理智作戰,可誰也說服不了誰。直到一個黑影慢慢立起來……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那是一個噩夢,夢中的大地在燃燒,而一片火焰中,一個金屬殘軀如鳳凰涅槃般從火中立起!拖著恐怖的利刃一步步朝他走來!

從夢中驚醒的卡梅隆立刻記下了這可怖的情景,隨即上街遊蕩,立刻奇蹟般的撿到一張價值20美元的里拉紙幣。他用這錢買了一杯咖啡,然後堅信自己已經轉運!

對,貧窮正是藝術的催化劑!

“一美元賣你了,但我要做導演!”

1982年,卡梅隆拿著《終結者》的劇本四處尋找機會,但很不湊巧的碰上經濟滑坡,所以連續碰壁。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名資深經紀人,但又不想讓卡梅隆做導演,畢竟他剛剛拍攝了一部失敗的B級血漿片。

卡梅隆據理力爭,最後以一美元的代價賣掉作品的版權才換來了導演的權利。

搞定了投資,接下去就是選演員。別人給他推薦了阿諾德施瓦辛格( ),說他是人類的救世主凱爾里斯的最佳人選。

但卡梅隆對這個選疑慮重重,如果人類的救世主都有58英寸的胸圍,那殺手還得魁梧成什麼樣?像奧尼爾那樣麼?(玩笑,當時奧尼爾才10歲)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兩人禮貌性的約見,施瓦辛格卻大談對反派的理解,並露出他招牌式的冷酷面容。這瞬間就打動了卡梅隆,這不是人類的救世主,而應該是魔鬼終結者!

就這樣,這個足以影響世界的形象就此被確立,施瓦辛格也正式開啟了自己的巨星之旅。

就在一起都在井然有序籌備時,另外兩個劇本找上門來,分別是《異形2》和《第一滴血2》,再加上《終結者》的繼續修改。卡梅隆要在三個月的時間裡完成三個劇本!

沒寫過劇本的人可能沒感覺,但幹過的都知道,要寫好一個電影劇本三個月都不夠!更何況是三個。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但卡梅隆毫不猶豫的接下了,再難能比在羅馬檢剩飯吃難麼?他可不想再回到那種窘境。

於是卡梅隆制定了一個計劃,每個劇本按兩個鐘頭算那是120頁,三個就是360頁。那除去每天必要的睡眠時間,把工作的小時數除以頁數,得出每個小時必須寫完的頁數。

當年被母親軍事化管教的好處凸顯出來,他開始嚴格的一絲不苟的執行這個計劃。並且喝了大量又濃又稠的黑咖啡吃了不少垃圾食品,然後……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還是沒有完成!

不過即使是半成品的劇本也足夠出色,併為自己贏得了拍攝《異形2》的可能。所有的壓力又回到了《終結者》身上,如果卡梅隆能證明自己那前途一片光明,反之……繼續去檢剩飯吧!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坦白講《終結者》是個很簡單的故事——未來殺手回到過去刺殺救世主的母親,卻被未來回來的人類戰士阻止。

一句話就能說完的故事,人物關係故事結構都很清晰,中規中矩的拍完也就是部中規中矩的作品。但真正的難點在於終結者T800的塑造。

怎麼讓觀眾信服這玩意來自未來?

卡梅隆找到了後來名震業界的特效師斯坦溫斯頓,彼時他還只是名不見經傳的化妝師,兩人一起將設計手稿轉化成了現實,而在此以前好萊塢的科幻設計大多充滿浪漫色彩。無論宇宙飛船還是機器人,都有種兒童玩具的既視感。

但終結者截然不同!卡梅隆的原始設計就是一個極其寫實複雜的玩意,每一個細節都符合邏輯並且可動。所有看過設計的人都覺得那太過複雜,尤其是在80年代,那種冰冷精準又協調的設計完全超越了時代!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但卡梅隆和溫斯頓硬是創造了奇蹟,從建模開始,一步步將電影史上最著名的機器人構建完成!

最終的成品用任何語言來讚美都不過分,這是電影藝術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更是給了這部電影靈魂!

最終《終結者》以600萬美元的投資換來了7800萬美元的票房!

卡梅隆一戰成名!

要你們的“命”,還要你們的錢!

緊隨其後的《異形2》,成本1千7百萬美元,票房卻有1億3千萬!卡梅隆連戰連捷。

順便說一句《異形》系列堪稱好萊塢新導演的練手福作,第三部的導演是大衛芬奇,這也是他的第一部長片。

接連成功的卡梅隆有了一定自主權,於是開始籌拍準備多年的《深淵》,一部發生在深海里的電影。當然大部分鏡頭是在水池內拍攝完成的。

但這並不意味著輕鬆,相反卻給了劇組更多的折磨。

劇組平均每天要拍15~16個鐘頭,演員和工作人員必須潛入三十英尺深的水下承受著兩個大氣壓,而且一待就是5個小時。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而水池裡的水含氯太高,所有人的頭髮都開始脫落、變色,皮膚也想被火燒一般。更糟糕的是長時間的水下拍攝讓人體溫降低,尤其是拍攝進入秋冬之後,每個人都凍得瑟瑟發抖。

還有相當多的高難度鏡頭,比如演員要在45英尺深的水下做無保護潛泳!這簡直是挑戰人類的生理極限。

可卡梅隆卻不以為意,一遍遍的追求著心中的完美鏡頭,甚至還半開玩笑的“威脅”工作人員“我讓你們呼吸就不錯了,你們還想怎樣?”。或者對沒法完成任務的人怒吼“一群膽小鬼!”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日復一日的折磨終於把人逼瘋,女主角就因為承受不了而大喊“我們不是動物!”。別人也把打板上的“The Abyss(深淵)”改成了“The Abuse(虐待)”。

卡梅隆的暴脾氣和壞名聲也就此傳開了。

但這無損於他的票房一路走高,進入90年代,隨著《終結者2》和《真實的謊言》熱賣,卡梅隆已經成為好萊塢炙手可熱的大導演。但也被貼上了片場暴君、花錢散漫、自我膨脹的標籤。

也許是為了挽回名聲,也許是想換換口味。卡梅隆表示下一部電影會是一部投資適中容易拍攝的愛情片。

於是卡梅隆拿著一休閒讀物《泰坦尼克號:圖說歷史》( )走進了20世紀福克斯主席的辦公室,開始滔滔不絕的闡述他的“愛情片”,只要不多的預算,區區8千萬……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僅僅這個數字就是有史以來最昂貴的愛情片了!但和卡梅隆一貫作風比起來似乎還好,畢竟上一部《真實的謊言》成本就是一億二。

一通忽悠以後製片方勉強同意了卡梅隆的請求,卻萬萬沒想到這是噩夢的開始!

事實上從卡梅隆準備用潛水器去實拍沉船開始,這件事就在往超支的路上狂奔。更不要說他們準備1:1復原的泰坦尼克號的外觀了。

1995年在巴哈半島上開始建造好萊塢有史以來最大的攝影棚,也就是後來的福克斯巴哈影棚。還有世界最大的室外和室內攝影水池,和一堆當年的豪華艙室。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將近兩千名工人在日夜不停的開工,一桌一椅、一杯一盤的力求完美的復刻出當年豪華郵輪(文章)上的一切!那景象讓人們想起當年的《埃及豔后》,為了那部電影好萊塢幾乎復原了整個埃及!

資金飛速的燃燒著,讓這位大導演沒法去請太大牌的演員,最終人選定為凱特溫斯萊特和萊昂納多( )。這兩位也憑藉此片榮升成巨星。

這還只是前期,還有令人生畏的後期。雖然這只是一部愛情片,但特效鏡頭也創下了記錄。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卡梅隆成功的將製片方綁上了自己的“戰車”,接下去就是不斷追加預算了!

電影成本從8千萬一路飆升到近2億!20世紀福克斯和派拉蒙影業幾乎是拿身家性命在豪賭,而卡梅隆也一樣。甚至不惜放棄電影的分紅。

承受著巨大壓力的卡梅隆只得回片場釋放,各種偏執和嚴苛的要求讓工作人員痛不欲生。最可怕的是指揮超過一千五百名臨時演員在活動的甲板上來回瘋跑,以此來模擬沉船時驚心動魄的一幕。於是有演員摔斷了腿,還有演員摔斷了肋骨,其他各種跌打擦傷更是不計其數。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終於,在一次劇組午飯後全劇組的人都產生了眩暈和嘔吐的跡象,卡梅隆本人的眼睛紅得像喪屍,甚至痛苦得滿地打滾。

被送到醫院後醫生懷疑他們食物中毒,又不知具體什麼毒,只得讓每個人都吞食液體活性炭。一種黑乎乎粘稠物。

導演卡梅隆自然要帶頭,第一個吞服。

煎熬了一天一夜之後總算是大難不死。事後發現是飯菜裡被人下了“苯環己哌啶”,一種人工麻醉藥,這顯然是蓄意報復,卻最終也沒破案。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長達7個月的拍攝讓劇組油盡燈枯,緊隨而來的後期製作也幾乎壓垮了好萊塢大半的特效工作室。卡梅隆的昂貴愛情就像那條超級巨輪,載著整個行業一般的人力物力後駛向未知的未來。

終於,1997年12月19日《泰坦尼克號》正式上映。

最終結局大家都耳熟能詳。《泰坦尼克號》不僅在美國,也在全世界掀起了觀影狂潮!我國是1998年4月3日才放映這部電影,一樣獲得了空前關注,並最終拿下3.6億人民幣的票房。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這個數字今天看起來不過爾爾,但在20年前,那時中國一年的總票房才14億,而且電影票均價才5元!

相當於今天全年600億票房,結果一部電影拿了150億!!

《泰坦尼克號》刷新了世界電影票房的記錄,成了名副其實的NO.1!

技術之王

即使成為“世界之王”卻依舊阻擋不了批評,在《泰坦尼克號》小規模試映的時候就有人批評卡梅隆過於炫技,刻意放大沉船的悲愴來為故事服務。

對於這些批評他當然不屑一顧,因為早在1992年,也就是《終結者2》給全世界展示了CG技術的威力之後他就發表了著名的《數字宣言》!

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電影宣言。例如1928年蘇聯導演謝爾蓋愛森斯坦等人發表的《關於有聲電影的宣言》宣佈了音畫蒙太奇時代的來臨。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又比如1995年由丹麥“道格瑪95”提出的“純淨宣言”,強調了不使用額外技術拍攝的純粹電影。

還有拉丁美洲的導演費爾南多索拉納斯等人發表的“邁向第三電影”的宣言,明確反對好萊塢和歐洲的電影製作。

和這些純粹的電影藝術宣言不同,從沒上過科班的卡梅隆對舊技術並不留戀,反而極其宏大又市儈的預言了未來20年電影技術的走向。從今天看來大部分已經實現。

哪怕在好萊塢內部他也是個鐵桿的技術派!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他的感性和細膩比不了斯皮爾伯格,所以拍不出《辛德勒的名單》和《ET》。

他的哲思和大氣也比不上雷德利斯科特,所以拍不出《銀翼殺手》和《天國王朝》。

他的結構和燒腦比不了克里斯托弗諾蘭,所以拍不出《記憶碎片》和《盜夢空間》。

他的解構與辛辣也比不了昆丁瓦倫蒂諾,所以拍不出《低俗小說》和《無恥混蛋》。

但是,他是最善於應用新技術並以此創造世界的大神!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早在《終結者2》拍攝時他就開始設想全新的電影體驗,如何增強電影的臨場感,這其中3D技術尤為關鍵。

於是在1996年,他拍攝了短片《終結者2超時空戰役》,並首次嘗試將兩臺攝影機並聯拍攝,以此來模擬人眼。

但出來的效果卻出奇的好。直到現在這部全3D的電影仍在環球影城固定播放。

與此同時,別的公司也在蠢蠢欲動。

2001年全CG電影《最終幻想:靈魂深處》上映。本片是由技術強大的日本公司和美國合作,是第一次完全沒有實景拍攝的電影。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為了這部電影史克威爾成立了專門的電影公司,發行了大量新股票,又動員了1000臺計算機和超過200名專業人員,耗時四年並耗費了1.37億美元精心打造。

它的畫面達到了當時最高水準,卻由於劇情等種種原因最終票房只有8500萬,幾乎讓史克威爾就此倒閉!

新技術的失敗並沒有動搖卡梅隆的設想,這期間他帶著深潛器滿世界的探索海底和拍紀錄片。深海奇異的生物形態也給了他無限的靈感,並直接運用到下一步電影《阿凡達》當中。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事實上在1996年他就撰寫了第一稿的《阿凡達》,然後十年間不斷的完善和調整,尤其是對潘多拉行星的描繪,那些會飛的水母和蒲公英還有會發光的森林河流和長著翅膀的蜥蜴和大眼貓。

種種瘋狂的想象終於等到了技術可以完美實現的那一天,更重要的這是第一部完全數字3D拍攝的電影,它的放映也有賴於更先進的技術和熒幕。

但當時3D電影遠不普及,好萊塢把這當成奇巧淫技並不重視。院線也缺乏播放IMX3D的設備,而卡梅隆卻要把寶都壓在3D上,這無疑是巨大的冒險。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所有人都憂心忡忡,但他卻態度堅決,為了更好的“電影體驗”必須倒逼影院和整個行業。

事實證明他是對的。

2009年12月16日上映的阿凡達掀起了3D電影的浪潮!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許多人是通過這部電影第一次欣賞到了IMX3D巨幕,併為之震撼。其絢爛奪目就算是放到10年後的今天來看依然是美輪美奐無以倫比!

而卡梅隆也打破了自己的記錄,在全球創下了27億美元的票房!依舊是NO.1,依舊是“世界之王”!

未來

再次創下輝煌記錄的卡梅隆又蟄伏了,這一等就是十年。

直到2019年,兩部由他監製的電影陸續上映,分別是《阿麗塔:戰鬥天使》和版權迴歸的《終結者:黑暗命運》。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在前者我們看到CG技術最新的進步,全CG的阿麗塔簡直比真人還要栩栩如生,在3D 技術上也更加如火純情。

後者我們看到了情懷,年過70的施瓦辛格和年過60的漢密爾頓聯手延續了當年的經典。

從票房上,《阿麗塔》的全球票房達到4億,基本回本略有盈餘。而《終結者:黑暗命運》則虧輸得慘烈。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從質量上,兩部作品都製作精良,也應用了最新的技術,但觀影感受卻是中規中矩,並沒有卡梅隆電影以往的驚豔感。

縱觀整個電影市場,就在《阿凡達》上映的第二年,也就是2010年,諾蘭的《盜夢空間》橫空出世。

大開腦洞的故事和精湛的結構將科幻片玩出了新境界,科幻電影不再是“有外星背景的人類故事。”

事實上隨《星球大戰》掀起的那波科幻片浪潮和相關套路已經走到了盡頭。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不管是外星人還是宇宙飛船或者太空旅行,過往的科幻片沒有逃脫人的行為模式。所謂外星生命不過是換皮+超能力的地球人,對外星球的想象也不過是地球某種環境的翻版和誇張。

而這期間文學已經走到了前面,宏大深邃的《三體》將對宇宙的想象推向了極致,其對人類命運的思考也放在了宇宙的高度去詮釋。

在電影上,諾蘭的《星際探索》和雷德利斯科特的《異形:普羅米修斯》都是這種深度思考的產物。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絢爛、瑰麗的景象或者恐怖的怪物不再是科幻電影的核心,而對人類存在意義的哲思成了終極主題。

這種深度複雜的思考恰恰是卡梅隆欠缺的,他一向都是講簡單的故事,依靠完美的敘事節奏和奪人眼球的新技術把一個恰到好處的作品呈現出來。

所以恰到好處的故事和奪人眼球的技術是卡梅隆作品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但在核心技術沒有突破,故事又沒有足夠高度的情況下,“世界之王”自然是難續輝煌了。

當然未來還很長,卡梅隆在《數字宣言》裡描述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我們完全可以期待,卡神再次震撼世界!

不僅要錢而且要命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


參考資料:《天神下凡,詹姆斯卡梅隆的電影人生》 【美】麗貝卡基根;

《The Futurist,The Life and Films of James Cameron(詹姆斯·卡梅隆的未來生活和電影)》,Rebecca Keegan;

《James Cameron Interviews(詹姆斯·卡梅隆和製片人系列採訪對話)》,Edited By Brent Dunham;

《Titanic and The Making of James Cameron(泰坦尼克號和詹姆斯卡梅倫的製作)》,Paula Parisi


往期文章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系列




電影背後故事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