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皇帝死前不安排後事,忙著跟大臣撒嬌:我被別人欺負,傷口還沒好

從前提及皇帝和朝臣們的關係,我就只知道“伴君如伴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之類的言論,從這些語句上來看,皇帝和朝臣們的關係是十分嚴肅的!大臣們只能向皇帝諫言,但是,最終的決定權依然是在皇帝的手中的。並且,皇帝決定要做的事情即使在大臣們看來是不應該的,但是,如果皇帝執意如此大臣們也是沒有辦法阻止的。

除此之外,大臣們是不能擅自議論皇帝的所作所為的!如果,大臣們在私下偷偷談論有關皇帝的話題,一經發現的話就是謀逆之罪,更別說當面和皇帝發生爭論了!

皇帝死前不安排後事,忙著跟大臣撒嬌:我被別人欺負,傷口還沒好

可以說,歷史上也有很多大臣和皇帝發生口角之爭的例子,如果,這個大臣是一個十分有才能的忠臣,而他所侍奉的皇帝又是一個明君的話,即使當時皇帝龍顏大怒最終也不會治罪於他反而還有可能對他更加恭敬。但是,如果遇到了一個昏庸無能的皇帝的話,別說當面與他爭執,就算是你一不小心惹到了他都有隨時丟掉腦袋株連九族的危險。

單純的命令和服從,這是我一直以來對皇帝和大臣們之間關係的理解,但是,後來我發現事實是遠不止這樣的,大臣和皇帝之間的關係其實並非如我們一直以為的那樣枯燥、單調,他們之間的關係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振奮人心、有的讓人哭笑不得、有的讓人無法想象……總的來說,就是皇帝和大臣之間的關係也和我們平常人的日常生活一樣,有著很多種可能!

各個朝代都有特殊的君臣關係,但明朝這種不一般的關係卻是最多的!

皇帝死前不安排後事,忙著跟大臣撒嬌:我被別人欺負,傷口還沒好

我們尋常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把那些和我們玩的好的“壞”朋友稱作損友,是因為當我們各自熟悉之後就會摸清對方的秉性,自然也就清楚對方的一些糗事,在後來的相處時我們就會時不時的把這些東西拿出來講一下,膈應一下對方來達到活躍氣氛的效果,通常,我們會把這樣的朋友稱之為損友。雖然說,“損友”的這個“損”字不是那麼好聽,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越是“損”的朋友才越是感情深的朋友。

因為,只有當他非常瞭解你的時候,他才會知道你的一些可以用來調笑的事情,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他會了解你的底線,知道你在什麼範圍內可以接受大家的調笑,什麼範圍外是不能接受的!但是,為什麼會成為“損”,是因為拿出來說的都是對方不好的事,換句話說就是“揭短”,這樣的相處模式我們可能很難想象會發生在皇帝和大臣之間吧。

皇帝死前不安排後事,忙著跟大臣撒嬌:我被別人欺負,傷口還沒好

揭皇帝的短,那可是要掉腦袋的,但是,偏偏就有這樣的例子。

明朝的武宗皇帝朱後照是一個典型的小孩子脾氣,日常就是喜歡一些離經叛道的事情。傳統思想當中,皇帝就是應該坐在大殿之上和大臣們討論國家大事,回到後宮之後寵幸嬪妃,為皇家開支散葉。但是,他偏偏不這樣,他喜歡到處閒遊、玩樂,經常弄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來擺弄。

並且,他更不喜歡處理政務這一類文書類的東西,他喜歡軍事當面的東西,所以,他就重新設立了一個新的玩樂場所——豹房,每天都帶著大臣和宮女太監在裡面玩樂。除此以外,他更讓人不理解的就是不喜歡宮裡年輕貌美的妃子,反而,喜歡外面的歌姬甚至是外面的孕婦。

皇帝死前不安排後事,忙著跟大臣撒嬌:我被別人欺負,傷口還沒好

並且,在東宮隨侍太監中以劉瑾為首的八個太監馬永成、高鳳、羅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張永稱為“八黨”,後又號作“八虎”。他們橫行無忌,利用皇帝的寵愛,肆行排擊反對他們的大臣,朝中內閣只有李東陽與焦芳二人。為討武宗歡樂,每天都進獻鷹犬、歌舞、角抵等戲,當時的東宮被人們戲稱為“百戲場”。

當時,有一個大臣叫楊一清,這個楊一清長的十分的醜陋,按理說,這樣的人在一般人眼中應該是沒有什麼好感的吧。但是,可能恰恰就是他的長相符合武宗離經叛道的性格吧,他們反而成了一對好朋友。楊一清在軍政事物上很有見解,這就和武宗喜歡軍事的愛好對上了。他們經常在一起討論有關軍事的一些東西,自此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皇帝死前不安排後事,忙著跟大臣撒嬌:我被別人欺負,傷口還沒好

後來,楊一清因為年紀大退休回家了,武宗卻還是對他念念不忘,特意南巡遊到了楊一清的家中去找他。在楊一清家中的這幾天,他們促膝長談,偶爾還會互相調笑。後來,武宗離開楊一清家中的時候給楊一清寫了一首半通不通的打油詩,楊一清也表示很無奈。最後,楊一清勸武宗不能再沉迷於遊樂、把心思放在朝政上來時他也一反常態的欣然接受了。

和皇帝關係好肯定是所有人都羨慕的、是人人都無限嚮往的,但是,公然去挑戰皇帝的怕沒有幾個了吧。雖然少,但是歷史上是真的有的。

明仁宗朱高熾和他的朝臣李時勉就是這樣的關係,據說,仁宗的死就是因為李時勉的上書造成的。當時的明宗雖然體態肥胖,外貌不是那麼的英明神武,但是,卻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明君。但是,就是這樣的情況下李時勉卻公然的以激烈的言語說自己的壞話,仁宗當即就下令捉拿了李時勉當面審問。

皇帝死前不安排後事,忙著跟大臣撒嬌:我被別人欺負,傷口還沒好

一般人來說,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被人家逮個正著的話就已經很心虛了,更何況,這個人還是皇帝。我想要是一般人的話肯定都已經嚇得連連認錯請罪了,但是,李時勉卻偏不,他非但不認錯還要言辭鑿鑿的和仁宗理論,反而,當面就把仁宗給大罵了一頓。

其實,當時的仁宗已經身患重疾了,身體狀況本來就不好,再加上,被李時勉這麼一氣直接就歸西了。這樣把皇帝給氣死的人李時勉應該是第一個,而皇帝被自己的臣子氣死的仁宗也是第一個了吧。

仁宗死後他的兒子宣宗朱瞻基即位,聽聞是李時勉氣死了自己的老爹,宣宗本來要殺了李時勉洩憤的,但是,後來當他把李時勉抓過來審問的時候卻被李時勉的陳述給打動了,還看到了李時勉的忠貞之處,最終,也就赦免了他。氣死了皇帝最後還能安然無恙,可以說真的是因為李時勉的運氣好了!

皇帝死前不安排後事,忙著跟大臣撒嬌:我被別人欺負,傷口還沒好

遇到了一個明辨是非的君主,要是遇上別的皇帝,就算你再有才能,氣死皇帝這一條罪名就一定會被株連九族、不得好死。但凡當時的宣宗沒有一丁點的愛才知心李時勉的結局都不會是這樣的,君臣之間有朋友之情的、有紛爭之隙的,但是,更有親如父子的。

皇帝和大臣之間是不可越過的上下關係,大臣輔佐皇帝是本分所在,那麼,父子之情又是從何說起的呢?

隆慶帝其實在登基之前是不受自己的父皇喜歡的,他沒有得到太子的名分一直以親王的名義居住在自己的府邸當中。在當時那樣的情況下,大臣們都會審時度勢選擇比較佔優勢的皇子巴結,像隆慶帝這樣一個不受父皇疼愛的皇子,其實,是沒有多少臣子願意親近的。

皇帝死前不安排後事,忙著跟大臣撒嬌:我被別人欺負,傷口還沒好

父親喜怒無常,隨時都會向自己發怒,有沒有名分沒有大臣們的維護,這也就導致年幼的隆慶帝每天都特別的惶恐。但是,高拱卻一直沒有離開他,就算是在其最艱難的時候高拱也是選擇一直陪著他,給他出謀劃策、輔佐,最終他登上皇位。從這樣的情況下一起一路走過來,這就是隆慶帝為什麼會視高拱為父親的原因了。

後來的隆慶帝雖然得到了皇位,但是,他在政治上卻沒有才能,根本沒有辦法處理朝政,所以,他就把權利大大的放到了高拱的手中。而高拱雖然手裡握著巨大的權利,但是,他一直兢兢業業沒有滋生任何的二心,每天都只是急用皇帝給他的權利幫他把國家大事打理得井井有條。

再反觀隆慶帝,皇位已經是他的了,朝政之事又有高拱為他全權料理,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的他自然是每天都縱情聲色。

皇帝死前不安排後事,忙著跟大臣撒嬌:我被別人欺負,傷口還沒好

時間一長,終日沉迷於男女之事的隆慶帝便垮下來了。他可能是知道自己即將命不久矣的事情,所以,他急急忙忙的把高拱叫到自己的面前,但是,當見到高拱之後,他卻沒有把自己想要託孤的想法說出來,只是孩子氣的跟高拱說:“我被別人欺負了,傷口還沒好呢!”

脆弱的人在自己依賴的人面前更加脆弱,隆慶帝會以一種完全孩子氣的口氣對高拱撒嬌,除了他是真的把高拱當作自己的父親以外是真的再找不出別的原因了!

而對於高拱來說,如果,他沒有真的把隆慶帝當做自己的孩子的話,憑藉皇帝當時對他的信任和他手中所握住的權利,謀朝篡位或者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是易如反掌的。但是,事實上高拱卻沒有這樣做,原因只是因為他和隆慶帝之間不是那種頃刻之間就會坍塌的普通君臣關係:他把隆慶帝當作自己的孩子,而隆慶帝也把他當作自己的父親。

皇帝死前不安排後事,忙著跟大臣撒嬌:我被別人欺負,傷口還沒好

皇帝和大臣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在瞭解這些史實之前我有自己的一個認知,只是,那樣的認知是我自己想當然的認知,是因為我認為應該是那樣所以我才會那樣想。但是,其實皇帝又怎麼樣呢?皇帝也是一般的普通人,普通人有的感情牽絆他也有,普通人所需要的情感寄託他也同樣的需要,其實,在與人的相處之上皇帝和普通的大眾也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明史》、《歷史上的奇葩皇帝》、《高文襄公文集·列傳·大學士高公諱拱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