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馬太效應”下,一線大軍壓境,三四線白酒將面臨什麼命運?

品類一直在決勝白酒行業“話語權”。

首先,品類的價值主導了改革開放40年來的白酒發展進程。40年前的1978年,改革開放啟幕,真正的白酒品類細分,也從那一刻起步。1979年舉辦的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上,首次提出了香型的概念,以香型區分的白酒品類,算作是真正意義上的誕生。

其次,改革開放40年的白酒發展史,是一部品類價值的“創新引領史”,今日發展形成了十一大香型。每一個香型品類代表,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品質工藝價值體系、品牌文化影響力和市場消費群體,構成了中國白酒豐富珍貴的“品類價值譜系”。

40年來,中國白酒產業正是在“品類價值”的創領下,讓世人刮目相看。未來,白酒進入“品類大時代”,以所在品類制勝於市場,仍不過時。

“馬太效應”下,一線大軍壓境,三四線白酒將面臨什麼命運?

品類價值主導白酒發展

40年來,品類價值領袖企業都迎來了“各領風騷”的時代。

20世紀80年代,汾酒為代表的“清香品類”主導市場,90年代後,五糧液為代表的“濃香品類”引領創新,2010年代後則是以茅臺為代表的“醬香品類”風聲水起……

一個品牌的壯大,首先是代表品類的崛起,而品類領袖是最大受益者。例如,醬香品類代表——茅臺、濃香品類代表——五糧液、清香品類代表——汾酒,這些白酒巨頭都受益於所在品類價值的放大。

回頭來看,醬香、濃香、清香等白酒主流香型品類,正是通過釋放各自獨特的香型品類價值,改變了消費認知,帶動了新一輪高端白酒的競爭與發展,從而讓品類領袖也坐上了行業的頭把交椅。

當前,白酒品類仍創新湧動。一波“新秀”像江小白、哈哈虎等青春小酒、時尚小酒,以產品、品牌和品類的特點,樹立獨特品牌形象,擁有忠實消費群體,成為行業的“獨角獸”。

從這個角度看,行業目前湧動的品類創新,一方面符合白酒一直以來不斷追求品類創新的傳統;另一方面,證明了品類價值主導白酒市場的優勢,只有“定位”為細分領域的龍頭,才有可能成就王者。

品類創新成就企業升級

當前,我們不得不重視品類的價值。從現狀來看,中國白酒目前正在向中高端市場轉型與升級,品類創新將是白酒升級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首先,品類的價值創新可以推動白酒產品升級迭代,進而帶來傳播升級和品牌升級,以點撬面,實現一個綜合體系的壯大。

其次,品類價值創新可以塑造白酒高端差異化競爭力。一個企業要實現市場的競爭突破,唯有進行品類價值創新,打造消費者認知的個性化、差異化高端品牌,塑造新的競爭力。這一點上,魯酒龍頭景芝近年正是通過打造“芝香”來重塑競爭力。

白酒發展歷史證明,醬香、濃香、清香等主流香型品類,正在創造並釋放著各自獨特的香型品類價值,改變著消費認知,帶動著新一輪高端白酒的競爭與發展。

品類價值決定著品牌的價值,以茅臺為例,近年來茅臺一騎絕塵,把醬香型白酒引領到了風口上,讓醬香這個品類成為行業中稀缺性的資源。

對於挖掘品類資源,景芝酒業董事長劉全平提出,首先要抓住新時代消費特點。消費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一驅動力,消費升級的步伐正在不斷加快,已經進入了個性化消費、品質型消費為特點的消費新時代。品類價值創新,要抓住消費特點進行創新。

其次,要尊重消費者需求。新的消費形勢的發展,帶來了消費者需求層面的變化。現在已經由企業主導市場向消費者主導市場轉變,消費需求和認知已經成為新時代品牌發展的驅動力。品類價值創新要尊重消費需求,抓住需求的“牛鼻子”,實現品類心智上的創新。

最後,要傳承白酒的優秀基因。品類價值的根本保障是品質。要傳承技術、品質、文化等方面的優秀基因,立足消費需求進行品類價值的創新。

以品類抗品牌

當前,白酒行業“馬太效應”愈發顯著,品牌集中趨勢不斷增強,具備“強分化”優勢的一二線名酒大軍壓境,其他酒企將面臨什麼命運?

對此,北京正一堂戰略諮詢機構董事長楊光向《華夏酒報》記者判斷,不會出現像中國啤酒業那樣高度集中化的老路,“即使在未來10年後,中國白酒格局依然會呈現10個左右一線名酒,20多個省級龍頭,加上100個左右的特、優、美的品類創新企業。”

白酒格局之所以如此,與所具備的品類不無關係。品類對於非名酒企業來說尤為關鍵,如果沒有品類這個槓桿,區域企業肯定競爭不過名酒。有了品類,它就可以成就企業的差異化。也因為品類,名酒品牌面對它們也要失色一些。

比如,一個消費者到了山東,到了河北,到了河南,到了北京,都有不同的代表區域白酒可選擇,這本身就是白酒企業品類化、產業化、差異化的戰略競爭手段。

中國白酒市場非常大,消費者可供的選擇非常多,因此任何企業都規避不了審美疲勞。所以,白酒企業做不好會面臨淘汰,做得再好也會有很多新品牌湧現。白酒產業發展一直呈現的就是差異化創新的動態格局。

品類決定白酒品牌的差異化。楊光認為,酒企塑造品牌說的是外在的形象氣質,而品類則是獨特性和感知體驗的內在昇華。換言之,品牌是白酒的顏值擔當,品類則是才華擔當,顏值可能會老,才華永遠在。

品類帶給企業最大的價值是什麼?

楊光提出了三個詞:定價權、對話權和統治權。比如,一個企業的品類建設得非常好,企業就有機會部分能掌握自己的外定價權。

對於打造品類價值,楊光認為,構建品類不是一個簡單的文字遊戲或者產業概念,它需要系統打造並且長期的戰略堅持,只有這樣才能有所收穫。

品類發展的路徑首先要體現在,這個企業要有真正的實業家,一定要有戰略遠見和戰略定位才能支撐;其次,企業基本都是中國酒業科研創新水平頂尖的企業,要善用天造地設的自然人文資源,所以品類企業基本是獨到資源佔有者,特有的。最後,品類企業基本上都是“大聲量”企業,有些企業在這個事情上做不好,就是聲量太小了。

“核心就在於提升企業系統化水平戰術修養層次,品類企業都是系統和戰術修養極高的企業,只有系統化、結構化才是打造品類的不二法則。”楊光說。(來源:華夏酒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