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不讓“飛線”成為“導火線”杭州首次整治高空“飛線”充電

杭州日報訊 我們經常在小區內看到:為了給電動車充電,一些車主把插線板接到樓下,高空“飛線”充電。這樣,充電問題是解決了,但安全隱患卻很大。據統計,去年,杭州共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164起,造成財產損失94.44萬元,數名人員不同程度燒傷。

近日,市城管局牽頭聯合公安、消防、房管、電網等多部門,在全市首次開展住宅小區高空“飛線”充電安全隱患專項整治。昨天,公佈了第一階段的整治成績。

整治重點:老舊小區及市民投訴多、媒體曝光多的小區

位於下城區的樺楓居南區,原來也是電動車“飛線”重災區,去年5月和8月,小區樓道內曾發生過兩次小火災,幸好沒有人員傷亡。

小區居民劉阿姨告訴記者,以前,小區裡到處都是亂停亂放的電動車,幾乎每層都有私拉電線給電動車充電的情況。“我們是住小高層的,很多車主都用電梯把電動車運到樓上,停在家門口,門口開個縫,拉插線板出來充電。低樓層的,插線板就從窗戶拉出來充電。我們這裡老年人也多,總擔心火災發生後難以逃生。”

杭州市城管局工作人員林偉介紹說,此次高空“飛線”充電安全隱患專項整治從去年12月啟動,將持續到今年1月底,主要以老舊小區及市民投訴多、媒體曝光多的小區為重點,相關人員除了組織對小區高空“飛線”、私拉電線等安全問題開展全面檢查外,還對發現的安全隱患依法處理。“根據整治點位的具體情況,由屬地政府牽頭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和物業、社區等,按照‘一點一方案’,研究具體疏堵措施落地並進行試點。市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採取聯合檢查的方式對各地專項整治工作開展督查。”

林偉說,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效果還是很明顯的。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住宅小區2070個,發現隱患3744處,整改隱患數2893處,設立集中充電區域5219處、充電樁/插座41368個,張貼發放宣傳資料38355份,教育勸導4244人,移交公安機關處罰49起。“春節以後,根據整治情況將落實相關長效管理。”

解決了“停車難”,90%車主不再違規“飛線”充電

“其實,‘飛線’充電的問題,我們早就發現了,但一直根治不了。所以,我們就向社區、熱心業主、管家等多方瞭解,發現電動車‘停車難’是最關鍵的原因。”樺楓居南區物業經理汪海青說。

樺楓居南區有5個連通的非機動停車庫,可以容納上千輛電動車同時停放,其實空間並不緊張,“停車難”是因為車主下到車庫難。原先的非機動車車庫出入口坡道很陡,接近45度,還有很多轉彎處,居民推著車進出很不方便。“所以很多人不願意停,這可以理解。”

去年7月開始,物業對地下車庫的進出坡道進行改造,從45度放緩至30度,同時,把幾個轉彎口打順連貫。昨天,記者在15幢樓下的出入口體驗了一下,坡度很緩,很多車主都是直接騎車出入。

另外,記者還看到,地下車庫內多了很多自主收費的充電樁。“目前,整個南區地下有50個電動車充電樁,可同時滿足500輛電動車充電。現在九成以上的車主都願意下來停車並充電,高空‘飛線’現象在小區也不多見了。”汪海青說。

同時,樺楓居南區還為每位居民的電動車都配備了一個二維碼,貼在車頭,一掃就能知道是哪家的車。“發現亂停亂放現象後,方便與業主及時溝通,並解決問題,保證小區居住環境整潔有序。”

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整治行動,他們也在引導各個小區的物業進行有條件的改造,讓居民有地方停車、充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