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先睹為快!探班 “德耀羅城”頒獎晚會彩排現場

汨羅融媒體訊(記者 謝建 彭曉)1月19日晚(農曆臘月廿五日)晚7:30分,汨羅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立儀式暨“德耀羅城”頒獎晚會將在市電影院正式與觀眾見面。為了給全市人民獻上一場豐富多彩的晚會,全體演職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排練當中。現在,跟著記者一起來探班彩排現場吧!

先睹為快!探班 “德耀羅城”頒獎晚會彩排現場

特色節目,演繹汨羅故事

據悉,本次晚會以“德耀羅城”“做有情懷的汨羅人”為主題,重點圍繞歌頌黨、歌頌祖國、讚美家鄉等方面展示汨羅市建設發展成就和公民道德建設成果。經過一個月精心編排,此次晚會15個節目中11個節目由汨羅人自己演繹,節目形式包含賀歲歌舞、配樂詩朗誦、花鼓表演唱、扶貧小品、京歌伴舞、新民樂演奏、古風情境舞蹈等。

其中,小品《特殊的嫁妝》由愛心幫幫管理員吳勝利的真實扶貧故事改編而來,講述了吳勝利把本打算給女兒丫丫買嫁妝的錢捐獻給白血病患者周蕾的感人故事。

先睹為快!探班 “德耀羅城”頒獎晚會彩排現場

汨羅退休教師曾國輝耗時一個月,四易其稿,創作出《我的詩鄉我的家》。晚會當天,3位汨羅籍朗誦者將以配樂式朗誦的形式,講述汨羅建縣以來的政治、文化、民生的發展歷程,同時為2020年中國·汨羅江詩歌藝術周活動作下鋪墊。

傳承、創新、奉獻的一次晚會

傳承、創新、奉獻——晚會藝術總監、市文化館館長朱娟用6個字概括這次晚會。“既有群眾熱情參與,也有專業演員精彩亮相。170餘名演職人員中,最小年齡為6歲,最大年齡為60多歲。”朱娟介紹,今年,汨羅市花鼓戲劇團出現了許多新鮮面孔,有10餘位青年演員是第一次登臺表演,老戲骨以老帶新,推動著汨羅花鼓戲的傳承與發展。

在舞美、燈光、內容等方面,此次晚會也是一次創新的晚會。女聲獨唱《左手指月》首次引入3D全息投影技術,致力呈現美輪美奐、流光溢彩的舞臺效果。《橘頌》《端午採蓮》等節目還挖掘和體現了端午、屈原文化,構思獨特,地域特色十分濃郁。

汨羅人張鎮維是一名有著十幾年舞蹈經驗的“90後”舞者,4年前開辦了未來之星舞蹈培訓學校。此次,他和學員們一起編排了情景歌舞《唱支山歌給黨聽》。排練過程中,他的妻子突然出現先兆流產,張鎮維只能在排練現場和醫院之間來回奔波,連軸轉了20多個小時。

先睹為快!探班 “德耀羅城”頒獎晚會彩排現場

“跟張鎮維一樣,參演人員大都是民間文化志願者,他們不求回報,憑著奉獻的精神為這次晚會努力。”朱娟表示,18日開始,所有演職人員採取白天分批次進行彩排,晚上集中彩排模式,直至正式演出。儘管是彩排,但從走臺到站位、從動作到表情,演員們都像在正式舞臺上一樣用心表演,力求每一個細節都做到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