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立春吃蘿蔔能解“春困”?


立春吃蘿蔔能解“春困”?

還有兩天就是立春了,按照科教授的生活經驗,在這種特殊的日子裡,一定會講究吃些民俗食品。果然,科教授經過一番研究發現,立春這一天應該吃春捲和春餅,這種習俗叫做“咬春”。

不過科教授沒想到的是,“咬春”咬的目標裡,最重要的竟然是“大蘿蔔”!

立春吃蘿蔔能解“春困”?

“無貴賤皆嚼蘿蔔”

又脆又甜還水靈

其實,立春“咬”蘿蔔的傳統不算很悠久。

漢代在立春這天有吃生菜的習俗,唐朝開始吃春盤,到了明清才吃蘿蔔“咬春”,而且是以生吃水紅蘿蔔為主。

明代劉若愚的《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中記載:“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蔔,曰咬春。

立春吃蘿蔔能解“春困”?

看來人們真的是很喜歡“嚼蘿蔔”,至於蘿蔔的吃法,也有講究。據文獻記載,過去老北京立春這天,一大清早就有人挑著擔子,在衚衕裡吆喝:“蘿蔔賽梨”。

人們出來挑好蘿蔔之後,賣者用小刀先把“心裡美”(蘿蔔)去頂,然後飛快地旋開蘿蔔皮,再將蘿蔔芯按方格樣橫豎幾刀切成長條,底部不切斷,整個蘿蔔被切得好像一朵牡丹花。拿回家去,大家再掰開咬著吃。

立春吃蘿蔔能解“春困”?

大蘿蔔水靈靈的,又脆又甜,確實是好吃。不過科教授還是納悶,為什麼要在立春這天吃蘿蔔呢?


“大蘿蔔”不光營養豐富

最重要的是能解“春困”

據說,古人吃蘿蔔,是因為蘿蔔能解困。

清代富察敦崇在記錄北京風俗的雜記《燕京歲時記》中說:“是日(立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蔔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去春困也。”

看來古人也有“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需要啃個蘿蔔醒醒腦……

立春吃蘿蔔能解“春困”?

除了解困,古人吃蘿蔔還為了祈求平安和順利。

“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古時人們認為立春時節咬斷了草根,一年也就沒有難事了。這一咬,蘊含著人們奮鬥一年的決心。

不過古人也不會真的去咬草根,所以就用同樣埋在地裡,又能食用的蘿蔔來代替了。

立春吃蘿蔔能解“春困”?

古人“咬春”吃蘿蔔,很有可能也是因為蘿蔔營養價值高。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對蘿蔔讚譽有加:“根葉皆可生,可熟……乃蔬中之最有利益者。”

從現代營養的觀念來看,蘿蔔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維生素,維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8~10倍。同時,蘿蔔所含熱量少,纖維素多,還有助於減肥。

立春吃蘿蔔能解“春困”?

除了吃蘿蔔,立春還有什麼傳統習俗,作為節氣又有哪些特點,我們應該怎樣遵循節氣的變化呢?歡迎大家收看《百家講壇》系列節目《中醫話節氣》。

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平平安安過大年!

百家講壇

《中醫話節氣》

播出時間:2月3日 12:00

立春吃蘿蔔能解“春困”?

監製 / 閆東 主編 /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田楚韻 於毅 陳皖寧(實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