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在最美的時刻遇見最美的你!達州“單身狗”相信愛 不將就

在我們身邊,

有這麼一群青年,

他們或許在某黨政機關、事業單位

工作兢兢業業,一絲不苟;

救死扶傷,教書育人…

因為種種原因總是遇不上合適的“另一半”,

所以逐漸步入大齡青年行業。

周圍朋友結婚、滿月酒請帖不斷,

家裡父母催婚步步緊逼,

被中國傳統家庭觀念牢牢束縛,

他們自嘲為“單身狗”。

在最美的時刻遇見最美的你!達州“單身狗”相信愛 不將就

晚婚成趨勢

我國現行婚姻政策中,遲於法定婚齡(女20週歲,男22週歲)三年及以上結婚者(女23週歲,男25週歲),即為晚婚。現代年輕人的結婚年齡之所以比上一輩結婚的年齡要晚,主要是因為壽命增長,經驗基礎要求過高,離婚率上升這三大原因。

“一頭扎進鄉村教育,一覺醒來青春都過半了。”小王今年26歲,萬源市人。2015年大學畢業之後就來到達川區石橋鎮小學教書。2年前,經朋友介紹認識了在西藏當兵的達州小夥,開始了一年半的異地戀。“前幾個月我認為我們快要結婚了,沒想到冷戰了一個月就自然分手。”

小王自嘲的笑:“我們一年都沒有見過面,感情基礎不牢,這是必然的。”鄉鎮教師,特崗教師,很多都是剛畢業就來到比較偏遠的鄉鎮參加工作,“三點一線的工作,周圍同齡人不多”。

杜女士是達縣人民醫院的醫生,“本科讀5年,研究生讀3年,我進單位第一天,就成了剩女。”今年28歲的她才從校園出來不久,參加工作剛剛半年,“讀書的時候家裡人叫我學好專業,不要想其他的。現在一畢業,又催我談戀愛,哪裡那麼容易就遇到合適的。”

不願將就

相關調查顯示,經濟和生活條件較好的部分單身人士單身的共同原因:更注重尋找“靈魂伴侶”。達川區某單位的段超今年40歲,大齡未婚人士。“感情是雙方的,如果不合適,那麼一個人過得更好。”他穿著得體的白襯衣,緩緩向記者談起他經歷的幾段無果的戀愛,後來面對伴侶的選擇,他就變得比較謹慎。

候玲是某醫院的女護士,明眸皓齒,漂亮的女孩子從來不乏有男士追求,“擺在我面前的選擇很多,但也很輕易就發現一個人身上的缺點,這樣一來就很難做出選擇,因為人無完人,誰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陷。”她偏了偏頭,“我會去相親,接觸男士,多給自己和別人機會。但是我不會因為大家覺得我該談戀愛而戀愛,歲數大了應該結婚而結婚。”當記者問到她,以後是否會因為年齡大了而對追求愛情妥協,她沉思一會兒說,35歲吧。那是她給自己等待的最後期限。

相親成主流

現在達州大力引進碩博人才,同時也有很多從全國各地來達州參加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的優秀青年。市文體廣新局的一位男職員31歲,江蘇徐州人,來達州工作剛剛一年,家中獨子,將父母也接到了達州居住,“圈子太小,人生地不熟,語言交流還存在障礙。”他說,這是他現在婚戀道路上面臨的老大難問題。交友主要靠朋友介紹,並且現在談戀愛、結婚,雙方父母都想找個知根知底的人。

在市園林處工作的小賀是達州人,今年28歲。距離上次談戀愛分手已有2年。“一個月總要相幾次親,家裡面親戚只要聚會,就要問女朋友問題,到處給我介紹,怕我討不到媳婦。”園林處的工作繁忙,全城各個工地到處跑,除了下雨,基本一週無休。“在沒有更好的接觸異性的環境下,相親算是一種好的選擇。”

“脫單”手冊

某婚戀諮詢師談到如何脫離單身時說,首先,“有恆產者有恆心”。經濟基礎是婚戀中避免不了的問題。作為男性青年來說,應該積極向上,提高自己獲取“麵包”的能力,為今後的兩人生活提供讓人認可的保障。對於女性青年來說,應該放眼長遠,注重雙方的共同努力才是幸福生活的基礎。

其次,廣交朋友,擴大圈子。積極融入集體活動,結交的朋友多了,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了,愛情也會隨之而來。再者,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單身是最好的升值期,如果身邊沒有喜歡的,那也許是實力還跟不上眼光。同時,放平心態,順其自然,不過度苛求。戀愛本就是兩個人的選擇,自然有合拍的地方也有不合拍的地方,要以一顆包容的心去面對。最後,單身男女們就算一個人生活也要好好對待自己,花一定會開,要忍耐要等待。

(達州日報社全媒體見習記者 趙曼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