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齊河:1.9億元建地下綜合管廊

德州新聞網訊(石勇王業婷蘇洪敏)6月11日,在齊河晏嬰路地下綜合管廊施工現場,主體結構正在加緊施工中。“管廊建成後,通過監控設備能快速檢測和排查地下管線,發生問題後一目瞭然,修繕地下管線,不用開挖道路,只需從檢修通道進入地下管廊即可施工。 ”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總工程師王正凱介紹。

據瞭解,晏嬰路地下綜合管廊為德州縣級城市首個開工建設的地下綜合管廊工程,總長800米,位於地下約7米深,採取矩形斷面,雙艙管廊內高2.4米,綜合廊淨寬3.6米,設計結構使用年限為100年。主體完工後,將進行管線入廊,包括給水、熱力、電力、通信等管線,預計8月份完成竣工驗收。

近年來,隨著齊河城市化進程加快,道路硬化面積增加,地下管線錯綜複雜,市政管線基礎設施增容和擴建頻率不斷提高,從而形成反覆開挖的“馬路拉鍊”問題。為此,經縣委、縣府研究決定,對城南新區、老城區等部分路段,規劃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地下綜合管廊就是在城市道路下建一個市政公用通道,將電力、通信、燃氣、供熱等各種管線集於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實施統一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 ”王正凱介紹。

齊河已經編制完成綜合管廊專項規劃,結合城區特點,將綜合管廊建設區劃分為優先建設區、宜建區、適建區、限建區、慎建區等5類,規劃城區為集約緊湊的佈局模式,形成“兩軸、三區、四核”城市佈局結構。他們以老城區、新城區和工業區等三個功能區為依託,沿陽光路、新華路的公共設施聚合帶向南拓展城市空間,沿齊安大街發展,帶動城市東西向拓展,形成城市公共設施聚合軸和城市發展產業主軸。此外,以原有老城區的商業服務中心、商務中心、城市綜合服務中心等為基礎,形成了承載城區傳統商貿及綜合生活服務等功能的老城區核心服務區、承接濟南商務功能的新城商務服務核心區、整合城市大型公共服務設施的新城區現代服務核心區和配合公共服務設施的工業區生活服務核心區等四大核心區,規劃到2020年建設完成晏嬰路、緯十七路、向陽路、緯十九路、新華路等5個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總長度為5公里。

今年,齊河計劃建設綜合管廊2.1公里,總投資1.9億元,包括晏嬰路、緯十七路、向陽路等3個工程項目,從而解決路面反覆開挖、架空線路密集等問題,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觀,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