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工時996,為什麼社會、企業家、工作人員等都各執一詞?

巴黎聖母院著火了,估計全國有很多人要發朋友圈感慨沒去看過,錯過美好。這種語言表達出什麼樣潛在含義呢?那就是,我有能力去,但是,太忙了,沒去看過,挺遺憾的。事實上,遺憾個屁,就是為了裝一下罷了。

996,這個破事,能炒作的如此厲害,我也是無語了。周鴻禕說的對,拿996說員工有創業精神,就是虛偽。公司又不是員工的,股東是各位大佬,員工的確就是用工資來買斷時間罷了。

工時996,為什麼社會、企業家、工作人員等都各執一詞?

之前,馬老師還挺直接坦誠,把工資和獎金的本質說的赤裸裸,讓人敬佩。用創業精神來扯淡加班,完全是虛偽,沒有必要。領工資的,說到底,就是沒膽量自己單幹,沒本事放棄高薪工作,不得不在工作崗位上生存罷了。愛不愛工作,是一碼事。創業精神,是另一碼事。兩碼事,硬要往一起說,的確就是忽悠了。

任何人,都不能確保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不施加技巧。迴避問題,躲過矛盾,粉飾語言,有時是必須的。太多的虛偽,太多的廢話,這樣的人,不值得深交。沒有人願意跟一個廢話機器浪費時間,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易,需要的是效率和真誠。

工時996,為什麼社會、企業家、工作人員等都各執一詞?

在中國的科技公司中,華為是最真誠的。股權,都是大家的。加班,不幹滾蛋。沒有這種冰冷的理性,也不存在敢跟美國叫號的科技巨頭。相比之下,其他公司,就別吹創業精神了。虛偽,是顯而易見的。

如何說話,是一種高深的技巧。不說,是基本。說,就要到位。似說非說,那是蠢貨。在恰當的時機,把恰當的話說到位,是一門學問。大多數情況下,人說的都是廢話。

工時996,為什麼社會、企業家、工作人員等都各執一詞?

平時,朋友之間扯淡、吹水,都是必須的。但關鍵時刻,如何有效的對話,的確是功夫,不是輕易能練出來的。問題的關鍵,還在於背後的人性。

你可能會詫異何以馬雲、劉強東這樣層次的企業家,何以會不懂得以工作時長而非工作業績考核員工表現的荒謬,何以不懂得戰術的勤奮無法彌補戰略的懶惰的道理?何以不懂得創新能力來自於主觀能動性與寬鬆的氛圍,而不來自於幾乎沒有生活空間的996?

其實,鼓吹996不過是一種變相的人力成本壓縮,反映了互聯網紅利期消失、創新過剩、“重複造輪子”現象愈演愈烈的行業現狀。很顯然,996的普及化將會進一步推高全社會的失業率水平,拉低勞動群體的平均所得,乃至進一步降低年輕人的生育意願,從而使中國經濟的產能過剩與消費不足問題更加突出。

工時996,為什麼社會、企業家、工作人員等都各執一詞?

996成為政治正確與中國互聯網職場上的“年齡歧視”是一體兩面,鼓吹年輕至上早已成了一種政治正確。因為年輕人一直是消費主力,而中老年群體則始終面臨著消費不足的問題。所以,討好年輕人、不顧中老年人體驗的“過度創新”大行其道。然而,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即便消費主義再怎麼鼓吹,陷入借貸消費泥潭的年輕人也很難再支撐起中國互聯網的高速成長與創新過剩。 而996的普及化正在進一步加速人口紅利的消失,讓中國的出生率持續低迷。

工時996,為什麼社會、企業家、工作人員等都各執一詞?

更何況,伴隨著養老金結餘的提前耗盡,中年時期的消費不振在80、90後一代身上只會愈演愈烈,這種“透支性工作、透支性消費”正在透支中國經濟的未來。 實際上,馬雲所鼓吹的這種“年輕時拼一把”的奮鬥價值觀,不過是對於勞動力剩餘價值的“竭澤而漁”,無論是從身體狀況、自我提升、代際培育等角度來看都是不可持續的。在短期內最大化“攫取”員工價值之後,這些公司就一把把35歲以上所謂“混日子”員工踢出了大門,讓全社會來承擔勞動力維護、休養更替的成本。

這不是一兩家公司的自然選擇,而是整個行業的“合謀”。正因如此,互聯網從業者的“職業生命週期”被大大縮短,35歲之後要麼晉升要麼沉淪,而沉淪的是沉默的大多數,這隻會讓中國年輕人以外的消費市場進一步塌陷。

強調加班文化的華為,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裡付出的對價是人均年薪60萬起。而之所以程序員們在今天開始被“激怒”,是因為那些仿效巨頭實行996的公司們,如今給不出相應的工資補償,又不再擁有夢想的加持。馬雲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員工離職,只有兩個原因:錢沒給到位;心裡委屈了。從去年年末創業公司有贊宣佈實行996,結果卻陷入法律與道德的雙重困境,到今天程序員們在GitHub社區裡“揭竿而起”,如今的“科比雞湯”已然堪比砒霜——“你見過洛杉磯凌晨4點的景色嗎?”“他已猝死於凌晨3點”。

工時996,為什麼社會、企業家、工作人員等都各執一詞?

金融業的紅利主要來自牌照帶來的壟斷地位,從業者的高收入源於公司平臺機會,所以從業者願意付出更多來換取更高的薪資和更好的發展機會。互聯網此前處於高速發展期,賺錢機會很多,從業者可以享受到行業發展的溢價。但隨著互聯網寡頭化的到來,個人能力將讓位於平臺優勢,金融業的現在就是互聯網的未來,996可能是碼農們不得不面對的趨勢和現實。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朋友請點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