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心臟科普」谷雲飛:救命神器ICD究竟是什麼?

最近有一個視頻在網上熱傳,1名植入ICD的患者在超市購物時突發暈厥、抽搐,然後ICD迅速放電,病人很快恢復正常,並自行站立起來,從容離開。

「心臟科普」谷雲飛:救命神器ICD究竟是什麼?

在病人出現危險的時候能起到救命作用,究竟這個神器ICD是什麼?它是怎麼工作的?適合哪些病人?且聽筆者娓娓道來。首先我們需要科普一下猝死的概念,簡單來說猝死指人因某種疾病突然間死亡。在我國每天約有近2000人發生猝死,而在猝死的患者中80%可能與心臟疾病有關,而在這80%的心源性猝死患者中絕大部分是由於突發的室速、室顫等惡性心律失常導致。一旦發生惡性心律失常,例如心室顫動,這時候心臟的收縮射血功能基本消失,人立即會出現暈厥、意識喪失,很快出現死亡,這種惡性心律失常最佳的搶救手段就是立即電擊除顫。迅速有效的電擊可以使得很多患者恢復正常心律。那麼猝死的發生很多時候悄無聲息,且隨時隨地發作,一旦發生不可能立即有醫護人員及醫療設備用於搶救,為了挽救這些患者的生命,ICD應運而生。

「心臟科普」谷雲飛:救命神器ICD究竟是什麼?

ICD全稱為植入式心臟除顫復律器。顧名思義,它是一臺能夠植入患者體內的除顫復律裝置,作用等同於我們在醫院裡看到搶救病人使用的臺式除顫器,不同的是ICD更加小巧,可埋藏於胸壁皮下,同時更加智能、功能也更加強大。具體來說ICD具有三大功能:1.起搏器功能。ICD本身就是一臺起搏器,在患者出現心動過緩、心臟停跳的時候可以及時發現,給予發放刺激信號,起搏帶動心臟。2.心律失常識別功能。ICD具有強大的觀察識別能力,可以隨時記錄分析患者的自身心電信號,它具有多種判別的方式來識別各種惡性心律失常,我們也可以根據患者發生惡性心律失常的不同來設置ICD的各種識別參數。3.除顫復律功能。有了準確的識別功能,ICD在發現主人出現惡性心律失常時,可以立即進行除顫復律治療,幫助恢復正常心律。對於部分室速可以不用放電電擊,僅僅採用心室快速起搏的方式(頻率要超過患者自身室速頻率)來終止心動過速,對於室顫或者難以超速抑制的室速ICD給予不同能量的電擊終止惡性心律失常發生。總體說來,ICD能按照預先程控和輸入的各種診斷與治療程序進行有效工作,最終使患者脫離險境,猝死得到有效預防。因此,凡植入ICD的患者如同終生享受心臟重症病房住院患者的醫療待遇,不僅持續心電監測、自動診斷室速、室顫,還能在幾秒鐘啟動和完成搶救治療,使患者轉危為安。因此,有人生動形象地說,ICD是把心電監測與治療延伸到患者家中,治療儀佩戴在身上,有效地預防猝死。

那麼究竟哪些人是發生惡性心律失常的危險人群而需要植入ICD呢?簡單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原發的可以導致各種惡性心律失常發生疾病。包括各種先天離子通道疾病,Brugada綜合徵、長短QT綜合徵、特發性室顫、兒茶酚胺敏感室速等等。這些疾病有發生心律失常基礎,容易造成猝死發生。第二類是繼發於各種嚴重心肌病變,易發生惡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最常見的是心肌梗死以後心臟擴大的患者、原發擴張性心肌病患者,以及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患者。其中對於心梗後心髒擴大以及原發擴張性心肌病患者,目前臨床較為多見。如果這些患者已經發生過室速、室顫絕對要植入ICD治療,而對於還沒有發生過室速室顫的患者,如果心臟擴大較多,心功能指標較差,那也是發生室速室顫的高危人群,也要植入ICD治療。

最後提醒各位患者,猝死發生在一瞬間,轉眼可能就陰陽兩隔,ICD價格雖高,但能夠大大提高猝死的搶救成功率,如果具有ICD植入指證,應該遵照醫生的建議,儘快植入,避免遺憾的發生。當然ICD雖為救命神器,但也並非萬能,很多疾病還需要配合藥物治療,共同維護患者的健康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