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大輪徑踏板摩托鈴木Address 110提新車初體驗

雖然現在最熱門的是SWISH,Address110估計也快沒貨了提車兩天還是來分享一下200KM的心得。

原本的17寸老檔車被酒駕撞到龍頭全歪,新的GSX-S150等的遙遙無期,接者就看到Address110這臺車。因為之前去泰國出差也是租那邊踏板摩托來騎,經驗還不錯,從思考到訂車大概只花了一天時間

原本是想要訂白色款的,不過問了經銷商白色款的出廠日都是2016年底,這太舊了啦無法接受,後來選擇了2017年中出產的Moto GP款,一開始看覺得很屁很騷包,不過看久越來越好看,贈品只剩下輪轂貼跟6次機油保養。

只是好奇說手冊寫10W40,但經銷商送15W40

大輪徑踏板摩托鈴木Address 110提新車初體驗

(提車時里程約1.9KM)

大輪徑踏板摩托鈴木Address 110提新車初體驗

置物:

先講講置物箱好了,我的無名全盔可以無礙放進去,只是有藍牙耳機的話會稍微卡卡的,需要橋一下位置放完之後前後還有小空間可以放抹布跟手套,深度基本上來說還不錯,但整體來說空間比我媽買菜車還小,這隻能說是把油箱放在後座的妥協/

(原廠送的6桶機油可以輕鬆放入)

大輪徑踏板摩托鈴木Address 110提新車初體驗

啟動:

這臺採用全時點燈,一開電門引擎燈會亮,然後聽到加壓的聲音,加壓完成後,按住剎車啟動即可,唯一的小抱怨就是啟動那一瞬間引擎聲很大,跟啟動後幾乎聽不到的引擎聲有很大的反差,邊撐有熄火裝置,個人覺得沒有到特別不方便,畢竟我也很少走走停停或騎短程,邊撐踢了就熄火也無不妥,但常常要送貨或到處騎車串門子的人可能就不適合了。

震動與噪音:

噪音不用說了,除了發動一瞬間,行駛時真的很小聲,震動的話,跟我媽的國產買菜車震的亂七八糟跟不規律不同,Address110的震動是小而綿密那種,騎了200KM完全沒有手麻感。

燈光:

剛提車的時候就發現燈光打太高,近燈可以打到快一樓天花板,遠燈快二樓天花板,馬上用工具調到最低,才不會怕閃到對面。不過老實說,這臺車的近燈燈光截止線很漂亮,遠光就遜一籌,不過亮度真的很猛,半夜三點沒有路燈的路段,遠燈開下去騎起來超安心。

另外,在社團裡看到很多人都有10000KM燒大燈的情形,大概是跟全時點燈跟鹵素燈泡有關吧,反正本人目前不打算改電,等燒了再來升級。

騎乘:

只能說讓我有回到東南亞騎機車的感受,跟老媽10寸買菜車比起來舒服太多了,雖然前300公里不敢亂催,市區騎乘50左右也很愜意。

雖然腳踏空間很小,但以本來180身高的腿長,完全不會撞膝蓋,騎起來也很舒服,很多人是有說坐墊稍硬啦,不過我還可以接受。

另外就是,這臺車的時速真準,剛提車騎50公里/小時GPS寫46-50公里/小時,快滿250時騎到80公里/小時,GPS寫75-78公里/小時

以前騎踏板摩托打9折是基本,打個85折也不意外。

本來這次騎乘總載重約100KG,平路輕輕鬆鬆加速上去沒問題,但磨合期遇到上坡只能慢慢龜上去,感覺車有點喘。

大輪徑踏板摩托鈴木Address 110提新車初體驗

至於制動,單活塞卡鉗的前碟剎真的很弱,長下坡按到底才有一點感覺,後面鼓剎好用多了,但也有可能是還在磨合,等滿兩千之後再觀察。

油耗:

目前只加了兩次95汽油,油耗各為2.2L及1.9L,比我想像中好太多了,畢竟載重快100還騎山路,之前檔車大概都只有2.9L。看磨合期結束後是否還會再增加另外油表沒有很準,到紅線大概還有0.5-1升,約可騎25公里以上。

優點:

大輪抑震性及過彎穩定性上頗優、坐姿舒服、油耗很棒

缺點:

置物空間小、前碟剎無力、換胎比較貴、油箱沒有特別大(5.2L)

結論:

原來踏板摩托也可這麼好騎,等第一次換完油滿七百再來分享高速心得。

大輪徑踏板摩托鈴木Address 110提新車初體驗

大輪徑踏板摩托鈴木Address 110提新車初體驗

大輪徑踏板摩托鈴木Address 110提新車初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