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五臺山——巧奪天工廣仁寺

五臺山——巧奪天工廣仁寺

廣仁寺山門

五臺山——巧奪天工廣仁寺

十方堂又名廣仁寺,位於羅睺寺東面,因寺門前掛著光緒皇帝御書“十方堂”而得名。

十方堂本來是羅睺寺接待蒙藏地區來五臺山朝聖的僧俗信徒的客堂,後於清代道光年間才獨立成寺。現存寺宇坐北面南,一進三院,佔地3645平方米。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中殿、後殿。

五臺山——巧奪天工廣仁寺

天王殿面寬3間,9.7米,進深6.8米,單簷歇山頂,無斗拱。頂脊中央有鍍金銅法輪和寶羊一對,與中殿、後殿殿脊上各自的大鍍金銅寶剎前後照應,金光燦爛。

五臺山——巧奪天工廣仁寺

中殿是寺中主殿,面寬3間,單簷歇山頂,四出廊。前置捲棚享亭,由36根明柱支撐。大殿門楣上懸光緒皇帝御筆“廣仁寺”木匾一塊,四種文字,九龍鑲邊,十分精緻。殿內中央供奉宗咯巴和藥師佛、阿彌陀佛、釋迦摩尼三位主佛。四周的壁龕內供有佛像千餘尊,因殿內佛像眾多,又被稱為千佛殿。

五臺山——巧奪天工廣仁寺

後殿,又稱文殊殿,面寬5間,17.8米,進深11.2米,單簷歇山頂,前出廊,有斗拱,每間4攢。中間3間是彌勒殿,內供彌勒銅像。他的左邊是銅鑄的豎三世佛:燃燈佛、釋迦佛、彌勒佛。右邊是銅鑄的阿底峽尊者。香案上還供著宗咯巴及其弟子的銅像8尊。

五臺山——巧奪天工廣仁寺

宗咯巴是藏傳佛教中格魯派的創建者,十方堂內的這一派僧侶也被稱為黃衣僧,他們戴黃帽,身穿黃色袈裟,故稱黃教。五臺山的喇嘛寺都是屬於格魯派的黃教寺院,所以又稱黃廟。

五臺山——巧奪天工廣仁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