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雲中誰寄錦書來

第五屆龍少年文學獎作品

廈門實驗中學——鍾佳雯

雲中誰寄錦書來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

心底有個地方叫永遠,她靜靜地佇立與浩蕩天地間,在春去秋來,日月星辰裡,全身毫不經意地散發著清甜。千百年的塵埃,歲月風霜的洗禮,也無法堙沒她與生俱來的美麗。而這般讓我魂牽夢縈的,便是家鄉。

自古以來,家鄉這個地方,是多少遊子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雲中誰寄錦書來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客家人。家鄉沒有撐著油紙傘傍水而居的風韻,但那被群青渲染開來的青山,浸著花瓣的涓涓流水,投影在波心的花樹,都在內心的柔波深處盪漾開圈圈漣漪。

思忖明白,回憶逆流而上,隔過黑暗,那些美好的事物,溫柔的手指挽住時間的長髮,在髮間悄然掠過,一如媽媽溫柔的手指。

簸箕板的味道依然在唇齒間流蕩。氤氳在時光裡成了星星點點的色塊,青的蔥,紅的蘿蔔,白白嫩嫩的皮。這是家的味道;被水墨丹青捲起的家鄉,熹微的晨光,清香的泥土,淅淅瀝瀝的小雨後,若即若離,像極了少女曼妙的情愁;落日在山的那頭跳躍,薔薇色的雲彩染紅了城市的半邊天,裊裊炊煙,星辰在白晝與黑夜的交界處發出光亮。這是家的影像;客家人質樸的熱情,誠摯的問候,是家的語言。

又再次深陷鋼筋城市水泥森林中,車水馬龍,繁榮過後徒增了幾分寂寞。眺望被灰色暈染開來的天,萬家燈火,卻沒有一盞為我而亮,而家鄉,迢迢仰望著也會安心。

雲中誰寄錦書來

注視那皎潔皓月旁的光暈,自古以來,你被多少遊子凝望?你聽了多少無窮的寂寞?你寄託了多少思鄉的情愁?每次月亮一彎,思念就圓。我所思念之處,那兒的夜涼如水,星辰流光相皎潔;那兒的一簾煙雨淅淅瀝瀝,輕輕擊打芭蕉;那兒的簸箕板的香味,總會勾起我濃濃的鄉愁,那兒的種種,層層躍進我的心裡,總讓我不由輕漾著喟嘆,最後滿腔熱血模糊了眼眶。

驀然回首,燈火闌珊處,停歇在我步履中的,是我心尖尖上的那朵花兒——家鄉。

微風沉醉的夜晚,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而我正如那遠去的大雁,越過千山萬水趕赴這心中的美好。一片細碎光影中,一個熟悉又朦朧的倩影,引著我走遠了。夢裡我一次次回去,從不會走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