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調研丨雙十一“馬太效應”:有淘寶鋪敗走拼多多 中尾部KOL紅利有限

創紀錄雙十一背後,產業內部正在趨於兩極化。

據星圖數據,2019 年雙十一當天成交額達 4101 億元,同比增長 30.5%,增速相較去年有所回升。具體到各平臺,阿里天貓雙十一全天交易額達 2684 億元,同比增長 25.7%;京東雙十一期間交易額為 2044 億元,同比增長 27.9%,雙十一當天交易額 731 億元;拼多多估計成交額超過 250 億元,同比增長 165.3%。

繁華背後,還有落寞的小商戶。相對頭部品牌商,小淘寶店市場情緒一直難言樂觀。雙十一前夕,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對86家電商小商戶進行了草根調研,淘寶店鋪、天貓店鋪均包含在其內,店鋪類型涵蓋服裝、文創飾品、護膚品、食品、小家電等。明確回應的有27家,其中6家表示,近幾年雙十一銷量有所下降(均為淘寶店鋪),6家表示變化不大(天貓、淘寶店鋪均有),9家表示有所上升(其中7家為天貓旗艦店)。

雙十一結束後,記者再次回訪了淘寶店家。有1家表示自家銷量有所增長,4家告訴記者,銷量與之前比差別不大, 另1家則表示“今年還沒有去年多”。

冷淡淘寶店,背後有著多重因素。“阿里以前提倡小而美的時候,大環境非常好,評分高的店不花多少錢也能被展示。後來側重點改成了銷量,銷量高的展示多,生意就更好;銷量低的展示低,就更沒生意,要刷單加花錢推廣一起才能有生意。於是興起刷單,一切就都變了,大量刷單的店才能被展示,不刷單根本沒生意,但刷單又會被查被罰款,生意從那時候就不好了。”有原創手工店店主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的說法,得到多位店家認可。

這種情況下,小商戶們做著選擇,進軍拼多多是其中之一。“有一部分淘寶店家已經在去往拼多多的路上了。”有護膚品淘寶店家稱。

這也體現在用戶活躍度上。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 2019 年 9 月,手機淘寶 APP 的 MAU 為 6.5 億,拼多多 MAU 為 4.0 億,京東 MAU 為 2.5 億,相較 2017 年 1 月分別淨增 2.7 億、3.9 億、約 9700 萬。同時, 淘寶、拼多多和京東 APP 的日活躍率皆有明顯提升。相較 2017 年 1 月,2019 年 9 月淘寶日活躍率提升 7.5pct vs. 拼多多 6.3pct vs. 京東 2.5pct。拼多多增長最為顯著。

另一頭,日漸被視為基礎設施的電商直播也發生著“馬太效應”。阿里方面向記者提供數據顯示,今年天貓雙十一期間,超過50%的品牌商家都抓住淘寶直播新風口,取得了顯著增長:全天淘寶直播帶動成交近200億元,僅用63分鐘就超過去年全天,開播商家數和開播場次同比均翻番。

但受益的似乎更集中於頭部主播。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關於KOL的草根調研涉及抖音、B站、微博等多平臺,粉絲量從1121到70萬,7位KOL均表示,工作量增長有限。“雙十一還是主要合作信的過的大牌,價格和數量沒有太大變化,廣告主要是做預售預熱。”有抖音KOL團隊稱,他們粉絲量超過70萬。

“雙十一接的廣告比平時多一點,檔期至少是半個月至一個月之前定的,今年雙十一比去年的廣告少些。”另有KOL表示,其粉絲量超過15.1萬。

頭部主播李佳琦在接受《封面》採訪時則坦承,“從今年1月份開始,月收入能突破到七位數”。

BOSS直聘發佈的《“帶貨經濟”從業者現狀觀察》顯示,“帶貨經濟”行業收入兩極分化嚴重,逾七成從業者月收入不過萬,近半數從業人員來自農村,超過半數從業者考慮轉行。44.3%的主播坦言團隊僅有自己一人,相比戀愛,71.6%的主播表示更想先賺錢。BOSS直聘本次調研了2342名“帶貨經濟”從業者,主要涉及購物主播、商務、短視頻策劃製作、經紀人、直播運營等帶貨生態核心崗位。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