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躁狂“巔峰”與抑鬱“低谷”並存的雙相障礙,不該被忽視


去年底上映的一部高分美劇《現代愛情》不知道大家看過沒?根據《紐約時報》同名專欄改編,幾乎都是真實的故事,旨在探討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結方式。


躁狂“巔峰”與抑鬱“低谷”並存的雙相障礙,不該被忽視

其中第三集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由美國著名演員安妮·海瑟薇飾演的女主角從15歲開始就患上了雙相障礙(有人稱之為躁鬱症)。她有時沉浸在自己的抑鬱世界裡無法上學,無法工作,也無法與人交往。她有時又興致極其高,充滿活力,可以很快速、優秀地完成學業及工作。


躁狂“巔峰”與抑鬱“低谷”並存的雙相障礙,不該被忽視

抑鬱的時候低落到谷底,消失不見;躁狂起來興奮到頂峰,示於人前。


躁狂“巔峰”與抑鬱“低谷”並存的雙相障礙,不該被忽視

再一次失去工作和愛人之時,所幸遇到一位讓她願意敞開心扉說出病情的友人,在具有共情心的開導下,她慢慢釋然,逐一致電過往的同學、朋友、愛人,解釋她總是消失不見然後斷絕來往的真實原因,得到他們的諒解。雖然病還未治好,但終是踏出了象徵希望的這一步,不是嗎?


躁狂“巔峰”與抑鬱“低谷”並存的雙相障礙,不該被忽視

躁狂“巔峰”與抑鬱“低谷”並存的雙相障礙,不該被忽視

躁狂“巔峰”與抑鬱“低谷”並存的雙相障礙,不該被忽視

雖然因劇情需要,可能在某些方面有點將病況誇張的嫌疑,但雙向障礙始終還困擾著多人。就連凱·雷德菲爾德·傑米森博士,世界躁鬱症研究領域頂尖專家,她本身也是一位雙相障礙患者,那本世界著名的《天才向左,瘋子向右》就是她的作品。


躁狂“巔峰”與抑鬱“低谷”並存的雙相障礙,不該被忽視

“只有上帝才知道,在我因為教養而進行的強烈自我約束和情緒控制之下,究竟隱藏著什麼東西。而裂縫就在那裡,我知道它們的存在,它們令我不寒而慄。

在經歷了別人不斷讓我降低抱負,或者抑制我的熱情等令人洩氣的過程之後,我才充分意識到,我的父母和他們的朋友對我的理想持有著多麼嚴肅認真的態度……

熱情如火的性格很容易讓人對打擊自己夢想的人毫無招架之力,幸運的是,我不但被熱心的家長們撫養長大,同時也是他們心中的寵兒。

我越來越清晰地看到,自己躁動不安的情緒和行為,根本無法支撐我完成醫學院的學習生活”

——節選自《躁鬱之心:我與躁鬱症共處的30年》,凱·雷德菲爾德·傑米森

據統計,目前雙相障礙患者企圖自殺的比例在25%~50%之間,而自殺身亡的比例接近15%,這比世界衛生組織所統計的世界範圍內的自殺率0.011%,高了近千倍!雙相障礙是否有引起你的注意呢?


躁狂“巔峰”與抑鬱“低谷”並存的雙相障礙,不該被忽視

什麼是雙相障礙?


● 既有抑鬱又有躁狂發作的一種精神疾病

● 生物化學、神經內分泌、遺傳等多種因素引起

●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及社會功能

● 治療方式包括藥物、物理及心理治療


就診科室:精神科、心理科。

雙相障礙屬於心境障礙的一種類型,指既有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的一類疾病。原因未明,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參與其發病過程,目前強調遺傳與環境或應激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這種交互作用的出現時點在雙相障礙發生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影響,臨床表現按照發作特點可以分為抑鬱發作、躁狂發作或混合發作。


雙相障礙的關鍵特徵是極端的心境波動,它之所以被稱為心境障礙,是因為它深深地影響一個人的情緒體驗和“情感”。它之所以被稱為“雙相”障礙,是因為患者的心境在高峰與低谷這兩極之間來回波動,相比之下,重度抑鬱患者的心境只沿著單極(低谷)發生波動。


躁狂“巔峰”與抑鬱“低谷”並存的雙相障礙,不該被忽視

在躁狂的“巔峰”狀態,患者可能會體驗到興高采烈或欣快的心境(極度快樂或欣喜若狂)或急躁的心境(極度憤怒和敏感),對睡眠的需要降低,且對自身的能力抱有迷之自信;與此同時,奔逸的思維還會讓患者更加健談;與平時相比,患者的精力和行動力都會明顯提高,注意力和知覺感官都會發生變化,可能會出現衝動和魯莽的行為。

躁狂停歇後,患者可能會逐漸陷入抑鬱狀態,也可能毫無徵兆地突然重度抑鬱。這時,患者可能會變得極度壓抑或極度沮喪、體重減輕、食慾減少、感到疲勞卻難以入睡等等。


躁狂“巔峰”與抑鬱“低谷”並存的雙相障礙,不該被忽視

躁狂或抑鬱的發作所持續的時間長短不一,短則幾天,長則數月。與通常人們所認為的不同,大約有40%的患者並不會交替地體驗到抑鬱與躁狂,而是同時體驗這兩種心境。有過混合發作的患者將這種經歷描述為“疲勞但極其興奮”的感覺。混合型躁狂症發作時,患者會感到格外悲觀、絕望、疲憊、不能全神貫注,但同時也仍感到興奮、焦急、急躁、有緊迫感、缺乏睡眠,而且思維飛速轉動。

雙相障礙的三種亞型


除了季節性雙相障礙之外,常見的還有Ⅰ型雙相障礙、Ⅱ型雙相障礙,以及伴隨有快速循環的雙相障礙。

Ⅰ型雙相障礙


根據《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4版,Ⅰ型雙相障礙患者至少會出現一次持續一週或以上時間的躁狂或混合發作,並且伴隨有興高采烈的心境和其他3個與躁狂相關的症狀(浮誇的思維、急促的言辭、奔逸的思維、跳躍的念頭、衝動的行為等)。

患者會以不同順序經歷躁狂和抑鬱發作,通常表現為心境從極度抑鬱轉變為極度躁狂。某些患者在經歷躁狂階段後,接著進入抑鬱階段,然後進入心境恢復正常(“情感正常”的心境)的時期。其他患者在抑鬱階段後進入躁狂階段,然後進入“情感正常”的心境狀態。另有其他患者出現“快速循環”的心境狀態。

在大多數情況下,Ⅰ型雙相障礙患者在一生中某個時段出現持續至少兩週的重度抑鬱症的5種或更多的症狀(心境抑鬱、食慾發生變化、精力匱乏感到疲勞、感到沒有價值、失眠或睡眠過多、有自殺的想法或舉動等),並且在此期間患者的日常生活機能出現衰退。


躁狂“巔峰”與抑鬱“低谷”並存的雙相障礙,不該被忽視

Ⅱ型雙相障礙


患者會交替出現嚴重的抑鬱發作與輕躁狂發作,通常表現為心境從極度抑鬱轉變為輕躁狂。輕躁狂是一種溫和形式的躁狂症,雖然它或許不會像完全躁狂那樣持續那麼長的時間(這種診斷的最低標準是4天),但是所表現的症狀是相同的。一般說來,雖然輕躁狂不會給工作、家庭或社交生活帶來很大問題,所以並不需要住院治療。

快速循環的雙相障礙


這種要麼伴隨著Ⅰ型雙相障礙發生,要麼伴隨著Ⅱ雙相障礙出現。在快速循環中,患者的心境迅速地在躁狂或輕躁狂或混合障礙與抑鬱症之間來回變化,而且一年中伴隨有4次或更多的障礙發作。某些患者具有“超弧度循環”,這意味著他們的心境在24小時之內會從一極轉變至另一極。

此型在臨床上較為少見。混合發作時躁狂症狀和抑鬱症狀均不典型,容易誤診為分裂心境障礙或精神分裂症。


躁狂“巔峰”與抑鬱“低谷”並存的雙相障礙,不該被忽視


雙相障礙可以通過諸如鋰鹽、雙丙戊酸鈉、卡馬西平、拉莫三嗪之類的心境穩定藥物來治療。同時,服用抗抑鬱的藥物或藥劑可以控制患者的焦慮症狀或思維方面的問題。此類藥物治療需要患者定期地找精神病醫生就診,並檢查的血藥濃度,以確保藥物的副作用不會對患者的正常社會生活造成太大的困擾。

患者也可以參加個體心理治療和家庭心理治療或參加支持團體而獲得更多心理支持。心理治療可能會幫助患者更為全面地瞭解自己的疾病,學會預防復發、檢測心境和醒睡週期,並在家庭和工作場所中更好地發揮正常的機能。


躁狂“巔峰”與抑鬱“低谷”並存的雙相障礙,不該被忽視

(1)個體化治療原則 需要考慮患者性別、年齡、主要症狀、軀體情況、是否合併使用藥物、首發或復發、既往治療史等多方面因素,選擇合適的藥物,從較低劑量起始,根據患者反應滴定。治療過程中需要密切觀察治療反應、不良反應以及可能出現的藥物相互作用等及時調整,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從性。

(2)綜合治療原則 應採取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心理治療和危機干預等措施的綜合運用,提高療效、改善依從性、預防復發和自殺、改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

(3)長期治療原則 由於雙相障礙幾乎終身以循環方式反覆發作,其發作的頻率遠較抑鬱障礙為高,因此應堅持長期治療原則。急性期治療目的是控制症狀、縮短病程;鞏固期治療目的是防止症狀復燃、促使社會功能的恢復;維持期治療目的在於防止復發、維持良好社會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躁狂“巔峰”與抑鬱“低谷”並存的雙相障礙,不該被忽視

預防

隨訪研究發現,經藥物治療已康復的患者在停藥後的1年內複發率較高,且雙相障礙的複發率明顯高於單相抑鬱障礙,分別為40%30%

。服用鋰鹽預防性治療,可有效防止躁狂或抑鬱的復發。心理治療和社會支持系統對預防本病復發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應儘可能解除或減輕患者過重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幫助患者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及問題,提高患者應對能力,並積極為其創造良好的環境,以防復發。

儘管患者將來可能依然會出現高漲的和低落的心境發作,但是憑藉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其他人的支持等,患者的心境障礙的發作會變得愈來愈少,並且嚴重程度也會越來越輕微。憑藉著其他人的幫助和支持,患者實際上是完全能夠承擔相當的社會責任,並實現家庭和事業上的許多目標。


躁狂“巔峰”與抑鬱“低谷”並存的雙相障礙,不該被忽視

參考文獻:

1. 戴維·J.米克羅維茲(David J.Miklowitz),《心理自助系列·雙相情感障礙:你和你家人需要知道的(第2版)(最新版)》,2013

2. 方貽儒,汪作為. 雙相障礙臨床研究現狀與趨勢.《 上海精神醫學 》 ,2011

3. 秦振洲.    重複經顱磁刺激聯合碳酸鋰、喹硫平治療雙相障礙抑鬱發作的4周單盲隨機對照試驗.《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 》 , 2013

4. 王祖新.    雙相障礙在新世紀的挑戰(上).《 臨床精神醫學雜誌 》 , 2002

5. 林鄞,曹莉萍,溫光池,李煙等.    穩定期雙相障礙Ⅰ型患者執行功能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 》 , 2008

6. 江開達.    第二代抗精神病藥在雙相障礙躁狂發作中的應用.《 中華精神科雜誌 》 , 20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