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 活一場人生的來去從容

齊莊公在位的時候,有一位武士名叫賓卑聚,夢見一個強壯的男子,穿著白色的鞋子,黑色的劍鞘,跟著自己叱責,往自己臉上吐唾沫,驚慌地醒來,只不過一個夢啊。他卻整夜坐著很不開心。第二天叫來他的朋友對他說:“我從小好勝,到如今六十歲了還沒有過挫敗受辱的。昨夜受辱,我要找到個樣子的人,希望找到了就好,找不到就只有死了。”每天清早和他的朋友站在四通八達的道路上,三天沒找到,回去自殺了。

如何對待煩惱?賓卑聚缺少的不是忍耐的耐力,而是一種透徹的智慧,是一種正確面對煩惱的態度。在六度波羅蜜裡面,就有一個忍辱波羅蜜。什麼是忍辱波羅蜜,不是一場咬牙切齒的忍耐,而是用一種透徹的態度,去看破那些夢幻泡影的煩惱對內心的侵擾。

活一場人生的來去從容

在古代漢語裡面,這個忍不僅僅只有忍耐的意思,它還有個更深刻的意思“認識,通透”。都說忍字是心頭上的一把刀,的確是這樣啊,這把刀,就是智慧刀,般若劍,就是一種對生命的透徹認識。簡單地說,什麼是忍辱,就是洞徹那些煩惱的虛幻不實,從而不在那些虛妄的煩惱中自我折磨 。

什麼是煩惱?就像夢境,就像影子,就是一場幻化,是一場了不可得。它可以從因緣而生,也會隨因緣而滅,沒有什麼值得執著;它也可以是自己的那一場自作多情的折磨,有了自己自作多情的偏見,才會有那些自作多情的煩惱。

什麼是忍,忍是一種洞徹,忍是一種安住,忍是一種從容,忍是一種自在,它是一種對煩惱的不迎不拒,它是一種在煩惱中的縱橫灑脫。是啊,那些煩惱,本來就沒有出生,哪裡來的消滅呢?不是生活裡的那些煩惱虧欠了我們,而是我們欠生活一個客觀的表達,就是一種透徹的智慧,就是一種從容的態度。

活一場人生的來去從容

對那些煩惱,不驚不懼,不怖不畏,這是一種忍;對那些煩惱,深入觀察,當下解脫,這是一種忍。知道這寬闊的世界,是自己心地的一種呈現;知道這無量的煩惱,都是自己生命的一種表達,這更是一種忍。

洞徹那些煩惱菩提的無礙,洞徹那些生死涅槃的自在,從一沙一塵中洞徹這世界的真相,從一花一葉中感悟生命的自在,這更是一種忍。

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不在那些生死煩惱中沉溺,不隨著那些生死煩惱流轉,不離開這世間,卻超越了這世間,這更是一種忍。

讓心地透徹如清水,清楚地映徹著這天光雲影,讓這世界的真相,一時洞徹;讓這世界的美好,一時呈現;這更是一種忍。

活一場人生的來去從容

歲月不是一種蒼涼,而是一種簡單。生活裡的那些煩惱,只是一種生活的常態。生命的價值,從來就不在於得到了什麼,而是能不能活出這生命的天高雲淡。生命的價值,從來是這生命本身,在於如何解讀生命,如何對待生命,如何超越生命。

什麼是生活,生活不是一場對煩惱的被動接受,不是一場對煩惱的無能為力,而是用一種恰當的態度去化解煩惱的傷害,是一種生命的活潑。對那些煩惱,不糾結,看破;對那些執著,不粘著,放下;對那些生死,不畏懼,坦蕩;對那些經過,不躲避,歷練。

如何讓心地透徹,又如何從煩惱中解脫?生活裡的那些峰迴路轉,正好當做風景去欣賞;生活裡的那些一葉障目,正好當做突破自我的契機。這世界有多大,就在於你對生命的解讀,就在於你對生命的態度。願你的那些歲月經過,從來就不要辜負這生命的苦口婆心。

活一場人生的來去從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