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車市寒冬,“馬太效應”為何會對捷途失效?

車市寒冬,“馬太效應”為何會對捷途失效?

自去年起,曾經欣欣向榮的國內汽車市場,突然變了臉,展露出它弱肉強食的殘酷一面。當頭部企業揮舞鐮刀,弱勢品牌淪為韭菜,人們普遍認為,只有極少數實力雄厚的“幸運兒”能笑到最後,而根基尚淺的新創品牌將是第一批出局者。

然而,凡事總有例外,在去年車市“至暗時刻”入局的奇瑞控股捷途品牌,不僅沒有淪為“馬太效應”的犧牲品,反而呈現出異軍突起之勢。

車市寒冬,“馬太效應”為何會對捷途失效?

據廠家介紹,在自主品牌市場不斷縮水的大環境下,捷途卻用15個月急速達成15萬+的銷售規模,建立了1800多個網點,粉絲人數超30萬……這組數字已足夠驚人,但捷途並不打算就此止步,他們為自己制定的2020年銷量目標高達20萬輛。以今年預計銷量13萬臺計算,這意味著捷途品牌明年的增長幅度要超過50%。

人們不禁好奇,捷途的增長動力和爆棚的自信究竟從何而來?為什麼“馬太效應”會對它失效?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談銷量,最先說的一定是產品。從去年1月品牌正式亮相至今,捷途已緊鑼密鼓地上市了4款SUV產品,其中包含EV和Coupe車型。

車市寒冬,“馬太效應”為何會對捷途失效?

捷途營銷中心總經理李學用認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依託奇瑞集團強大的正向研發體系和質量把控能力,捷途能夠迅速響應消費者需求,以密集上市的新車持續推高品牌的市場熱度。

從第一款車型捷途X70,到剛剛上市的捷途X95,捷途的每一款產品都在顏值、空間、配置,以及性價比上具有明顯優勢。李學用說,“不怕用戶糾結賣哪款,這對我們來說是幸福的煩惱,怕的是消費者根本不關注你,不把你納入考慮範圍。”

不過我們都知道,存量市場,品牌間的競爭已全面升維,僅有產品一張牌,是打不贏牌局的。捷途的快速增長應該還有其他原因。

車市寒冬,“馬太效應”為何會對捷途失效?

未來車市競爭,拼的是佔領用戶心智的能力

如今,由於新技術的普及提速,加之供應商體系雷同,車企想在產品功能上取得重大突破,或打造出顛覆性產品,難度巨大。在汽車普遍同質化的情況下,消費者無法通過對比參數或到4S店簡單試駕,清晰感知產品的特點與優劣。

同時,隨著消費升級,用戶也不再把汽車視為單純的交通工具,消費心理已從產品認同,逐漸轉變為價值認同。有營銷專家稱,用戶買的不是產品,而是產品映射下更好的自己。

在兩方面的共同作用下,購車決定中的理性因素越來越少,直至完全屈從於感性因素;消費者對於品牌的熱愛,最終會成為推升銷量的終極力量。

車市寒冬,“馬太效應”為何會對捷途失效?

“水滴傳播理論”認為,未來車市競爭,拼的是佔領用戶心智的能力。在全球汽車行業,特斯拉無疑是心智佔領的大師,它已經充分證明了用戶熱愛的力量。而在國內,筆者發現,捷途也憑藉對於心智佔領理論的深刻理解,為整個行業帶來啟發。

“人設、場景、體感”,捷途為車主打造“旅行+”生態

李學用坦言,捷途並沒有在本質上做出創新,只是迴歸了“營銷的本源”。品牌提出“最理解客戶的需求、最貼近客戶的營銷和最愉悅客戶的體驗”的“三最”營銷理念,專注精耕“旅行+”市場,打造多角度全方位愉悅客戶的三維營銷體系。

車市寒冬,“馬太效應”為何會對捷途失效?

這一理念與水滴汽車不謀而合:真正的品牌營銷,一定要發現“震源”,“震源”就是傳播的原點,是產品的痛點、亮點、癢點,然後圍繞這個“震源”,按照相應的節奏和套路,去做撩撥、暗示和發酵。同時,有價值的好產品,也必然要圍繞“人設、感官體驗、場景”三要素,進行全方位的立體塑造,將晦澀的參數與技術,轉換成鮮活的感官體驗,實現與感性消費者的同頻,點燃他們心中的熱愛。

捷途率先洞察到,消費升級趨勢下,用戶自駕出遊的需求正與日俱增,於是他們將“旅行+”作為品牌的“震源”,圍繞自駕旅行場景下,用戶在車內空間、舒適性、導航便捷性、駕駛安全等方面的痛點,有針對性地強化和包裝產品相應的特點。目前來看,消費者的認可度很高。

車市寒冬,“馬太效應”為何會對捷途失效?

對於旅行市場太小眾的質疑,企業領導並不認同。現在嚮往詩和遠方的人很多,雖然千人千面,但捷途運用“人設、感官體驗、場景”的立體營銷方式,讓產品與不同消費人群建立觸點。

用戶數據顯示,捷途車主有男有女,涉及多個年齡層和職業,其產品的銷售地域也鋪蓋了全國主要省市。奇瑞控股集團副總經理、捷途總經理鮑思語表示,“只要我們能夠想用戶所想,擊中他們的全部痛點,其實‘旅行+’的市場還是足夠大的。”

車市寒冬,“馬太效應”為何會對捷途失效?

奇瑞控股集團副總經理、捷途總經理鮑思語

在採訪中,李學用提到的一個細節,引起了筆者的注意。他說,“目前捷途營銷團隊50%的精力和財力,都放在了用戶買車後的部分”,這與大多數車企更關注售前和售中部分的做法有明顯差異。捷途希望為用戶打造全價值鏈服務,為此他們正在建設捷途“旅行+”生態圈,並與方特、攜程、格林酒店,以及多地文旅集團結成夥伴關係。

“只要是捷途車主,就能自動成為攜程白金卡會員,攜程會為他們推出專屬旅行線路。”李學用說,“捷途車主還是方特VIP會員,每季度可獲得3張半價遊園票。明年‘旅行+’生態圈還會進一步升級,增加與用戶的互動,持續為他們提供驚喜體驗。”

車市寒冬,“馬太效應”為何會對捷途失效?

捷途營銷中心總經理李學用

雖然眼下用戶選擇捷途還是因為產品,而不是生態,但鮑思語相信,服務與體驗一定是汽車消費的新趨勢。“這一兩年,我們建立‘旅行+’生態圈的努力初見成效,” 他說,“消費者的思維方式正在改變,一旦我們把生態圈做到位,將助力品牌的持續成長以及捷途銷量的倍增。所以說,我們是在佈局未來。”

對於明年20萬的銷量目標,捷途領導在表示樂觀的同時,也保持著清醒的認識。“隨著產能的提升,捷途的銷量還將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李學用說,“但我們還談不上成功,只能說起步比較順利。”

車市寒冬,“馬太效應”為何會對捷途失效?

鮑思語也表示,捷途作為後來者,不敢有一分一秒的懈怠,明年市場形勢依舊嚴峻,但他相信,“真正關注用戶,對用戶的理解程度超越對手的新興品牌”,仍然大有可為。

在捷途X95的上市發佈會上,一位90後女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曾是X70的車主,開了一段時間覺得捷途的車不錯,服務也很好,於是這次又給自己定了一臺X95。李學用說,像她這樣第二輛車仍然選擇捷途的用戶,還有不少。

可見,捷途的心智佔領策略已收到了效果,對品牌充滿熱愛的粉絲群體正在形成。相比企業的銷售成績,水滴汽車認為,捷途的發展理念更值得我們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