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國寶”張瀾受邀北上與毛澤東共商建國大計

1949年的一天,住在香山雙清別墅的毛澤東交代身邊的工作人員李銀橋,給他找件好些的衣服換換,因為他要接見一位很有威望的民主人士。李銀橋挑了又挑,也沒找到一件不破或者沒有補丁的衣服。新做已來不及,毛澤東只好穿了一件整潔乾淨的補丁衣服站在雙清別墅門口等著訪客的到來。

李銀橋派人下去接客人的時候,毛澤東又專門交代,一定要把車開慢一點、穩一點,他是“國寶”,千萬不能把珍貴“文物”碰壞了。話沒說完,他自己就笑了。

“國寶”張瀾受邀北上與毛澤東共商建國大計

張瀾(左),我國著名民主革命家、中國民主同盟主席,被毛澤東稱為“國寶”

被毛澤東稱為“國寶”的,是我國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中國民主同盟主席張瀾。張瀾是四川南充人,生於1872年,清末秀才,因字表方,人稱“表老”。1941年3月,張瀾等人協商建立中國民主政團同盟,“使之成為一個大的力量,居於國共兩黨之間,調和監督,以期全國終能達到民主的團結”。1944年9月,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改稱中國民主同盟,張瀾任主席。

毛澤東與張瀾第一次見面,是在1945年抗戰勝利後。8月28日,毛澤東為謀求國內和平,親率中共中央代表團赴重慶與蔣介石談判。當天,張瀾得知毛澤東將到重慶的消息,立即決定與沈鈞儒、黃炎培等一起去機場迎接。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多次拜訪張瀾,交換對時局的看法。毛澤東態度謙遜、平易近人,給張瀾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感嘆地對身邊的人說“大家都應向他(毛澤東)學習”。

1946年,蔣介石悍然發動全面內戰後,著手從政治上給自己的統治披上民主的外衣,非法召開“國民大會”。張瀾堅持“民盟不應參加分裂的國大”,拒絕出席。張瀾的言辭和行動引起國民黨強烈不滿,1947年10月28日,國民黨內政部宣佈民盟為非法團體,民盟被迫轉入地下,一部分力量轉移到香港和海外。張瀾年近80,積勞成疾,周圍又有特務緊盯,留在了上海。1949年初,國共戰場形勢發生重大變化,“代總統”李宗仁希望他出面調停國共兩黨關係,張瀾斷然拒絕,說:“現在是革命與反革命鬥爭,而我們站在革命的一邊,所以不做調解人。”

“國寶”張瀾受邀北上與毛澤東共商建國大計

張瀾(右)、羅隆基在上海虹橋療養院,被荷槍實彈的國民黨特務和士兵晝夜輪班監視

此時的張瀾,住在上海虹橋療養院,特務日夜監守,還有荷槍實彈的士兵不分晝夜輪班監視。遠在北平的毛澤東得知張瀾的處境,當即指示:張瀾、羅隆基是民盟的領袖、新政治協商會議的代表,告訴上海的同志們,一定保證他們的安全。

5月10日,國民黨上海警備司令部第三大隊副隊長閻錦文帶著武裝特務闖進虹橋療養院,用槍逼著張瀾和民盟副主席羅隆基(當時也在療養院治病)跟他們走。張瀾臨危不懼,厲聲斥責說:“你們可以用槍打死我,但我決不離開這裡!”張瀾的凜然正氣感染了當日值班的副院長鄭定竹,他挺身而出,用身家性命擔保,讓張、羅二人繼續留在醫院治病。此後,特務們對張瀾嚴加看視,輪班值守,把張瀾和羅隆基囚禁在一間病房達一個多月。5月24日,國民黨軍隊從上海撤退之際,特務頭子下令要以送張、羅到臺灣為名,秘密綁架到吳淞口外,沉屍江中,由閻錦文負責執行。當晚,閻錦文荷槍實彈來到張、羅病房,大聲喝道:“張瀾、羅隆基快些上車,我們是奉命轉移,不得延誤。”張瀾、羅隆基被押上一輛汽車。但是汽車卻開到了起義將領、上海警備司令楊虎家裡。中共地下黨員和解放軍便衣立刻迎上前去,祝賀他們安全脫險。原來,周恩來對營救張、羅早已做了周密安排,閻錦文是地下黨組織通過楊虎安置的保衛張、羅的人。當張瀾得知自己是在毛澤東關心下被營救到達解放區時,對羅隆基說:“努生(羅隆基字努生),看見沒有?恩同再造!”

5月27日上海解放,31日張瀾致電毛澤東、朱德祝賀上海解放。6月1日,毛澤東電邀張瀾北上,共商建國大計。

張瀾接到電報,立即由上海乘車到北平,下榻北京飯店。毛澤東得知張瀾到北平的消息後,準備第二天親自前去拜訪。張瀾對毛澤東親自來看望十分感動,堅決要求到香山拜訪。那天,毛澤東在雙清別墅門口相迎。張瀾一下車,毛澤東便迎上前去扶著老先生,邊往院裡走邊說:“我說不要您上山,有事我可進城。您老應多保重身體,我們還要共同建設新中國。”

張瀾說:“這是我幾十年的願望。雖然我年齡大了,但很高興能看到這樣偉大的勝利,我還要再活十年,為建設新中國盡力。”

二人會見時,談及民盟過去對新政府內政外交的意見。那是1948年10月,吳晗離滬北上之際,張瀾、黃炎培、羅隆基等託他向中共中央轉交一封建議信。信中提出,如果民盟參加聯合政府,要保留其退出的權利,實際上如同西方國家的反對黨;並建議新中國實行“協和外交”,即美蘇並重的外交方針。

時過境遷,張瀾向毛澤東表示,民盟被迫解散,合法在野黨的幻想破滅,使我們明白,第三條路線在中國行不通。民盟一部分中委在香港召開一屆三中全會,公開提出反蔣反美政策,我們留在上海的中委內心是贊同的。這在民盟歷史上是一次根本性的轉變,由一個走第三條路線的中間派,轉變為中共領導下的民主黨派。我們現在就是以這種地位參加新政協的。他還深有感悟地說:“從今日的國際關係看,美國不可能放棄支持國民黨政權的政策。這樣,我們同美國的關係不可能從根本上改善。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如主席所說,一邊倒。我理解,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毛澤東善解人意地說:“張表老的意見很對,我們現在可以明確一點,民主黨派不是在野黨,而是在朝黨,我們早就設想,未來的新政府將是聯合政府,民主黨派將在這個政府中佔有一定的地位。我們要聯合執政,因為我們大家都是一道鬥爭過來的,民主黨派也有功勞的。”他還解釋說,民主黨派有民主黨派的作用,這種作用往往是我們起不到的。

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張瀾在開幕式上講話說:“中國今天這個新民主主義的局面,是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主席英明領導的結果,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勇戰鬥,和全國各民主黨派、各民主階級的民主分子奮鬥犧牲的結果。”“我們要把握這個千載一時的建國機會。我們要在毛主席領導之下,精誠團結,共相勉勵,以完成這個建設新中國新社會的歷史使命。”

“國寶”張瀾受邀北上與毛澤東共商建國大計

毛澤東與張瀾在天安門城樓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張瀾在給兒子張喬嗇的信中寫道:“今天是由新民主主義走上社會主義,再走上共產主義。決不再走英美帝國資本主義的民主的路。”

來源:《老一輩革命家在香山》,北京出版集團公司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編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