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這些古畫中為何出現“眼鏡”、“暖手寶”、“熨斗”?是穿越了嗎

提到幾百年前的古代人和他們的生活,很多人認為那時候沒有電視、沒有手機、沒有網絡、去外地旅遊也很麻煩,所有的一切都非常落後。而我們現在的一些日用品比如眼鏡、人字拖、墨鏡、熨斗、暖手寶等,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但是在500年前的古畫中,竟然也有這些“日用品”,這是穿越了嗎?

這些古畫中為何出現“眼鏡”、“暖手寶”、“熨斗”?是穿越了嗎

先說一下眼鏡,現代人戴眼鏡的比比皆是,上到老人下到孩童,可以說現代人與古代人的一個顯著的區別就是很多人臉上多了兩塊玻璃片,所以很多人認為這是現代的產物。其實不是這樣的,在500多年前的明朝,有一位著名的畫家仇英,他在一幅畫《南都繁會景物圖卷》中,就畫了幾個戴眼鏡的老者。這是現代人穿越到明朝,被畫家畫了下來嗎?

這些古畫中為何出現“眼鏡”、“暖手寶”、“熨斗”?是穿越了嗎

並非如此,其實我國關於“眼鏡”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宋朝,當時有個作家趙希鵠寫了一本書,叫作《洞天清錄》,書中這樣記載:“靉靆(眼鏡),老人不辨細書,以此掩目則明。”意思是眼鏡這種東西,如果老年人看不清楚書上的字,將其戴上就可以看清楚了。在明朝的時候,眼鏡由中國傳到了意大利,後來西方的工匠將它改良後,漸漸的普及起來。所以說眼鏡並非現代的產物,而是宋朝時候就有了,距今800多年了。

這些古畫中為何出現“眼鏡”、“暖手寶”、“熨斗”?是穿越了嗎

墨鏡也很受現代人喜愛,開車的時候為了防止陽光晃眼睛,很多司機都會戴上一副墨鏡。此外,還有一些熱愛潮流的年輕人都會隨身佩戴墨鏡,看起來時髦極了!而上面這幅古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商店裡的老闆戴了一副墨鏡,正在與顧客聊天。根據畫中人物的穿戴,可以看出來描繪的是清朝之前的朝代,距今至少500年了。

這些古畫中為何出現“眼鏡”、“暖手寶”、“熨斗”?是穿越了嗎

在我們現代,人們在夏天都會穿一雙人字拖出門,一來涼快,二來也方便,並且這也成為了一種潮流。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這幅宋朝的古畫《五百羅漢圖》中,竟然也出現了一雙人字拖,而且配色非常的“潮”!

這些古畫中為何出現“眼鏡”、“暖手寶”、“熨斗”?是穿越了嗎

不管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所穿衣服都是布料做的,這也就導致衣服很容易起皺,現代人有電熨斗可以將衣服熨平,那麼古代人會怎麼做呢?其實在古代也有熨斗,只不過那時候沒有電,只好用火炭來加熱熨斗。唐朝有一幅名畫《搗練圖》,描繪的是唐代貴族婦女搗練縫衣的工作場面,這幅畫中生動地描繪了搗練、織線、熨燙三組場的三個場景。沒想到在1400多年前的唐朝就有熨斗了,可見古人的智慧真是無窮無盡!

這些古畫中為何出現“眼鏡”、“暖手寶”、“熨斗”?是穿越了嗎

在現代,冬天如果天氣太冷了,大家都會待在家裡,北方有暖氣,南方有空調。不過也有必須外出的時候,這時隨身帶一個暖手寶,就可以解決寒冷的問題了。而在古代怎麼辦呢?這幅南宋著名畫家劉松年所畫的《茗園賭市圖》中,可以看到左下角的女子手提一個小火爐,邊走邊取暖,這種便攜式的小火爐,跟我們現在隨身攜帶的暖手寶是一樣的。

這些古畫中為何出現“眼鏡”、“暖手寶”、“熨斗”?是穿越了嗎

為什麼這麼多現代的日用品會在古畫中出現呢?其實很簡單,因為這些日用品不論在哪個年的都是必需品,老百姓有這方面的需求,就會運用智慧去創造這些工具。當然古代由於條件有限,所創造的日用品相對現代來說是比較簡陋的,但是人類社會就是這樣不斷的進步的。此外研究一些古畫也非常有趣,因為古畫是對古人生活最直觀的記錄,從中我們可以瞭解很多古代的民俗風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