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經常手腳發“麻”的人,可能是這7種病在找你“麻”煩

“一覺醒來,整個手臂都麻了,像有無數只螞蟻爬過,休息幾分鐘後症狀又消失了”,不少人都有這樣的體驗。這種由末梢血液流通不暢、神經受外力壓迫等引起的生理性麻木,對健康影響較小。但如果長期或無明顯誘因出現手腳的間歇性麻木,甚至夜間因麻痛而突然醒來,千萬要警惕。

1.手腳發麻的7個真相

經常手腳發“麻”的人,可能是這7種病在找你“麻”煩

手腳麻木是個危險信號,老年人尤其要警惕,總結起來,主要有7大原因。

01 臂神經受壓

睡眠中如果姿勢不正,頸項偏斜或手臂受壓,就會引起手發麻。這時只要換姿勢睡,活動一下手臂,麻木感便可消除。

02 頸椎病

經常單手麻木,很可能是頸椎病引起的。主要由於長期頸椎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等,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近七成手麻症狀由神經根型頸椎病引起。

03 腦梗

手指麻木出現在一側肢體,另一側完全正常,同時伴有頭痛頭暈、視線模糊等症狀時,要警惕腦梗。其引起的肢體麻木通常是急性的,一定要及時送醫。

04 糖尿病神經併發症

糖尿病會產生多種併發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就是其中之一,伴有四肢對稱性麻木症狀,下肢麻木最常見。

經常手腳發“麻”的人,可能是這7種病在找你“麻”煩

05 痛風

臨床顯示,手麻患者中約有1%是痛風所致,可能因尿酸沉澱在正中神經處導致。

06 營養不良

長期胃腸功能障礙或食物攝入減少易導致身體缺乏蛋白質和維生素,引起周圍神經炎和神經根損害,從而造成手腳麻木。

07 藥物副作用

呋喃唑酮、氧氟沙星等抗菌劑可能導致肢體麻木,這種麻木通常從手腳開始,逐漸向上蔓延,常伴有過敏或感覺異常。因此服用這些藥物應嚴格控制劑量。

2.7件小事緩解手腳麻木

手腳麻木是很多疾病的常見併發症,特點是容易反覆發作,不易徹底根治。要想擺脫手腳麻木,不但要堅持藥物治療,在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很多細節。

01 合理飲食

飲食要清淡、少鹽,少攝入動物脂肪,多食高纖維蔬菜,可幫助軟化血管,緩解手腳麻木。

02 多飲水

多飲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腦供血。

經常手腳發“麻”的人,可能是這7種病在找你“麻”煩


03 補充維生素

老人要適當補充維生素B1和B6、維生素C,提高身體代謝功能,緩解手腳發麻症狀。

04 適度運動

午後或傍晚,可在戶外進行散步、慢跑、打太極等運動,但不可時間過長或運動量過大,運動前先熱身10分鐘(伸腿、扭腰等)。

05 注意睡姿

睡覺時最好平躺,不要壓著手腳。枕頭高度一般以7~9釐米為宜,軟硬也要適中。

06 定期體檢

老人要定期查血壓、血脂,以及做血液流變學檢查,如有高血壓或高血脂,及時治療。

07 作息規律

堅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晚上不要長時間看電視。要有睡午覺習慣,40分鐘為宜。

值得提醒的是,出現手腳麻木,要去醫院查明病因,不要在家盲目使用土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