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夫妻總是鬧矛盾,夫妻矛盾的根源究竟是什麼?

夫妻總是鬧矛盾,夫妻矛盾的根源究竟是什麼?

文|何啟真

夫妻組成家庭,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夫妻矛盾體現了社會的細微矛盾,認清夫妻矛盾的根源,有利於個人生活的和諧,社會的和諧發展。

從現實問題出發,以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的五大需求理論為線索,對夫妻矛盾進行剖析。

大多數夫妻間遇到的第一矛盾就是錢的矛盾。在生活中,衣食住行樣樣用錢,為了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錢必不可少。為了養兒育女家庭的花銷,更是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負擔。如果夫妻間沒有足夠財富的累積,面對生活的困境,不斷積壓的負面情緒,自然會在夫妻間產生矛盾,這是沒錢帶來的矛盾。在有了一定的積蓄後,在消費上很可能出現分歧,一方可能以滿足生活的一般需求為基礎而消費,另一方可能以高檔次的超出現有生活水平的不合理消費,這樣兩人在消費中產生一定分歧,很可能導致日後的矛盾。如果擁有了巨大財富,兩個人則會在分配中產生分歧,從而產生矛盾。這些都是夫妻間錢所帶來的矛盾。不過多數家庭還是因為第一種情況,由於生活所迫,持續的經濟壓力和負擔所帶來的矛盾,這也就是五大需求最基本的第一大需求生理的需求。矛盾的緩解,一方面可以依靠社會整體經濟水平的提高,社會保障的跟進;另一方面也就是重點在於夫妻間擁有共同吃苦的打拼精神,彼此能夠經得起磨難,相互鼓舞加速財富的積累,夫妻間也要能夠彼此分享幸福的果實,總之能夠同富同貧,同甘苦共患難。

夫妻總是鬧矛盾,夫妻矛盾的根源究竟是什麼?

第二矛盾源自於信任危機。隨著環境的變化人也在不斷的變化,在變化中一方可能真的出現了變節,事實產生了變化,自然不可簡單的列位矛盾,大多數情況是直接導致危機。有時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中生有。如果兩個人當初不能彼此信任何必在一起?多數人開始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為一體,自然是彼此信任,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可能某一方的心態產生變化。這種變化可能是在彼此生氣時的惡意攻擊,也可能是本身某一方不夠自信,潛意識擁有自卑心理,或是某一方習慣性的隱瞞或謊言所造成的,更可悲的是起初的謊言甚至持續的謊言可能都是善意的謊言。正是不斷的懷疑,出現信任的危機,更加速了事實發生變節的可能性,從心理學角度講完全說得通。即使沒有事實的出現,不信任帶來的也是喋喋不休的爭吵。出現一切問題的關鍵就是夫妻間的某一方過度擔心感情出現問題,由愛而生出的缺乏安全感,這也正是第二大需求安全的需求。雙方只有給對方充足的安全感,信任感才是解決矛盾的關鍵。

夫妻間生活在一起,彼此完全融入,也可以說是侵入了對方的生活,彼此相互融入,融入中也在不斷的侵襲。這話說的一點也不過分。任何男女間生活習慣不可能完全相同,只要存在差異,在差異點,如果一方按照自我習慣來生活,那麼另一方就要改變,妥協或是包容。這樣另一方的習慣就受到了侵襲。差異點少,則問題不大,但如果差異點多了,問題就會顯現。任何一方包容一點都可以接受,兩點也可以勉強接受,三點就會是帶有情緒的接受,如果完全是一方的習慣不變,另一方完全改變,那麼負面的不滿情緒就會不斷積累,導致最後的爆發,一旦爆發,也就打破了原本接受的狀態,那麼已經接受的習慣也將無法保持,直接導致兩人的矛盾不斷持續,持續中還會不斷升級。有人會有疑問,哪有隻是一方在改變和接受,事實就是這樣的無奈,人永不知滿足,對方的妥協和包容也會成為自己的習慣。兩個人形成家庭,家庭也就是兩個人最小的社交團體,這也就是第三大需求社交的需求。人人都有必要的社交,在社交中重點就是彼此遷就,相互恭敬。社交的基本目的是友誼和融洽的關係,社交過程中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想必社交的基本目的也無法達到。那麼在夫妻關係中雙方都要付出改變,永遠是相互妥協和包容。不過這與大多數社交有所不同,多數社交是暫時的妥協和包容,而夫妻間需要的則是永久的妥協和包容,這也是社交的提升,更是事業順利的保障。這種微妙的夫妻關係可以參照太極陰陽圖,彼此侵入和包容是那樣的平衡和完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任何一個人都有個人追求和喜好。夫妻間一方的喜好,另一方不喜好沒有關係,怕的是不僅不喜好甚至很反感。這就是個人的追求喜好所帶來的矛盾,前文提到的消費分歧也可視作喜好分歧。一方如果一定要抹滅另一方的追求喜好,結果是直接帶來矛盾,即使不直接帶來矛盾,對方也很可能報復性的抹滅其追求喜好,如果雙方都妥協了,帶來的則是壓在心中的不痛快,積壓久了就會不斷放大,最後在某件小事上爆發,衍生出持續的矛盾。如果只是一方的追求喜好被抹滅,另一方的卻保留下來,那壓根就不是一場公平的愛情。因為追求喜好不同於習慣,習慣是多種多樣的,追求愛好很可能是唯一的。如果一方的追求喜好是負面的、偏激的,那麼另一方有義務幫助剔除,這種情況往往不會積蓄出很大的矛盾,畢竟這是源於真摯的愛。針對追求喜好矛盾,夫妻間要懂得一點,愛情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支持對方活出自我獨特的生命,而不是抹滅,那麼正面積極的愛好自然是自我生命獨特而重要的一部分。支持彼此生命,正是第四大需求尊重的需求。夫妻間正是需要彼此尊重,支持對方活出自我獨特的生命,相互包容接受,將追求喜好的矛盾拒之門外。

夫妻總是鬧矛盾,夫妻矛盾的根源究竟是什麼?

第五大需求是自我實現的需求。自我實現是理想抱負的實現,多數人體現在事業、財富、權力、地位上。在家庭中,這就難了,能夠實現的只有權力和地位,擁有一家之主的地位,發號施令的權力。難點在於夫妻間只有兩個人,對於稀有甚至是唯一的資源爭奪必將帶來矛盾。自我實現不愧為追高需求,相對較難達成,如果是由公平和愛組成的家庭貌似難以實現。難不成只有放棄這最高需求,放棄這生命中至高無上的需求,才能達到家庭的和睦?其實不然,自我實現較為狹隘,可以升級為幸福美滿家庭的實現,這樣在家庭中達成了第五大需求的實現。那麼推廣至社會,如何更簡單的達到最高需求,那就是實現自我的社會價值來體現自我價值,只要你擁有,哪怕只是一點點的社會價值,你也就實現了自我價值的一部分。

夫妻間矛盾的根源主要為錢、信任危機、生活習慣、追求喜好、權力地位的矛盾,可能存在其中的一兩點矛盾,那麼究其根源儘快解決,擁有幸福和睦的家庭,但也可能五大矛盾都佔其了,隨著矛盾不斷激化,原本恩愛的夫妻最後也會成為水火不容的仇家。家庭是社會的縮小體,在家庭中需要合理解決好這五大根源矛盾,社會上這五大需求需要逐一解決,終究讓每個人都能夠達到自我實現的最終需求。自我實現從擁有幸福和睦的家庭,實現自我的社會價值點滴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