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李小龍之子的港片處女作,洪金寶、于仁泰聯手打造,卻生不逢時

上個世紀70年代,李小龍在華語大銀幕中的精彩表現,將功夫片的潮流推向了國際。然而1973年的突然離世,卻讓這位功夫巨星的電影之路,畫上了最後的句號。

為了緬懷這位走向國際的功夫巨星,“嘉禾電影”先後於1973年、1977年拍攝了兩部紀錄片《李小龍的生與死》、《李小龍傳奇》。而李小龍的的長子李國豪,也在鏡頭之前為觀眾們講述了自己父親的故事。

李小龍之子的港片處女作,洪金寶、于仁泰聯手打造,卻生不逢時


李小龍之子的港片處女作,洪金寶、于仁泰聯手打造,卻生不逢時

李香凝、李小龍、李國豪

80年代,隨著香港電影的蓬勃發展。李國豪也像自己的父親李小龍一樣,開始進入影壇打拼。

1986年,洪金寶的“德寶電影”,為李國豪策劃拍攝了《龍在江湖》,該片由洪金寶、于仁泰、高志森三位名導聯手打造,然而卻因為生錯時代,並與一部經典作品“撞車”,最終被埋沒在了時代洪流之中。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李小龍之子李國豪的港片處女作——《龍在江湖》。

李小龍之子的港片處女作,洪金寶、于仁泰聯手打造,卻生不逢時

李國豪早期的演藝之路,與當年的李小龍有些相似。70年代初,李國豪隨父親來到香港定居。1973年,李小龍離世之後,李國豪便跟隨母親返回洛杉磯生活。80年代初,李國豪開始在一些美劇作品中活躍,但一直在一些小角色之間徘徊。

80年代中期,香港電影正處於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此時,在美劇中活躍的李國豪,受到了“德寶電影”高層潘迪生的注意。

70年代末,嘉禾利用替身補拍與李小龍生前映像剪輯,打造了《死亡遊戲》、《死亡塔》兩部作品,並在李小龍的市場影響力之下,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而潘迪生則想以“李小龍之子作品”作為營銷噱頭,為李國豪策劃一部動作電影。

李小龍之子的港片處女作,洪金寶、于仁泰聯手打造,卻生不逢時

潘迪生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洪金寶、于仁泰,並得到了二人的支持。於是在1986年,李國豪在於仁泰的盛情邀請之下來到香港,並與“德寶電影”合作,拍攝了電影《龍在江湖》,而這部電影也成為了李國豪的港片處女作。

80年代初的港片大銀幕上,隨著《最佳拍檔》、《奇謀妙計五福星》、《省港旗兵》、《警察故事》等作品的誕生,動作警匪片開始成為了市場主流。為了順應形勢,潘迪生、洪金寶、于仁泰決定為李國豪策劃一部動作警匪題材的作品。這部《龍在江湖》,也在這樣的構想之下誕生。

李小龍之子的港片處女作,洪金寶、于仁泰聯手打造,卻生不逢時


李小龍之子的港片處女作,洪金寶、于仁泰聯手打造,卻生不逢時

《龍在江湖》講述了黑幫大佬之子“國豪”,因為本性淳樸,為替好友“米高”出頭,誤傷警察,最終鋃鐺入獄。六年之後“國豪”出獄,發現“米高”害死了自己的父親,成為了幫派新的龍頭,而六年前的意外,其實也是“米高”一手策劃,於是一個復仇的故事就此展開。

《龍在江湖》的幕後製作陣容十分強大,除了由潘迪生、洪金寶擔任製片,于仁泰擔任導演之外。金像名導、金馬編劇高志森,也參與了該片的劇本創作。洪家班的孟海,為該片擔任了動作指導,而柯受良也以“飛車特技師”的身份,參與了影片的拍攝。

李小龍之子的港片處女作,洪金寶、于仁泰聯手打造,卻生不逢時


李小龍之子的港片處女作,洪金寶、于仁泰聯手打造,卻生不逢時


李小龍之子的港片處女作,洪金寶、于仁泰聯手打造,卻生不逢時

強大的幕後製作陣容,為影片的動作場景增加了不少亮點。洪家班武指們模仿李小龍的動作特點,為李國豪設計的打鬥場景,吸引了不少影迷的眼球,而火藥味濃重的槍戰、爆破鏡頭,緊張、刺激的飆車戲碼,也震撼了許多觀眾的視覺神經。

儘管影片的劇情設計緊湊、動作場景出色,但因為生不逢時,同時還意外與一部經典作品“撞車”,最終被時代洪流所埋沒。

李小龍之子的港片處女作,洪金寶、于仁泰聯手打造,卻生不逢時


李小龍之子的港片處女作,洪金寶、于仁泰聯手打造,卻生不逢時

80年代的動作港片銀幕之上,隨著成龍、洪金寶等人的崛起,李小龍的市場影響力雖然猶在,但早已不似70年代那般狂熱。此時打出“李小龍之子作品”這樣的營銷噱頭,市場表現自然也會有所乏力。

1986年的港片銀幕之上,《英雄本色》、《富貴列車》、《最佳拍檔4》、《南北少林》、《殭屍家族》、《皇家師姐2》等經典作品,層出不窮。在諸多經典作品的映照之下,這部《龍在江湖》已然顯得有些暗淡。而與“第一港片”《英雄本色》的“劇情撞車”,更是讓《龍在江湖》飽受爭議。

同樣都是被害入獄,同樣都是出獄後復仇。《龍在江湖》裡陰險的“米高”,像極了《英雄本色》裡的“大哥成”,孟海出演的“阿海”,完全是一個低配版的“小馬哥”。而李國豪的劇情設計,更是與狄龍飾演的“宋子豪”不謀而合。

李小龍之子的港片處女作,洪金寶、于仁泰聯手打造,卻生不逢時


李小龍之子的港片處女作,洪金寶、于仁泰聯手打造,卻生不逢時

​相同的上映時間,相似的劇情設計。雖然《龍在江湖》的故事還算緊湊,但是為了突出影片的動作戲碼,文戲的演繹還是稍顯羸弱。與《英雄本色》這樣經典的作品相比,顯然是相差千里。

而《龍在江湖》裡,李國豪、孟海、王敏德等人的演技,更是無法與周潤發、狄龍這樣的影帝相提並論。

80年代中期的港片市場之上,李小龍的市場熱度雖然猶在,但面對1986年佳片輩出的大環境,同時又在劇情上“撞車”經典港片《英雄本色》。最終,《龍在江湖》在市場洪流的衝擊之下,淹沒在了時代長河之中。

《龍在江湖》市場受挫之後,李國豪選擇離開香港,再度迴歸北美電影市場。而這部《龍在江湖》,也成為了李國豪唯一的一部動作港片作品。

李小龍之子的港片處女作,洪金寶、于仁泰聯手打造,卻生不逢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