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赤峰敖漢響水玉瀑:瀑布半天上,飛響落人間

乾隆詩一首:

寄題敖漢瀑布水

我愛敖漢瀑布水,今來路隔三百里。

題詩捷眼十一年,飛往東流殊未已。


赤峰敖漢響水玉瀑:瀑布半天上,飛響落人間

赤峰市敖漢旗敖潤蘇莫蘇木與翁牛特旗高日罕蘇木接壤的老哈河上有一聞名遐邇的瀑布,這就是乾隆皇帝賜名的“玉瀑”。乾隆皇帝雖行至赤峰各地,卻對敖漢旗的老哈河響水瀑布情有獨鍾。據史料記載,乾隆八年七月乾隆在去盛京(今瀋陽)謁陵途中觀賞老哈河響水時,便賜名“玉瀑”。老哈河從翁牛特旗牧地流經敖漢旗北境的一石山,把石山劈為寬50米、深30米、長約700米的深谷。河水以每秒幾十米的速度飛瀉而下,併發出雷鳴般的巨響,形成雄偉、壯麗的瀑布,當地人稱為響水。

赤峰敖漢響水玉瀑:瀑布半天上,飛響落人間

“其勢洶湧,聲如萬馬奔騰。水沫飛濺,詢稱奇觀。每至三冬尤為特賞,飛沫成冰偏於兩岸,霜花流水夾雜其間,真奇觀也”由於地勢複雜,河水急速跌入約30米的石井中(當地人稱頭道井子),行進不到20米,又跌入第二個石井中(稱二道井子),再流180米,又跌入第三個石井中(稱三道井子)。

赤峰敖漢響水玉瀑:瀑布半天上,飛響落人間

河南岸矗立著一個“太師石椅”,坐高10米,寬2米,長19米,靠背高17米,扶手左右對稱。石椅結構準確,形象逼真。石椅西側18米處,有一個高約22米,直徑11米的石樁,形如“寶塔”,傲立挺拔,甚為雄奇。石樁兩側的石坡上,有十幾個碗口大小的印痕,酷似馬蹄印,傳說是清康熙皇帝乘馬觀瀑布時留下的。 北岸石崖上鐫刻著清乾隆八年(1743年)秋,乾隆帝去盛京拜謁祖陵途經敖漢寫下的《觀敖漢瀑布水》長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