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清晨,在小學校園門口做志願者的見聞與感受


清晨,在小學校園門口做志願者的見聞與感受



我兒子的學校地處在一條極為寬闊的城市主幹道南側,但學校校門旁邊的道路卻比較狹窄,雖然有十字路口,但東西和南北的道路均為雙向單車道通行,而且沒有專門的自行車道。

學校學生數量又極多,每逢上下學高峰,校門口道路上就擠滿了接送孩子的家長和車輛,用水洩不通來形容一點兒都不誇張。

學校倡議有時間也有意願的家長當志願者,在早晨第一節上課之前半小時左右,戴上紅袖標,站在校門口兩側,一方面保證孩子們的安全,另外一方面也幫忙疏解一下交通壓力。

最近我連續去做了幾次志願者,所站的位置是小學一、二年學生進入校門的必經之路。每次站在那裡半個多小時,會看到很多很多的人,細細觀察,覺得很有意思。雖然我最不擅長描寫,但我還是想嘗試著把我所見的眾生相描述下來,再談一點我的感受。


清晨,在小學校園門口做志願者的見聞與感受



學生們

通常,我所處的位置,會有四五個做志願者的家長分列在道路的兩側。學生走到此處,要和志願者們打招呼問早上好,這樣一個小細節,就很有意思,就很能看出孩子們不同的個性來。

有的孩子會走到每一個志願者身邊,站定之後,雙手交叉在腹部,深深鞠一躬,然後問一聲早上好。有的孩子看起來比較靦腆,在鞠躬問好時,小小的臉蛋上就泛出紅暈。也有的孩子更大方一些,會顯得更為自然。

有的孩子會“刻意”低著頭緊挨著志願者的一側走過去。這樣,就可以對另外一側的志願者“視而不見”,不必再逐一打招呼了。有的孩子則會抬頭挺胸地從道路兩旁的志願者正中間走過去,一邊走,一邊微笑著揮手,大聲地和每個人打招呼,那感覺就像是首長檢閱部隊一樣。

有的孩子會很遠就直直地看著你,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感覺上他很想和你打招呼,但又覺得不好意思。你就這樣微笑地看著他,他也直直地盯著你,一直走過去,直到他把後腦勺對著你。你能感覺到他好像長舒一口氣,終於放下了緊張的心情。

有的孩子則是一副完全沒睡醒的樣子,眼睛半睜不睜的,壓根兒就沒有注意到兩旁志願者的存在,只是憑著感覺一直向著校門方向走去。也有孩子眼睛睜得大大的,亮亮的,一邊蹦跳著,一邊哼著歌就過去了,不過,他也同樣壓根兒就沒注意到志願者在和他打招呼。

如果你問我更喜歡哪一種類型的孩子,我的答案是都喜歡。因為他們這樣一些表現,正說明他們都是孩子,真真實實,一點兒也不做作。讓人覺得很放鬆,很自在,很舒服。

除了這些不同,也有相同。這些孩子每個人都揹著一個大大的雙肩背書包,感覺上和他們小小的身體很不匹配。

我們小時候上學,斜跨著的小書包裡只有語文、數學書,最多再有一兩個練習本,一兩支鉛筆,一塊橡皮。現在孩子的書包裡除了這些之外,還可能要有英語書,道德與法治書,各種學探診練習冊,各種不同功能的練習本,甚至可能還要有當天上課用的一大盒水彩筆、舞蹈鞋等等。課程豐富了,學得更多了,但說實話,壓力也更大了。


清晨,在小學校園門口做志願者的見聞與感受



家長們

我所站的位置,更多能夠看到的是騎車或者走路過來送娃的家長們,每個家長的表現也各個不同。

有的家長把孩子放在校門口附近,簡單和孩子打個招呼,然後扭頭就走了。也有的家長則不同,不但要盯著孩子走到校門裡面,還要趴在另外一側有鐵欄杆的校門往裡張望,一邊張望,還一邊和孩子叮囑著。

“上課好好聽講,好好聽老師的話。”有的家長這樣叮囑。

“記得多喝水。”也有的家長這樣叮囑。

“###…&&@@**………”之所以用這樣的符號,是因為我聽不到那個家長和孩子貼著耳朵在說什麼,但我能知道的是他已經說了差不多有五分鐘了。

“快點走,別磨磨蹭蹭地,別回頭,別東張西望……”一系列的禁止和要求的聲音不僅傳到了走路有一點兒磨蹭的孩子的耳朵裡,更傳到了旁邊的每一位志願者,每一位家長和同學的耳朵裡,看來這是一個性子有一點兒著急的家長。

“快走兩步,馬上就要打上課鈴了。”這是當志願者的家長的提醒,但看到的是家長和孩子仍然不緊不慢地走過來,一邊走一邊聊著,看來這一家子應該都是慢性子。

有的家長把孩子放下只是簡單地道一聲再見,也有的一定要親吻一下孩子,我還看到一路拿著手機跟拍孩子的,感覺好像是要做紀錄片似的。

已經是秋季了,早晚溫差比較大。但仍然看到有孩子穿著夏天的短褲短袖,不過,這些孩子表現不同,有的確實好像一點兒都不感覺冷,他們是傳說中的“火娃”,但也有的凍得哆哆嗦嗦,明顯感覺家長在孩子穿什麼衣服方面有一點粗心。有意思的是,也有相反的情況,那天看到居然有孩子把羽絨服都穿來了,感覺上有一點兒暖和大勁兒了。

要是問問我覺得什麼樣的家長做得更好,這真的很難回答。以我做教師這麼多年的經驗觀察,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常常是有得必有失。此時看起來是得,可能將來就是失,反過來,此時看起來是失,將來則可能是得。很難有所謂完美的家庭教育,大家都會因各自情況的不同,各有各的選擇,只要自己覺得合適就好吧。


清晨,在小學校園門口做志願者的見聞與感受



志願者們

志願者們以媽媽居多,看來平時接送孩子的也是媽媽們居多。

上學期,我每天送孩子都會看到同一個身影,應該是孩子的奶奶或者姥姥。足足一個學期,幾乎每天都能看得到,無論天冷天熱,颳風下雨,都站在那裡,熱情地和孩子們打招呼,這樣的堅持,真不容易,要為這位老奶奶點贊。

志願者們也各個不同,有的會比較外向一些,幫助騎車送孩子過來的家長把孩子抱下來,或者幫忙把書包從車筐裡拿下來,協助孩子背上書包。甚至我還看到有一個小女孩兒的頭髮散亂了,一位當志願者的媽媽幫忙重新梳理起來。

也有的家長會比較內向一些,只是站在那裡,微笑著和來來往往的學生打招呼,就好像和自己的孩子打招呼一樣,讓孩子們在新的一天感覺到安全和快樂。

除了站在校門口東西兩側的家長志願者,還有另外站在道路兩旁的志願者,他們更辛苦一些,要指揮著不斷過往的車輛通行。當送孩子的車子一停下來,馬上就有志願者幫忙拉開車門,把學生接下來,然後馬上關上車門,讓車子儘快開走。這個過程感覺上好像是一級方程式賽車進站更換輪胎似的。

為了孩子們的安全,這些志願者們真的付出了很多。要為他們的辛苦付出點贊。

當然,也有一些問題引發我的思考。簡而言之,是不是非要把孩子完全無條件地放在第一位。

比如,是不是隻要他們過馬路,就不管紅綠燈與否,就要把車子直接攔下來讓孩子先通過;是不是非要幫助孩子做他們應該自己做,也能做好的事,目的是為了節約一點時間,以減輕道路的擁堵程度。

我們志願者這樣想,這樣做,那孩子們會怎麼想呢,我覺得有必要做一點兒調查。


清晨,在小學校園門口做志願者的見聞與感受



老師們

當志願者更多人只是偶一為之,即使是接送孩子,也總會有一些時候家裡人有換班的可能,但當老師則不同。

每一天,總能看到兩位年級主任,一左一右分列在校門兩側,和每一個進入校門的孩子打招呼。一個年級有六七百孩子,兩個年級就一千四五百人,幾乎每個孩子經過,和他們打招呼的時候,他們都點頭微笑,微微彎下腰,問學生早上好。一天兩天不難,但經年累月真不容易。這就不能僅僅用工作負責來說了,而應該是真有一顆愛孩子的心才能做到。

能看到的是兩位年級主任,還有看不到的班主任。我問我兒子是不是每次爸爸當志願者的時候,你都是班裡到得最早的,他說班主任老師比他們同學到得更早。應該是每個班都是如此,雖然學校的作息時間是八點上課,但很多班主任應該七點多甚至不到七點就到了。

我剛剛工作時,也是教小學,也當過班主任,特別能感受得到當班主任尤其是小學班主任的不易。只要有一個孩子到校,就意味著一天的工作開始了,直到最後一個孩子離校,才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一天工作的結束。

現在又有了新變化,以微信為代表的各種即時通信工具的使用,老師的工作時間大幅延長,隨時需要回答家長的各種問題,對一、二年級班主任來說尤其如此。小孩子們丟三落四,有什麼學校的具體要求孩子講述不清楚的,家長就要在微信群裡@班主任一下,問一問怎麼回事,有什麼具體要求。

現在的家校關係更為複雜了,老師覺得不容易,家長也覺得不容易,孩子也不容易,幾個不容易疊加起來,就可能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矛盾。而且,這種矛盾經過互聯網的過濾和放大,會有很多變形,無形中增加了更多人的更多焦慮。如何在新的形勢下重新界定家校關係,“家長的手”應該伸多長,“學校的杆”應該樹多高,都是應該進一步考慮的問題。


清晨,在小學校園門口做志願者的見聞與感受


保安們

在兩位年級主任的後面,緊挨著校門口,分列左右的是兩位全副服裝的保安,帶著頭盔,拿著防暴叉,他們就像門神一樣。這差不多成了很多學校的標配。這和之前一段時間出現的各種校園傷害事件密切相關。

除了站在門口的保安,還有更多的學校裡的保安都出來了,站在口路,或者站在路側,指揮交通,護送孩子們安安全全進入校園。

那天,志願者活動結束,有一位保安大叔過來收志願者佩戴的紅袖標。讓我有一點吃驚的是,他是用雙手捧著一疊紅袖標,而不是用一隻手隨便拿著。當我把紅袖標疊好放在他手上的時候,他不停地說謝謝,好像是我剛剛所做的工作是在幫助了他們一樣。

想起來之前進校園接孩子放學的情形,因為要確保孩子的安全,進校園接孩子的家長必須要帶著學校發的家長出入證才行。每次都有好幾個保安站在門口,不停地提醒家長們出示出入證,但凡看到沒有出入證的必定要攔下來。

一次,一位家長沒有帶出入證,卻非要進入校園接孩子,被保安攔下來。但這位家長不理解,跳腳開始大罵保安。但保安不急不惱,堅持原則,無論如何不允許這位家長進入,要求他必須在外面等著老師把孩子送出來才行。

應該說,這些保安們文化水平大多都不高,但是不同的地方的保安,素質卻有比較大的差異,一所好學校的保安也常常是彬彬有禮的,這就是環境薰染的作用吧。


清晨,在小學校園門口做志願者的見聞與感受


思考

做了這麼幾天的志願者,除了以上一些觀察和感受之外,還有幾點思考,可以提出來,後面有機會會深入想一想,寫一寫。

1.是不是孩子們非要一大早就到學校,能不能上課的時間再晚一些。如果再晚一些,和早高峰錯開是不是會更好,但緊接著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誰來接送孩子呢?

2.現在的情形是,大家都拼命往好學校裡擠,越是好學校,學生人數就越多,但是對於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校,是不是應該有一定的規模控制,絕不是越大越好吧。

3

.國家不斷地提減負的問題,不斷地提保證孩子的睡眠問題,不斷地提注意保護孩子的視力問題,也出臺了各種政策措施,但常常是一陣風,不能真正落到實處,真正解決問題的行之有效的辦法在哪裡,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道路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