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安家》直戳國人痛點

2009-2020年,從《蝸居》到《安家》,海清夫婦成功地把上海房價從不到40萬一套看到6.5萬一平米,這蹭蹭上漲的房價戳中了多少國人的痛點!

在這個偌大的上海國際大都市裡,有無數的外來人員在這裡拼命奔波,努力打拼,只為了能在這裡立足。

他們就好比漂浮的浮萍,想要在這裡生根唯有買房。

《安家》直戳國人痛點

“安家”顧名思義就是安頓家庭,房子對於《安家》中的宮家和老嚴家來說就是家,就是歸屬,是依靠,是紮根!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安家》第三集中老嚴夫婦凌晨擀麵的情形:凌晨的微光照在他們早已發白的頭髮上,佈滿皺紋的臉上,起滿繭子的手上,就這一刻我們是否會想起同樣為我們操勞的父母?雖然他們起早貪黑,不辭辛苦,但臉上卻佈滿幸福的笑容,因為他們大半輩子的努力終於換來了一套二手房以備兒子婚房。這套房子是記以上億的包子換來的,實屬不易。然而老嚴夫婦對生活充滿期待和熱情,對於即將降臨的孫兒更是歡喜不已,終於要成為上海寶寶爺爺奶奶了,哈哈!

《安家》直戳國人痛點

生活不易,但我們依然對它抱有足夠的期待和熱情。

宮蓓蓓一家在上海是有一居室的,也就是老嚴家買的那套。由於家庭成員增加,需要換一個大點的房子,但預算有限,導致她家一直沒有買到合適的學區房。劇中有個情景也是讓我很深刻:由於家裡沒有書房,挺著大肚子的她只能坐在馬桶上工作,看著凌亂不堪的衛生間,她心酸不已,毅然打電話給房似錦買房。

宮蓓蓓和丈夫都是博士畢業,各自有穩定的工作,對於這樣的家庭在上海都難買到房,可想而知在這個寸金寸土的上海生活有多不易。

《安家》直戳國人痛點

看著現在這隻漲不跌的房價,我們都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已經成了生活在大城市裡的外來人員的心病。希望國家能加大對百姓買房的扶持力度和調控政策,也希望大家2020年收益更多多,早日買到自己心儀的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