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個人、家庭和企業確立宗旨目標是何等的重要!

個人、家庭和企業確立宗旨目標是何等的重要!


品國學經典,享受品質人生。時間流走了歲月,流不走的是往聖絕學;世間縱有萬千變化,不變的是我們對民族文化割捨不斷的情結;五千年傳承的文明血脈,孕育的強大國民精神,讓我們世代敬仰。

“四書五經”是中國儒家的主要經典,而儒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要學派,因而“四書五經”也就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經典,在整個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無與倫比的地位。

儒學的精神實質主要的就是“內聖外王”的理想和“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從哲學角度看,儒家高度重視從宇宙本體說明人的存在,以確立人的地位和價值,充滿了人文主義的理性精神。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已經進入21世紀,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距將會相對減小;兩種文化將會出現一種更大規模、更深程度的歷史性交融,形成多形態、多模式的具有“雜交優勢”的世界新文化。中國新文化應該是這種世界新文化中十分燦爛的一支奇葩,他將既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光華四溢的人類共性。那麼,要了解中國的文化,就必須知曉中國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而要了解古代文化,就必須對《四書五經》有一個整體認識。

《四書五經》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尚書》、《周易》、《詩經》、《禮記》、《左傳》。我們先來學習《大學》。

《大學》

〔原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新)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譯文〕《大學》的目的,在於彰顯高尚的品德,在於革除舊習,勉作新人,在於促使人們達到善的最高境界。知道了要達到的最高的境界,然後才有確定的志向。有了確定的志向,然後才能心靜。心靜,然後才能安穩。安穩,然後才能達到善的最高境界。世上的萬物都有本末,事情都有終始,明確它們的先後次序,那就接近於道了。

〔舉例〕一個人確定了高尚的宗旨目標,國家、百姓都會支持他,為他保駕護航的,比方說他想為社會做出貢獻,包括生產產品滿足人們需要,解決就業問題,為國家納稅等,這就是一種高境界。他就得註冊公司,帶領全部員工提升自我,不斷學習,不斷努力。制定企業宗旨、經營理念和長短期目標,這就是確定志向。有志向了,心就靜了。

接下來選定廠址,辦理資質,籌措資金,購置設備,招聘人員,搭建組織架構,生產運營等工作,這就是心安,考慮去做事了。在他的組織、指揮下,各部門協調、控制、溝通、加強管理,經過一定財務週期、銷售週期,產值出來了,去掉成本、費用,有了很大的利潤,開始發給員工工資,繳納稅款,還為社會生產出了產品。這就是達到了最初的宗旨目標。

以上簡單例子就說明,必須有高尚的宗旨、目標,這樣才能往後越走越光明、越長遠、做的越強大。而不是僅僅把宗旨目標定位在利潤上,忽略了產品質量對社會的影響,忽略了企業服務對社會的影響,忽略了企業三廢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當然止、定、靜、安、慮和得各環節都要具體做到位才可成功。

以上原文對於一個人,對於一個家庭,對於一個企業都是有用的。因為家是擴大的個人,企業是擴大的家。經典文化是穿越時空的。

謝謝大家的閱讀,下回再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