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瘟疫是怎麼改變歐洲的?

最近武漢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席捲了中國,也給中國造成一個異常冷清的2020年春節!這個起源於武漢的瘟疫應該會改變中國吃野生動的壞習慣,而且政府也會出重手治理野生動物交易市場!

歷史上因為傳染病改變歷史進程的案例非常多,遠的不說,就說發生在近代康熙大帝;清軍入關後的前幾十年天花在北京到處肆虐,康熙得過天花後來自己好了,以多爾袞為首的滿洲權貴們為了避免幾年後再次舉行國葬,便把康熙給推到皇帝的位置上去,否則還真不好說是不是康熙當皇帝!同時那個時候的蒙古貴族要來拜見清朝的總瓢把子—康熙帝,到北京來的蒙古皇親國戚就染上天花一死一堆,客觀上使得蒙古沒多少貴族起來造反;搞到後來滿蒙聯歡舉辦地點改到了承德。

瘟疫對於歐洲最大的影響莫過於黑死病了!


對於歐洲的黑死病的來歷比較公認的說法是:1346年,在蒙古軍隊在進攻黑海的港口城市卡法,屬於東羅馬帝國的卡法在面對驍勇善戰的蒙古軍隊的時候,唯一做法就是堅壁清野,閉城不出;蒙古以戰養戰的方法難以持續,所以經常在野外找打獵,據說是因為土撥鼠原因染上了鼠疫;在久攻不下的情況下,他們用拋石機把染病的屍體拋到城內,造成了卡法城內的黑死病的大流行!現在看來,是腐爛的屍體釋放出病菌,汙染了空氣,毒化了水源,導致了瘟疫。

黑死病對歐洲教會的影響

面對一聲毀滅性的瘟疫,此時人們對於教會的向心力極為強大,面對氣勢洶洶的黑死病,老百姓想到第一個求助對象便是教會;人們期望教會治病並得到解釋; 但是從教宗到傳教士能夠解釋的原因也只是上帝的懲罰,又說不出為什麼要懲罰。

同時教職人員要照看病人,為臨終人員做懺悔儀式,使得教職人員染病概率要大於普通人,使得神職人員死亡率更高,造成不少教職人員背棄神職,逃亡遠方。面對黑死病的肆虐,教會流失大量的神職人員,接續其職的人卻因標準不高而素質也逐漸低落。

瘟疫是怎麼改變歐洲的?

而且天主教會內部也開始腐敗,黑死病造成的傷亡為教會帶來了大筆的財富,逝世的人們所遺留的財產因無人繼承而為教會所接收。同時,教會甚至藉由許多的宗教活動,例如:為大量死亡的人進行彌撒等,趁機向人民收取金錢。失職的神職人員也引起眾人不滿,反對聲浪四起。

同時之前神職人員因為勞動強度以及相對富裕的原因,神職人員的平均壽 命要遠高於普通老百姓,神職人員給出來解釋是:他們在教堂更加接近上帝,侍奉上帝要多於普通老百姓;上帝更加眷愛他們, 所以他們更加長壽!但是黑死病導致神職人員比普通人更容易染病而死,使他們的原有的解釋而行不通。

瘟疫是怎麼改變歐洲的?

教會的無能、腐敗導致天主教原本在人民心中高高在上的地位漸漸褪去,人們不再相信教會,教會從此失去了聲望、精神權威和領導地位。最終也是文藝復興的原因之一。

黑死病對經院哲學的影響

黑死病首先動搖了基督教正統解釋,教宗也沒有辦法解釋這場有毀滅性的黑死病原因,亦不明白上帝為何發怒,而且減輕不了災難給人們帶來的痛苦,無法穩定人們的思想與生活,使得人們對信仰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瘟疫是怎麼改變歐洲的?


所以在15-16世紀就產生了很多懷疑主義、批判主義思潮;以笛卡爾為首的普遍懷疑主張極大的流行;提出了二元論唯心主義跟理性主義,“我思故我在”而非上帝使我存在,整個顛覆了天主教義;繼承笛卡爾哲學思想的猶太人斯賓諾莎更進一步,直接退出了猶太教。

以伽利略、布魯諾、牛頓等人對正統神學的反抗,出現了經驗科學的萌芽,提倡面向自然,重視實驗和觀察,發展科學。懷疑主義對經學院造成的破壞,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礎。

而文藝復興使得歐洲走出了黑暗的中世紀大的大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