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婦女節營銷,別學「翻車」的女權廣告

前段時間,關於女性醫護人員的新聞頻上熱搜:

#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前集體剪光頭#

#抗疫前線衛生巾緊缺#

#看見女性勞動者#

……


這些話題真實而尖銳,不僅掀起對女權話題的熱議,也讓品牌們再次審視起大眾傳播中女性的形象與職能。

三八婦女節臨近,品牌們究竟應該怎樣做婦女節營銷?

是再次倡導女性以買買買的方式取悅,變婦女節為女王節、購物節?是無限寵愛女性,送出各種專屬的特權、福利?還是高舉女權主義的大旗,甚至輕踩男性的平等權利?

蘋果最新的女性平權廣告,就給品牌們的婦女節營銷做了一個示範。廣告中,蘋果展現了多位活躍在不同領域的傑出女性,讓我們意識到女性對社會的貢獻並不亞於男性。

這支廣告意在鼓勵女性打破偏見的束縛,顯示出女性的力量。

視頻文案:


我們教女孩子要低調
讓自己變得渺小


我們對女孩說
你可以有野心,但不要太多

你可以視成功為目標
但不必太成功

否則你會威脅到
男人

的確,為女性實際需求發聲的女權廣告,能夠為品牌贏得女性群體的好感度,提高社會美譽度。但不是所有的品牌都能真正理解女權,做出體現女性社會價值的女權廣告。翻車的女權廣告也不是沒有。

一、 那些年翻過車的女權廣告

1、有“前科”的品牌,就不要蹭女權廣告的熱點了

美國男士體香劑品牌 AXE ,就曾因為自己製作的一條平權廣告被罵慘了。在這條廣告中,AXE 主動為女性發聲,表達出“打破性別偏見”的觀點,乍一看這一呼聲完全沒有毛病,但 AXE 為何遭致罵聲?原因就在於 AXE 的“前科”太多!

為了刺激消費, AXE 此前製作了太多物化女性的廣告,導致公眾這一品牌的好感度很低。即便 AXE 開始為女性發聲,也被看作是在蹭女權廣告的熱點,其品牌價值觀並非真正認可女性平權。

婦女節營銷,別學「翻車」的女權廣告

AXE 物化女性廣告:噴了 AXE ,就會有大批女性向你跑來

2、女權廣告要多斟酌,可別讓大眾會錯意

中國的清風紙巾也在去年遭受了一波來自女權廣告的反噬。

去年 9 月,清風紙巾在微博上發佈了系列平面廣告,其中一張針對職場女超人的海報上寫著“抹掉職場 C 位擔當,活出好媽媽的本色”。因為這句模糊的文案,清風紙巾被質疑是在“勸退”職場女性,加深大眾對女性的刻板印象

可以看出,清風紙巾想要呼籲職場人多關注家庭,但因為文案的措辭沒有斟酌妥當,最終只能道歉、刪稿。這事大家怎麼看?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

婦女節營銷,別學「翻車」的女權廣告

清風紙巾引起爭議的海報

3、女權廣告是撕掉標籤,不是貼上新標籤

除此之外,部分品牌過度宣揚獨立、自主,反而把女權廣告推向了另一個極端。

在呼籲公眾撕下對女性的標籤時,有一部分品牌是怎麼表現這一主題的呢?鏡頭語言很酷炫,選擇的女性不僅外表酷,做的事情也很酷!(沒有diss的意思,此處請勿對號入座)但是“變酷、變美、變潮”就能夠代表女性對平權的訴求了嗎?

誠然,酷女孩們越來越多,姐妹們自由表達自我的樣子真的很美!!(超強求生欲)但是此類廣告也切忌用力過猛,避免讓“女孩要潮”、“女孩要酷”等成為女性新的刻板標籤。

二、 敲黑板!女權廣告六大營銷痛點

以上案例皆因沒有完全理解女權主義的內涵而翻車。女權廣告並不是要一味地讚美女性,而是要喚醒公眾對女性的關注和尊重,併為女性在健康、教育、職業等方面爭取到與男性同等的權利。

婦女節營銷,別學「翻車」的女權廣告

為女性發聲是必要的,但究竟要怎樣發聲?我們總結出了女權廣告的六大營銷痛點,品牌們不妨從這些角度入手。(順便檢查下自己做的婦女節營銷廣告)

痛點 1:肯定女性的社會地位及社會價值

2019 年,梅賽德斯-奔馳用一支短片講述了奔馳創始人的妻子—— Bertha Benz 不顧世人目光,獨自駕車長途旅行的故事,向世界展現了女性的力量,並肯定了她們對社會做出的貢獻。

痛點 2:呼籲社會不再追逐刻板的審美

以往廣告中白瘦幼的女性形象不僅單調無趣,還影響了公眾的審美傾向。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種美的標準,那該多無趣?

今年婦女節前夕,女性內衣品牌內外上線了一支品牌宣傳片《致 我的身體》,選擇了 6 位不同身材的女孩參與拍攝,展現女性真實而多元的身體之美。

婦女節營銷,別學「翻車」的女權廣告

痛點 3:打破公眾對女性的性別偏見

“多讀書不如早嫁人”、“女孩子工作不用那麼拼”、“女生就該文文靜靜”……這個時代,女性的身上依舊被貼上了太多的性別標籤,呼籲公眾打破性別偏見也成為了女權廣告中最常見的主題。

喜力近期的平權廣告,就表現了這一主題。啤酒只能是男性的專屬?飲料沒有性別,女性也可以暢飲啤酒。

痛點 4:為女性呼籲職位、薪資平權

“Equal Work,Equal Pay”,即便是沒接觸過女權主義的人也或多或少聽過這一經典口號。為女性爭取與男性平等的就職機會、薪資,一直是女權運動的一大訴求。

2018 年,自然堂開展了一場特殊活動的面試,通過換位思考,讓男性更加理解女性在職場中遭受到的歧視。自然堂希望能夠為職場女性爭取更多的關注與尊重。

痛點 5:為女性呼籲教育平權

女孩和男孩同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女孩可以成為總統,也可以成為第一位登上火星的人。如果說教育是一場競賽,那麼每個女孩都有資格參賽。

2017 年,金融品牌西聯匯款(Western Union)就在婦女節期間製作了一支視頻,以肯定教育對女孩的積極作用,並呼籲大眾關注女性教育平權的問題。

痛點 6:反對女性受到暴力傷害

女性因為力量、體格上的差距,容易成為暴力事件的受害主體。去年年底,美妝博主宇芽遭受家暴的新聞引爆了整個媒體。面對如此嚴肅的社會問題,擅長開車的杜蕾斯這次選擇堅定地為女性發聲,反對暴力。不開車的小杜杜真的很有擔當!

婦女節營銷,別學「翻車」的女權廣告

三、要做女權廣告,品牌還得三思而後行

女權廣告固然能給品牌帶來極大的社會聲量,但也並非所有的品牌、企業都適合產出女權廣告。在策劃女權廣告之前,不妨先默默問自己幾個問題:

1、 就創意人而言:我真的理解女權主義的內涵嗎?我真的明白女權主義者的訴求嗎?

2、 就品牌而言:依照品牌的定位、調性、產品性質,我服務的這個品牌真的適合做女權廣告?

3、 就企業而言:除了製作女權廣告來表達立場之外,企業本身是否也有相應的實際舉措以助力女性平權?


就拿開篇提及的蘋果來說,他們並沒有止步於一條女性平權廣告。 今年,蘋果推出了“她創造(She Creates)”計劃,據瞭解,蘋果將舉行超過 5000 次的 Today at Apple 課程,以鼓勵女性進行更多的創作,探索新觀點。

婦女節營銷,別學「翻車」的女權廣告

婦女節營銷,與其一味地讚美女性,將女性捧成“女王”、“女神”,還不如放大女權廣告的價值:推動公眾對女性平權問題的探討,繼而讓更多個體、組織、企業做出對女性平權有實際幫助的舉措。

2019 年底,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2020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預測,完全實現男女平權還需 99.5 年。在這份報告中,中國的女性平權程度僅排 106 名。

女性的平權進程還有一段長路要走,大家都加把勁!

婦女節營銷,別學「翻車」的女權廣告

祝姐妹們三八婦女節快樂,也感謝所有為女性平權做出貢獻的人!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