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志願軍被俘最高將領是誰?他放棄突圍機會,26年後恢復軍級待遇

在一般人看來,俘虜就意味著背叛,起碼也是怕死的表現,然而志願軍的這位被俘高級將領,卻以實際行動改變了人們的這一認識,並非所有的俘虜都是怕死,都是叛徒。

這個被俘虜的志願軍高級將領是吳成德,他是志願軍第60軍第180師的代政委、政治部主任,在整個抗美援朝的戰役中,先後有2萬多名志願軍官兵被俘,吳成德是職務最高的一個被俘將領。

他是一名老紅軍,可謂是身經百戰,那麼他為何會在戰場上被俘呢?這就得從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說起,吳成德是在這次戰役打響之前入朝的,他所在的第3兵團第180師由於時間倉促,準備並不充分。

第五次戰役於1951年4月22日打響,然而由於敵人的轟炸,後勤補給運輸出現問題,鑑於此,前線一線部隊不得不進行暫時休整,隨著戰場形勢的變化,總司令下令,部隊撤退到三八線以北休整。

5月21日,吳成德所在的第180師接到命令,擔任掩護主力後撤的任務,要求他們師至少阻擊3到5天,到了24日,吳成德接到命令,部隊撤退到漢江以北,然而戰場形勢瞬息萬變。

就在第180師準備撤退之時,兩股敵人分別從180師的側後與前方空隙位置突然殺出,對整個180師形成了夾擊之勢,陷入重圍的第180師苦戰到26日,180師接到的命令從固守待援變成了實施突圍。

身為代理政委的吳成德主持召開會議,商量如何解決眼前的問題,會上吳成德幾次發問:“大家看咋辦?”大家都陷入了沉默,都明白眼前形勢嚴峻,敵人的包圍圈正在不斷縮小。

山上可用於掩護的草和樹都被敵人炮彈炸燬,地面被炮彈轟炸的如同犁過一般,更為要命的是,部隊已經斷糧有3天了,彈藥也缺乏,一陣沉默之後,有一個人提議“分散突圍”。

志願軍被俘最高將領是誰?他放棄突圍機會,26年後恢復軍級待遇

這個建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在當時的情況下這是非常正確的決定,隨即各指揮員分頭行動,在夜幕的掩護下部隊分散突圍,吳成德騎馬路過一共山溝時發現了300多名的傷員。

這些傷員都是第180師的戰士,他們見到吳成德如同看到救星一般,說:“吳政委,你一定要帶上我們呀!”吳成德立即下馬查看傷員情況,為了表示他和傷員一起的決心,他下馬後掏槍打死了自己的戰馬。

每當有突圍部隊經過此處時,吳成德就讓每支突圍部隊帶上40名傷員,鼓勵他們突圍,吳成德一直等到最後,實在突圍不出去,他就帶著剩下的戰士在附近山區打游擊,堅持了14個月。

在14個月的遊擊中,戰士們一個個犧牲,最後只剩下3個人,美軍搜山時他們被俘虜了,後來美軍才知道,吳成德的職務是代理師政委,是志願軍被俘的最高將領,他被送進了“釜山”監獄。

停戰協議簽訂之後,雙方商量互相交換戰俘,作為職務最高的吳成德,他是最後一批被遣返回國的,回國後吳成德離開了軍隊,1954年,他被安置到了遼寧錦盤的大窪農場工作。

一直到1980年,上級才下文件明確了對志願軍戰俘的處理辦法,經過組織部門的重新鑑定,吳成德恢復了軍級幹部待遇,落戶在山西運城老家,在軍幹所生活,一直到1996年3月去世,享年84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