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民拿出80多年前“借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還了多少?

對紅軍比較瞭解的應該知道紅軍最早是出現在一副對聯上,當時1927年黃麻起義後成立了“黃安縣農民政府”,縣裡面有名的書法家高興的為此事寫了一副對聯貼在農民政府大門:

“痛恨綠林兵,假稱青天白日,黑暗沉沉埋赤子;光復黃安縣,試看碧雲紫氣,蒼生濟濟擁紅軍”。

這幅對聯一出,在當地引起非常大的反響,人民群眾自此喜歡把農民自衛軍稱為紅軍。這是最早關於“紅軍”的記載,到1928年時,中共中央決定將全國各地工農革命軍正式定名為紅軍。到1930年後,又改稱中國工農紅軍。

紅一軍成立之初,士兵武器落後缺衣少糧

大家應該知道紅軍這一路走過來非常艱辛,在成立之初,主要在河南、湖北以及安徽的交界地帶活動,不斷的建立根據地,中共中央為了將革命力量發揮極致,於是決定整編部隊,同時成立一個鄂豫皖根據地。最後聯合三個地方的部隊統稱“紅一軍”。

紅軍成立之初,就面對著各種圍剿,加上物資裝備的缺乏。所以一開始不是所有人都能配備槍支彈藥,更多的可能是一些大刀長矛。武器的問題可以克服,紅軍戰鬥力彪悍,缺少槍支可以拼命。但是糧食短缺,這個問題沒法硬撐,這一直困擾著紅軍,因為紅軍不會像其他軍隊去騷擾百姓。


百姓向戰士提供援助,紅軍一一寫下欠條

根據地的百姓們看到紅軍的難處,紛紛慷慨解囊,援助紅軍,有錢的拿錢、有糧的拿糧。但是我們知道紅軍的宗旨是不拿百姓的一針一線。但是由於戰事吃緊,於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拿了百姓的東西他們就會寫下欠條,承諾等有能力的時候再進行償還。

另外但是受大環境影響,紅軍的隊伍隨時需要遷移,另外因為很多戰爭慘烈,很多將士的陣亡了。就拿紅軍長征來說,三十萬人開始長征,等走完長征路之後只剩下3萬不到的人,足見戰事的慘烈。所以很多借條的借款人可能都陣亡了,所以這些借條在當時很少償還。

湖北拿出家中塵封80多年前的借條,掀開一段崢嶸歲月裡偉大的故事

在15年的湖北孝昌縣金盆村賀家畈的一位70多歲的老農民楊明榮,從家裡拿出了一張80多年前的紅軍借條回憶道,這張借條乃是他的祖父楊長銀留下來的,上面記載紅一軍的第七大隊孝感縣特務營第一分隊借款出具,上面寫著借款人、借款原因已經借款金額。此消息一經發出迅速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注意,他們經過反覆確認史料信息,的確這支部隊曾參加陽平口戰鬥。

其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成立之初就組織幾波這種借款的兌付,很多地方可能因為消息閉塞可能不知道。所以很多政府早起都有這一塊的預算。只是很多人沒有去兌付。接著講正題,當時400大洋在當時是不是一筆小錢,那它現在值多少錢呢,在民國初年,大洋還是比較值錢,一塊大洋大概有現在的350元左右的購買力,到了後期開始貶值,在1930年時大概有100元的購買力,所以這筆錢大概值4萬元,當地政府兌付了4萬元,拿回了欠條。

這一場近乎一個世紀的借款終於告一段落,當年的楊長銀是何其慷慨,這樣義無反顧的接出400大洋。今日的政府又是何其的信守承諾,綜管時隔多年,還是如數償還。這體現了政府的責任與擔當。這樣的政府,也會持續的得到百姓們的擁護和支持。


最後也要感謝當年的紅軍,要感謝當年支援紅軍的人。

老農民拿出80多年前“借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還了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