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歲患病十五年的糖尿病人現在便祕、失眠,如何調理?

東北人73587501


高濃度的血糖濃度對腸粘膜是一種刺激作用導致胃腸蠕動下降,出現便秘帶些紊亂是蛋白質出現負平衡肛門肌肉無力,所以說也會出現排便困難。


糖尿病人出現失眠也是由於病程比較長,長期受血糖的困擾,有的時候可能因為血糖控制不好,出現大量的飲水,尿頻尿急,這種情況的話就會誘發睡眠障礙,出現入睡困難,睡眠質量欠佳,嚴重呢可能整夜徹底失眠,長期可能除了影響病人的本身也會出現煩躁不安的情緒。


糖尿病人出現失眠便秘這些都是胃腸功能內分泌神經調節引起的,所以說一旦出現這種症狀,最主要的是肯定是藥物維持治療,把血糖控制到一定範圍內,可以減少這種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同時需要從飲食生活方式上調整一下,首先要低鹽低脂飲食,不要吃高蛋白的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以綠葉蔬菜為主,特別是含有纖維素比較多的食物,比如說韭菜芹菜之類的適當的運動老年人可能胃腸功能蠕動下降以外是運動量少也是出現這種疾病的發生,同時要多飲水,水可以吸食,胃黏膜,腸道的食物增加,胃腸道的蠕動,飲食的速度要放慢,不要暴飲暴食,進食的速度不要過,快使食物充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必要的時候如果有失眠的病人,可以輔助安神助眠的藥物,如果不緩解,可以到當地的精神衛生科開具更強烈的藥物,而且副作用比較少,減少這種因失眠,導致了血糖波動,血糖越波動,尿頻尿急的症狀越發作失眠就越嚴重,逐漸會形成惡性循環。


汐煒醫生


我曾不止一次說過,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長期血糖升高對身體的損害,糖尿病會損傷全身的血管以及神經。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人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患糖尿病15年後出現便秘、失眠很有可能就是糖尿病引起的植物神經病變。

那麼,什麼是植物神經?

植物神經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主要分佈於心臟、血管、胃腸、膀胱、瞳孔等內臟器官以及體內各種腺體上,主要負責調節心跳、呼吸、血壓、消化、排泌等生理功能,因為植物神經不像運動神經一樣受人的主觀意志控制,所以“植物神經”又被稱為“自主神經”。

當支配胃腸的植物神經發生病變時就會出現胃腸蠕動紊亂,就會引起便秘、腹瀉或者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失眠與植物神經紊亂也有關係,另外,植物神經紊亂還會影響心跳、血壓、性功能、排汗功能、泌尿功能等等,影響很廣泛。

如何調理?

一、嚴格控制血糖平穩,避免神經進一步受損。

二、改善生活方式:1.飲食上要控制飯量、低糖飲食,有助於控制血糖;2.多吃青菜、水果以及含糖量低的粗糧來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膳食纖維有助於大便的成型;3.多運動,有助於促進胃腸的蠕動,另外還有助於控制血糖;4.多喝水有助於軟化大便;5.養成定期排便的習慣,調整排便的“生物鐘”。

三、營養神經改善循環:1.維生素b1、甲鈷胺有營養神經的作用,谷維素有調節植物神經以及安神的作用;2.抗氧化應激作用的藥物(如α-硫辛酸),以及各種改善微循環的藥物等。

四、中醫中藥治療:中醫的針灸理療以及中藥的調理也有一定的作用。

五、通便藥物:如果便秘嚴重,還可以暫時使用相對安全的通便藥物,幫助更好的排便。

我是全科醫生,我儘量用通俗易懂的文章給大家傳播健康知識,碼字不易,如果覺得我講的對你有幫助,請點贊或者加關注吧。如果覺得有用,還可以轉發給身邊需要的朋友哦!


全科吳醫生


糖尿病患病時間越長,出現的問題就越多,比如各種各樣的併發症,比如: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心梗等等,當然這些是糖尿病患者比較常見的併發症,血糖控制的越差,則這些併發症到來的就會越快,所以控制血糖才非常的重要。對於出現的失眠,便秘的問題,其實與血糖本身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與平時的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有很重要的關係。

對於便秘來說,引發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動物性食物吃的過多,零食吃的過多,蔬菜吃的過少,飲水量不足,經常熬夜,經常吸菸,粗雜糧吃的過多,運動量過少,久坐等等,這些因素長期都容易引發便秘,不僅容易引發便秘,同時還會影響到睡眠的質量,睡眠質量差的話,便秘的症狀就會更嚴重,這兩者是相互影響的,所以調整的時候,也要綜合進行調整。

比如:

1.控制總能量的攝入,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重。

2.飲食葷素搭配,蔬菜每天建議達到500g,種類越豐富越好。

3.每天足量飲水1500-1700ml。

4.避免久坐,每半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

5.每天早睡早起晚上最好22:30上床準備入睡。

6.戒菸限酒。

7.保持愉悅的心情。

8.如果出現便秘,建議少吃粗雜糧,因為會加重症狀,如果不嚴重,可以吃粗雜糧進行調整。

9.每天運動不少於1小時。

10.每天可以揉腹以及腹式呼吸都能幫助緩解便秘的問題,同時放鬆還能緩解睡眠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六十四歲患病十五年的糖尿病人現在便秘、失眠,如何調理?

病程15年的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一些併發症,還可能有高血壓,便秘,失眠等問題,失眠是情緒性的,由於糖尿病不見好轉,出現了焦慮情緒,人焦慮就容易失眠。便秘的主要原因是腸道菌群紊亂,就是有益菌和有害菌的平衡被打破,需要服用高品質益生菌調理。

對於糖尿病,不能只停留在關注血糖值上,通過運動,節制飲食等方式降糖,而是解決血液裡糖多和細胞裡沒糖的矛盾,肝臟是負責代謝糖的,在肝臟,糖在維生素等催化劑的催化下,變為人體可以利用的糖,被血液送到身體的各個細胞,為人體提供能量。這些核心問題解決了,出現併發症的概率極低,病人看到希望,情緒就好了,睡眠就能改善,此外,血壓,便秘等等問題都容易解決。


霍體清


糖尿病性便秘的臨床發生率相對較高, 臨床普遍認為其發生與高血糖和自主神經病變有關

  • 由於患者機體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 因而極易導致神經內膜的毛細血管出現內皮細胞增生, 進而造成血管狹窄, 引發神經纖維缺血、缺氧等不良情況。

  • 患者在出現神經功能障礙後, 會引發胃動力不足、胃腸反應遲緩等情況, 進而引發便秘。

  • 另一方面, 便秘的發生與飲食結構不合理也存在著較大的關聯性, 老年患者大多存在牙齒退化的問題, 因而日常飲食以精細軟化食物為主, 粗纖維食物攝入嚴重不足, 造成腸蠕動減弱, 對排便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糖尿病便秘患者的幾種護理干預方法

  • (1)按摩干預: 護理人員通過正確按摩的手法, 幫助患者進行全身放鬆。對於長期臥床的患者, 應定時幫助其進行翻身, 並進行腹部按摩以及腹部熱敷, 每日2-3次, 進而刺激腸蠕動, 預防便秘的發生。


  • (2) 飲食指導: 患者應多食用絲瓜、菠菜、芹菜等富含纖維素的蔬菜, 進而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同時告知患者避免食用香蕉、荔枝等含糖量較高的食物。在進食主食的過程中, 應儘量食用富含粗纖維以及維生素的粗糧, 進而預防便秘的發生。

  • (3) 排便指導: 應鼓勵患者多飲水, 進而促進體內代謝物的稀釋, 避免糞便乾結等不良情況的發生。同時患者應定時進行蹲便。在練習排便動作的過程中, 患者可以雙手壓在腹部, 並進行咳嗽, 進而增加腹壓, 促進順利排便。

  • (4) 運動指導: 對於血糖控制穩定且日常生活不受限的患者, 應制定針對性的運動計劃, 在飯後1小時進行散步、太極拳等有氧運動。對於臥床的患者, 應指導其進行床上運動, 進而加快胃腸蠕動。

穴位按摩緩解糖尿病便秘症狀

  • 中醫穴位按摩治療便秘一般是選取中脘、天樞穴、關元這三個穴位,塗按摩油後用摩法和推法,由中脘穴順時針推至左側天樞穴至關元穴至右側天樞穴,再回到中脘穴進行環形按摩約5分鐘,然後用揉法分別按摩中脘穴、兩側天樞穴、關元穴各30次。

參考文獻

[1]朱勝伶.穴位按摩配合貼敷對老年糖尿病便秘的干預作用[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 2019, 25(07): 985-987.

[2]翁桂鳳.護理干預前後老年糖尿病患者便秘發生的對比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誌, 2019, 7(20):111+114.


子樂健康科普


糖尿病是很常見的內分泌疾病,患有多年糖尿病的患者,會因為血糖的異常出現不同程度的便秘、胃輕癱、視力下降以及腎功能異常等問題。那麼,六十四歲患病十五年的糖尿病人現在便秘、失眠,如何調理?

六十四歲患病十五年的糖尿病人現在便秘、失眠,如何調理?

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血糖的正常值是,在空腹狀態下,3.9~6.1mol/L,葡萄糖負荷兩小時後應該小於7.8mol/L;如果在空腹狀態下,大於6.1小於7.0mol/L;葡萄糖負荷2小時後,血糖水平在7.8到11.1之間的話,就屬於血糖異常;如果空腹狀態下大於7.0mol/L、葡萄糖負荷2小時後,血糖水平大於11.1mol/L,那麼就屬於糖尿病的範圍了。

失眠和便秘等表現都是糖尿病的併發症,糖尿病患者在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高血糖導致胃動素減少,腸胃動力減弱,腸胃排空時間被動延遲從而引起便秘。此外,高血糖容易造成體內脫水導致大便秘結,難以排出加重便秘。緩解糖尿病患者的便秘等併發症狀,關鍵在於血糖的控制。患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參芪降糖顆粒、米格列醇、格列美脲滴丸等降糖藥物,同時應非常關鍵的是調節日常的飲食,多吃粗糧和新鮮的水果蔬菜,做到少吃多餐,做好血糖水平的監測

,防止血糖水平異常升高。


健康之初呼吸科


主調理腸道,以通暢為主,同時調理飲水時機,恢復血糖平復。

調整腸道問題可以嘗試百轉千回湯,飲水時機可以參考科學飲水法。

祝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